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表”實現七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衝刺階段
光明日報北京1月17日電(記者溫源)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記者從(cong)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17日舉(ju) 行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zhuan) 題推進會(hui) 上獲悉,截至2021年年末,中央企業(ye) 、各地國資委和地方國有企業(ye) 掛圖作戰、跑表計時,實現三年改革任務70%的年度目標,取得一係列重要階段性成果。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介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五大階段性成果:一是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更加成熟定型,製度建設和實踐探索實現“雙豐(feng) 收”,董事會(hui) 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董事會(hui) 建設實現應建盡建。二是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中呈現新格局,完成一係列重大戰略性重組和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有力有序清退低效無效資產(chan) 。全國範圍內(nei) 納入名單的“僵屍企業(ye) ”已處置完成2.5萬(wan) 家,處置率超過95%,中央企業(ye) 重點虧(kui) 損子企業(ye) 三年減虧(kui) 83.8%。三是科技創新政策能給盡給、效果顯著。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普遍製定並落實年度考核加分、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資本金注入、工資總額單列等政策,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機製。中央企業(ye) 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成果豐(feng) 碩。四是三項製度改革實現大範圍破冰破局,經理層成員已簽訂契約的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和地方國有企業(ye) 占比分別達到97.3%和94.7%,基本建立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製。五是國資監管大格局加快構建。
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將鎖定攻堅任務進行重點推進。“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深度推進加強黨(dang) 的領導與(yu) 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切實提升董事會(hui) 建設和運行質量;推動市場化機製各項措施全麵走深走實,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要實現全覆蓋;科技創新薪酬激勵機製要更有針對性,對關(guan) 鍵核心科技人才要大膽充分激勵,打造一批原創技術策源地;堅決(jue)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大重點虧(kui) 損子企業(ye) 專(zhuan) 項治理力度,不完成任務決(jue) 不收兵。”翁傑明表示,要因企因地因業(ye) 分類改革,推進更多國有持股超過50%的上市公司引進積極股東(dong) 持股5%以上,將國有股權比例低於(yu) 50%,特別要將低於(yu) 三分之一的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ye) 作為(wei) 重點,探索實施差異化管控。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8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