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新年首場多邊外交活動,習近平這樣回應時代之變
習(xi) 近平主席最近六年出席新年首場多邊外交活動,有三次選擇世界經濟論壇。
三次達沃斯演講,有一個(ge) 不變的話題,就是“變化、變革、變局”。在今年演講中,習(xi) 主席說,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場變局不限於(yu) 一時一事、一國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闊的時代之變。”
如何回應時代之變?習(xi) 主席給出中國答案。
把握曆史之軸
1971年,世界經濟論壇由瑞士日內(nei) 瓦大學教授施瓦布倡議創建,是一個(ge) 非營利性基金會(hui) 。每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召開論壇年會(hui) (即冬季達沃斯論壇),被稱為(wei) “世界經濟風向標”。
2017年1月17日,習(xi) 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出席2017年年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該論壇年會(hui) 。
去年1月25日,世界經濟論壇舉(ju) 行“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習(xi) 主席是除論壇東(dong) 道國瑞士外,唯一應邀在對話會(hui) 首日發表特別致辭的國家元首。
今年1月17日,習(xi) 主席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hui) 議並發表演講。
梳理習(xi) 主席三次達沃斯演講,有一條清晰的脈絡:
2017年,重點談經濟全球化“存廢之爭(zheng) ”。習(xi) 主席說,麵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
去年,重點談多邊主義(yi) “真偽(wei) 之辨”。習(xi) 主席說,不能以多邊主義(yi) 之名、行單邊主義(yi) 之實。“有選擇的多邊主義(yi) ”不應成為(wei) 我們(men) 的選擇。
今年,則重點談曆史潮流“順逆之道”。習(xi) 主席說,我們(men) 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我們(men) 要順應曆史大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中國人從(cong) 曆史中獲得的寶貴啟示,值得向全世界分享。習(xi) 主席多次談到,要樹立大曆史觀。他反複強調,要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
在這次演講中,習(xi) 主席從(cong) 曆史大勢出發,再談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大江奔騰向海,總會(hui) 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dong) 去。盡管出現了很多逆流、險灘,但經濟全球化方向從(cong) 未改變、也不會(hui) 改變。
他從(cong) 曆史視角出發,再談多邊主義(yi) :曆史反複證明,對抗不僅(jin) 於(yu) 事無補,而且會(hui) 帶來災難性後果。搞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誰也保護不了,最終隻會(hui) 損人害己。搞霸權霸淩,更是逆曆史潮流而動。
在這次演講中,習(xi) 主席還端起曆史的望遠鏡,破解人類正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
他說,要善於(yu) 從(cong) 曆史長周期比較分析中進行思考,又要善於(yu) 從(cong) 細微處洞察事物的變化,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凝聚起戰勝困難和挑戰的強大力量。
把握穩定之錨
在1月17日的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四點主張: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複蘇;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ye) ;摒棄冷戰思維,實現和平共處、互利共贏。他同時作出三方麵的鄭重宣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這些中國主張、中國行動,向麵臨(lin) 巨大不確定性的當今世界,傳(chuan) 遞了穩穩的正能量。
如何戰勝疫情?習(xi) 主席用了一個(ge) 比喻:事實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yu) 共的大船上。他由此指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是戰勝疫情的唯一正確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無端“甩鍋”,都會(hui) 貽誤戰機、幹擾大局。
中國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行動派。習(xi) 主席表示,中國已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yi) 劑疫苗。
如何複蘇世界經濟?習(xi) 主席指出,現在大家有一種共識,就是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實現複蘇,必須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他還提出,我們(men) 要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經濟增長新動能、社會(hui) 生活新模式、人員往來新路徑,推動世界經濟複蘇進程走穩走實。
演講當天,去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新鮮出爐。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25%左右。
習(xi) 主席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不論國際形勢發生什麽(me) 變化,中國都將高舉(ju) 改革開放的旗幟。
把握發展之基
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全球發展進程正在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
在1月17日的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列舉(ju) 的數據和事實令人揪心: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億(yi) 多貧困人口,近8億(yi) 人生活在饑餓之中,糧食安全、教育、就業(ye) 、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麵臨(lin) 更多困難。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疫返貧、因疫生亂(luan) ,發達國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
去年9月,習(xi) 主席在聯合國大會(hui) 上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緊迫問題。
在今年1月17日的演講中,習(xi) 主席指出,中國願同各方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倡議落地,努力不讓任何一個(ge) 國家掉隊。他強調,不論遇到什麽(me) 困難,我們(men) 都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的突出位置。
2021年,習(xi) 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hui) 開幕式時表示:“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
在今年這次演講中,習(xi) 主席還向世界介紹了什麽(me) 是中國的“共同富裕”。他說,中國要實現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義(yi) ,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後通過合理的製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漲船高、各得其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把握未來之向
在去年1月25日的特別致辭中,習(xi) 近平主席說,曆史總在不斷前進,世界回不到從(cong) 前。我們(men) 今天所作的每一個(ge) 抉擇、采取的每一項行動,都將決(jue) 定世界的未來。
在今年這次演講中,習(xi) 主席提出,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後世界?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guan) 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們(men) 必須回答的緊迫的重大課題。
這兩(liang) 個(ge) 問題,也都不限於(yu) 一時一事、一國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闊的時代之問,關(guan) 乎人類未來。
在“如何戰勝疫情”之問中,除了眼前的勝利,我們(men) 還要追求更深遠的答案。正如習(xi) 主席所說,“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類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絕不會(hui) 是最後一次,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亟待加強。”
“如何建設疫後世界”之問,更是直指未來。習(xi) 主席在去年1月25日的特別致辭中說,人類麵臨(lin) 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鬥都無法解決(jue) ,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
在今年這次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他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
在1月17日的演講中,習(xi) 主席再次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他指出,中國將破立並舉(ju) 、穩紮穩打,在推進新能源可靠替代過程中逐步有序減少傳(chuan) 統能源,確保經濟社會(hui) 平穩發展。
在演講的開篇,習(xi) 近平主席說,再過兩(liang) 周,中國農(nong) 曆虎年新春就要到來。而在演講的結尾,習(xi) 主席談到即將在春節期間開幕的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
當冬奧會(hui) 遇上中國年,一切都欣欣然充滿著期待和希望,飽含著勇敢和力量。讓我們(men) 攜起手來,滿懷信心,一起向未來!
監製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鬱振一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編輯丨劉衝(chong)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