“抗幽牙膏”的坑人“生意經”:吹噓刷牙治胃癌、價格漲10倍
“用此牙膏,改善口瘡、防治胃癌”“采用國家級抗HP(幽門螺旋杆菌)專(zhuan) 利技術”“專(zhuan) 利配方100%殺滅HP保護全家安全”……當前,所謂“抗幽牙膏”在各大電商平台熱銷,價(jia) 格比同規格常規牙膏昂貴得多。
新華社記者從(cong) 國家藥監局獲悉,幽門螺旋杆菌定植在胃中,無法通過用牙膏刷牙預防或治愈。目前市場在售的所謂“抗幽牙膏”大部分都是打著“專(zhuan) 利”“高科技”幌子,通過在部分網絡平台大量投放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
監管部門:“抗幽牙膏”涉嫌虛假宣稱功效
幽門螺旋杆菌(HP)是全球範圍內(nei) 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這讓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機。
某淘寶店鋪客服向記者“保證”,店內(nei) 某款“抗幽牙膏”可有效去除幽門螺旋杆菌,改善口臭口瘡,防治胃癌,假一賠十。
記者發現,在淘寶、天貓、京東(dong) 、拚多多等電商平台和部分線下藥店中,均能見到號稱“殺幽神器”“預防胃癌”的“抗幽牙膏”,名目繁多且銷量可觀。如幽XX星、幽XX鑫、必X停、淨X靈等,單支價(jia) 格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是同規格常規牙膏價(jia) 格的3至10倍。據網店數據,其中多款月成交上萬(wan) 單;還有部分聲稱是由國藥集團、修正藥業(ye) 、南方醫科大學冠名、研製或代理生產(chan) 。
療效真如廣告嗎?貴陽管女士告訴記者,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杆菌後,她花400元從(cong) 網上購買(mai) 過4支“必X停”“抗幽牙膏”,使用3個(ge) 月後複查,發現幽門螺旋杆菌數值不降反增。
她的遭遇並非孤例。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nei) 科主治醫師嚴(yan) 雪敏表示,幽門螺旋杆菌定植在胃中,依靠使用牙膏刷牙這一口腔清潔環節來防治沒有科學依據。此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等主辦的“科學辟謠平台”也曾刊文否認“刷牙能治HP”。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nei) 科主任醫師蔣絢說,目前針對幽門螺旋杆菌治療需要抑酸劑、鉍劑、抗生素等多種藥物聯合,治療半個(ge) 月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療效。
國家藥監局組織有關(guan) 專(zhuan) 家研究認為(wei) ,口腔中可能存在幽門螺旋杆菌主要集中在牙周袋、齦溝內(nei) ,與(yu) 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係統疾病相關(guan) 性,缺乏科學依據。牙膏宣稱“抗幽門螺旋杆菌”功效涉嫌虛假宣稱功效。
不法商家:變著花樣“忽悠”消費者
“抗幽牙膏難抗幽”但卻依然成為(wei) 不法商家的“搖錢樹”。記者調查發現,不法商家有一整套坑人“生意經”。
——製造“病菌焦慮”嚇唬人。幽門螺旋杆菌確對人體(ti) 有害。目前,我國成人感染率超50%。嚴(yan) 雪敏表示,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然而,不法商家肆意炒作、誇大這些危害性,靠製造談“幽”色變的恐怖氛圍來賣貨牟利。
記者在電商平台和微信公眾(zhong) 號中搜索,發現部分“抗幽牙膏”使用“小病不醫招大病,小錢不花遭大災”“一條牙膏和一條生命誰更貴很難選嗎?”“90%的口臭是由幽門螺旋杆菌引起的”等聳人聽聞的不實宣傳(chuan) 。
——打“高科技”幌子抬身價(jia) 。自稱“專(zhuan) 利配方”“國家級專(zhuan) 利技術”“獲創新技術專(zhuan) 利”是“抗幽牙膏”常見廣告語。記者注意到,“幽XX星HP牙膏”的外包裝上醒目標注有“抗口腔幽門螺旋杆菌中藥牙膏國家發明專(zhuan) 利ZL201410168022.9”“發明創業(ye) 獎金獎”“試驗報告”等字樣。
對此,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專(zhuan) 利申請審查主要針對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至於(yu) 利用該專(zhuan) 利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具備何種功效,企業(ye) 、商家對產(chan) 品宣傳(chuan) 是否真實,均不在專(zhuan) 利審查範圍內(nei) 。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企業(ye) 獲得所謂“抗口腔幽門螺旋杆菌牙膏”專(zhuan) 利,並不代表其一定具備量產(chan) 抗口腔HP牙膏的能力,更不能證明其生產(chan) 的牙膏一定具有抗口腔HP功效。部分商家提供的“試驗報告”隻能證明其開展過抗口腔HP護理用品方麵的研究,並不能證明其產(chan) 品采用了該試驗成果,或者說采用了該成果後達到了相關(guan) 效果。
——產(chan) 品“改頭換麵”躲監管。國家藥監局相關(guan) 工作負責人表示,據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申請許可證為(wei) “妝字號”。這意味著根據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牙膏類商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yu) 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但記者發現,不法商家為(wei) 逃避監管,往往將所謂“抗幽牙膏”申請為(wei) “械字號”或“消字號”。
河南金匱草本藥業(ye) 有限公司告訴記者能代工生產(chan) “抗幽牙膏”。在其業(ye) 務員提供的產(chan) 品照片上,記者看到該企業(ye) 生產(chan) 的“抗幽牙膏”盒上印製的正式品名為(wei) “幽XX鑫冷敷凝膠”。業(ye) 務員透露,過去公司用的是“械字號”“凝膠”字樣,今年被叫停了。業(ye) 務員向記者表示:“訂貨的話,公司可以幫忙盡快申請‘消字號’,品名寫(xie) ‘口腔抑菌膏’。”
——組織“虛假廣告”忽悠人。記者搜索微信公眾(zhong) 號、小紅書(shu) 等平台發現,除“硬廣告”外,還有不少視頻、文章以科普或產(chan) 品體(ti) 驗的名義(yi) 宣傳(chuan) 推銷“抗幽牙膏”。一些賬號還發布了知名藝人直播帶貨鏈接和視頻。
綜合治理:加強監管和科普教育雙管齊下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抗幽牙膏”之所以有隙可乘,與(yu) 普通民眾(zhong) 對幽門螺旋杆菌相關(guan) 知識了解有限甚至有誤直接相關(guan)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相關(guan)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患者即使確認感染HP,也不需要過度緊張,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兩(liang) 周以內(nei) 的口服藥物治療達到細菌根除。醫學界也有觀點認為(wei) ,病菌並非一定需要根除,建議患者與(yu) 醫生就自身指征探討後決(jue) 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wei) ,市場監管部門、食藥監管部門、網信部門等要形成聯動機製,持續加大監管力度,盡可能消除監管盲區。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藥監局已研究起草《牙膏監督管理辦法》,正積極推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盡快出台該部門規章。該規章將對牙膏產(chan) 品從(cong) 備案、生產(chan) 、經營全過程予以規範。
與(yu) 此同時,國家藥監局近期還將發布科普信息,引導公眾(zhong) 正確認識牙膏功效,並對虛假宣稱功效的牙膏產(chan) 品依法處置。(記者劉智強、戴小河、顧天成 參與(yu) 記者:吳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