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好故事講出真感動

發布時間:2022-01-21 15:4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青少年期刊講黨(dang) 史】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如何讓孩子們(men) 了解黨(dang) 的曆史?講故事,講生動有趣的故事!這是西安交通大學《兒(er) 童與(yu) 健康》雜誌想出的點子。

  《兒(er) 童與(yu) 健康》編輯部組織策劃了“紅色情懷的感動——讓孩子們(men) 了解黨(dang) 的曆史”專(zhuan) 題活動,通過開設專(zhuan) 欄發表係列稿件、刊登幼兒(er) 繪畫作品、新媒體(ti) 傳(chuan) 播等多種形式,帶領少年兒(er) 童走進陝西革命舊址,並將其深刻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以少年兒(er) 童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呈現出來,促進孩子們(men) 了解家鄉(xiang) 的紅色文化、革命曆史,激發孩子們(men) 愛黨(dang) 、愛國、愛家鄉(xiang) 的紅色情懷。

  《兒(er) 童與(yu) 健康》雜誌主編吳小桃告訴記者,他們(men) 依托陝西本地特有的革命舊址、重大曆史事件、英雄人物故事等紅色教育資源,擷取了渭華起義(yi) 紀念館、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八路軍(jun) 駐陝辦事處、楊家嶺革命舊址、南泥灣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等具有代表性的革命舊址為(wei) 背景,邀請省內(nei) 12所幼兒(er) 園作為(wei) 支持單位,開展了渭華起義(yi) 之智救東(dong) 日曙、紅星照耀楊家嶺之毛澤東(dong) 種菜等6個(ge) 主題活動。

  主題已定,如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參與(yu) 活動的每位老師都費盡心思。神木市第十四幼兒(er) 園圍繞“南泥灣革命舊址”開展了係列活動。“最重要的是,要有特色,也要符合幼兒(er) 身心特點。”該園教研組長萬(wan) 宇虹介紹,小班年級組開展了“我像解放軍(jun) ”活動,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模仿學習(xi) 解放軍(jun) 的儀(yi) 容儀(yi) 表和行為(wei) 規範;中大班年級組開展了“唱支紅歌給黨(dang) 聽”活動,幼兒(er) 根據歌詞內(nei) 容自主創編動作,並且大膽地展示自己;大班年級組進行戶外遊戲“我來開荒”,遊戲前幼兒(er) 以小組的形式,通過繪畫方式做計劃,戶外開荒遊戲結束後,幼兒(er) 圍坐在一起討論開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感受。

  “學習(xi) 了南泥灣的革命故事後,中大班幼兒(er) 紛紛表示這個(ge) 革命故事很不一樣。”萬(wan) 宇虹告訴記者,孩子們(men) 相互討論時的神情無比自信驕傲。有的小朋友說,在學唱《南泥灣》這首歌曲時,前麵很慢,後麵就變得歡快了;有的小朋友回答,這是因為(wei) 前麵的人們(men) 在努力,後麵是人們(men) 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在“我來開荒”的遊戲中,小朋友們(men) 表示要把土地弄成一條一條的才能去種莊稼,還幽默地說:“你們(men) 小心,南泥灣周圍有野獸(shou) 出沒,我保護你們(men) !”

  延安市新區第四幼兒(er) 園中班年級圍繞“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主題開展了紅色教育社會(hui) 實踐係列活動。教師吳海田說:“前期,我們(men) 組織中班年級各班進行革命舊址教育活動;中期我們(men) 組織各班到棗園革命舊址實地參觀,並開展講述紅色故事、唱響紅色歌曲的活動;後期是參觀結束後各班進行的主題繪畫活動。在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們(men) 愛黨(dang) 愛國愛家鄉(xiang) 的情懷進一步被激發。”

  在參觀了棗園舊址後,幼兒(er) 園小朋友格格告訴吳海田:“我在那裏看到了一幅幅珍貴的照片,聽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men) 要熱愛祖國,向紅軍(jun) 叔叔學習(xi) ,和他們(men) 一樣勇敢堅強!”

  陝西省教學能手、西安交通大學醫學校區幼兒(er) 園教師趙旭雯談了自己的活動體(ti) 會(hui) ——最初接到“楊家嶺之毛澤東(dong) 種菜”的教學任務時,心裏沒底,不知該如何設計此次教學活動,也不知以何種形式開展主題活動——“總之,毫無頭緒!”

  為(wei) 了弄清楚這個(ge) 故事到底要給孩子們(men) 傳(chuan) 遞什麽(me) 、孩子們(men) 又能從(cong) 中收獲什麽(me) ,趙旭雯反複閱讀“毛澤東(dong) 種菜”的故事,終於(yu) 找到了一些思路。考慮到大班幼兒(er) 的年齡特點以及如何讓孩子們(men) 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內(nei) 容,她在上課時先展示了一張老照片——毛澤東(dong) 的生活照,不僅(jin) 讓孩子們(men) 認識了偉(wei) 大領袖毛澤東(dong) ,同時也為(wei) 介紹故事起源做了鋪墊;隨後,她播放了一段視頻“延安記憶——楊家嶺”,讓孩子們(men) 了解了楊家嶺,同時也將故事背景告知孩子們(men) ;接著,她通過一張張老照片讓孩子們(men) 走進“大生產(chan) 運動”、走進楊家嶺,同時深刻理解故事內(nei) 容;最後,趙旭雯引導孩子們(men) 發揮想象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吳小桃還介紹,本次活動中,《兒(er) 童與(yu) 健康》運用數字化平台和新媒體(ti) 技術加持影響力提升,通過“兒(er) 童與(yu) 健康”“家園共育小課堂”“西交醫學”“西工大幼兒(er) 園”等多個(ge) 微信公眾(zhong) 號、微博、App,以文圖音視形式提升傳(chuan) 播效果。

  據統計,截至目前,這項主題宣傳(chuan) 活動線下期刊發行量達8.4萬(wan) 冊(ce) ,線上關(guan) 注度超過30萬(wan) ,其中《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延安市新區第四幼兒(er) 園棗園革命舊址實踐活動》一文的單篇閱讀量超23萬(wan)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1日 08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