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之城彰顯“鄭”能量
光明日報記者 丁豔 王勝昔
1月3日,河南省鄭州市在例行核酸檢測中,發現了2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卷土重來,鄭州再次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抗擊。
自2021年7月以來,遭受“澇”“疫”圍困的鄭州讓全國人民為(wei) 之牽掛,鄭州也在一次次的抗擊中積累了經驗,多了份從(cong) 容。
從(cong) 容背後,是千萬(wan) 鄭州人的同舟共濟。開通“孕產(chan) 婦綠色通道”,開展“敲門行動+上門服務”,電動三輪車和公交車上立著黨(dang) 旗的流動核酸檢測點……一件件暖心舉(ju) 措彰顯著這座大愛之城的“鄭”能量。
“綠色通道”讓“準媽媽”安心
1月10日上午,地處疫情管控區的鄭州市二七區富田隴海花園小區居民徐坤緊急求助:妻子還有10天就到預產(chan) 期,已兩(liang) 周未做產(chan) 檢。9日晚,妻子感覺胎兒(er) 有明顯異動,需做產(chan) 檢和胎心監護。請求幫助!
接到編號為(wei) 3261的求助電子交辦單,“鄭在抗疫應急求助平台”立即上報指揮部並跟蹤協調。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聯係管控區內(nei) 人車放行;鄭州市衛健委迅速安排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派出救護車和醫生接診;二七區政府協調轄區辦事處和社區做好服務保障和人員對接。
僅(jin) 用了15分鍾,載著劉女士的車就來到醫院門口,掃碼進院後,立即通過“綠色通道”,優(you) 先診療,核酸隨後做。經檢查,胎兒(er) 一切安好。
“從(cong) 求助到醫院,各方的反應速度都很快,多虧(kui) 了大家。太感謝你們(men) 了,給你們(men) 添麻煩了!”劉女士和丈夫徐坤知道胎兒(er) 情況很好,一顆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下來,一再對工作人員表達感謝。
為(wei) 滿足不同群眾(zhong) 的就醫需求、護佑每一個(ge) 生命,1月8日,鄭州市在“鄭好辦”App緊急上線了“孕產(chan) 婦綠色通道”等服務。“孕產(chan) 婦綠色通道”主要有孕產(chan) 婦綠色通道、新生兒(er) 綠色通道和孕期谘詢三個(ge) 功能,選擇相應的功能後,係統會(hui) 自動獲取身份證、地理位置等信息。市民隻需選擇所處區域類型和症狀即可,提交後,由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成立的24小時專(zhuan) 班的醫生第一時間根據優(you) 先級高低進行就醫指導或救治服務。
遇到緊急情況,專(zhuan) 班醫生會(hui) 通過內(nei) 部專(zhuan) 線直接聯係120安排患者就醫,“點對點”閉環接送到醫院。
“敲門行動+上門服務”讓群眾(zhong) 暖心
“奶奶,張嘴看看你的牙!”
“牙不疼!”
“奶奶,張嘴吃糖咧,棒棒糖!”
經過“群策群力”,百歲老人終於(yu) 張開嘴,醫護人員迅速拿出棉簽,完成核酸采樣,醫生和誌願者都開心地笑了。這是近日發生在鄭州市中牟縣大孟鎮大韓莊社區的暖心一幕。
雪後的山村,山路蜿蜒,白雪皚皚,村醫許文選身穿防護服,身下墊著紙箱板,坐在雪地上順著坡路緩慢滑行。鞏義(yi) 市新中鎮教練坑村共有9個(ge) 村民組,60多戶102人需要進行核酸采樣,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和留守兒(er) 童,出行不便,且住得十分分散。因積雪較厚,又都是盤山路,車輛根本進不了村。為(wei) 了盡快完成核酸采樣任務,許文選就想了“這一招”。
“作為(wei) 一名村醫、一名黨(dang) 員,我會(hui) 盡己所能,守護好村民的健康。”許文選說。
為(wei) 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一人”,連日來,鄭州在全市開展核酸檢測“敲門行動+上門服務”活動,精準排查,更好地關(guan) 心關(guan) 愛行動不便的特殊困難群體(ti) ,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流動核酸監測點讓大家舒心
三輪車後車廂支上桌子,插上黨(dang) 旗,“大白”坐穩扶好,高新區雙橋辦事處嶽崗村核酸檢測流動采集小組就出發了。
“核酸檢測,掃樓掃街,招手即停,即停即測。”在鄭港辦事處淩莊村檢測點,出現了兩(liang) 輛載著“大白”的電動車。由黨(dang) 員誌願者組成的流動核酸檢測車,穿行於(yu) 大街小巷和居民樓院。
“看,這是咱平時乘坐的公交車,如今變成了‘升級版’的核酸檢測服務車。”1月9日,在二七區長江路街道萬(wan) 達社區人和路國際小學核酸檢測點,鄭州公交誌偉(wei) 黨(dang) 員突擊隊隊員於(yu) 慧洋介紹起流動核酸檢測的新“神器”。
這樣的暖心安排方便了群眾(zhong) ,也讓醫護人員感動不已。“流動采樣車暖和很多,車內(nei) 定時消毒,降低了工作人員受涼、感染的風險。我們(men) 攜帶的防護用品、采集設備等也不用搬上搬下,提高了工作效率。接受核酸采樣的市民不用上車,采完即走,平均3至5秒鍾就可采一人,既方便又安全。”來自安陽的醫護人員王潔說。
“平均每小時210萬(wan) 人,每分鍾35000人,每秒鍾583人。”接連多日,鄭州6小時完成1260萬(wan) 人口的核酸檢測工作。這就是疫情之下的鄭州速度。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9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