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顧炎武》在京唱響江南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迤儷(li) 之聲繞昆山,一夢輪回六百年——“百戲之師”昆曲,源起於(yu) 江蘇昆山;“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一代大儒顧炎武,生於(yu) 江蘇昆山。
19日晚,受“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的邀請,作為(wei) “相約北京·遇見江南”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精品展演劇目之一,原創昆劇《顧炎武》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
該劇講述了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客居山西的顧炎武有心還鄉(xiang) ,啟程時卻因年老體(ti) 弱,摔下馬背,臨(lin) 終的昏迷中他回憶平生:南明滅亡時他麵對絕食殉國的嗣母,發下“誓不仕清”的誓言;他因“反清複明”身陷文字獄,卻因《天下郡國利病書(shu) 》《肇域誌》未成而不敢輕生;雖然自己堅持要做明朝遺民,卻將唯一的弟子送進清朝“博學鴻儒科”的考場;直至生命最後時刻,顧炎武向少年康熙解讀生命叩問:“何謂亡國,何謂亡天下?”
大儒顧炎武的家國情懷,世界級非遺昆曲的恒久魅力,作為(wei) 昆山的兩(liang) 張文化“金名片”,“合體(ti) ”迸發磅礴之力、詠歎風雅之韻,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氣派。
此次亮相北京的劇目陣容,由昆山籍“梅花”大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柯軍(jun) 傾(qing) 情出演顧炎武,在不見刀光與(yu) 血腥的博弈中呈現人物的忠誠與(yu) 氣節。他說:“能夠有機會(hui) 與(yu) 300多年前的昆山人顧炎武心靈相遇,是我這個(ge) 當代昆曲人的福氣,因為(wei) 他不僅(jin) 僅(jin) 是昆山的文化象征,更是中國文人家國情懷的縮影。我期許《顧炎武》能夠成為(wei) 經典,永遠演下去!”
同時,國家一級演員張大環、龔隱雷、錢振榮助陣,與(yu) 曹誌威、黃朱雨等昆山當代昆劇院優(you) 秀青年演員師生同台,用文藝的方式,帶領當代觀眾(zhong) 找到“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共鳴。
原創昆劇《顧炎武》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和昆山當代昆劇院聯合出品,2018年創排麵世,先後在第七屆中國昆劇藝術節、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hui) 等重要節慶活動中展演,並開展全國巡演,進行文化交流。
“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組織委員會(hui) 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承辦。藝術節聚焦北京冬奧會(hui) ,設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展映、城市活動和慶典活動五大板塊,以“線上+線下”的形式,為(wei) 觀眾(zhong) 奉獻來自2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百場展演活動,以及藝術論壇和演出推介會(hui) ,呈現北京作為(wei) 世界首座“雙奧之城”的獨特文化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