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水南村裏的“廁所革命”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wei) 新篇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切事
水南村裏的“廁所革命”
新華社長春1月21日電題:水南村裏的“廁所革命”
新華社記者陳俊、宗巍、高楠、金津秀
又是寒冬。對在長白山脈東(dong) 麓的水南村裏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的康順姬來說,比東(dong) 北的冰天雪地更折磨人的,是如何在冬天“方便”的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國內(nei) 考察調研過程中,經常會(hui) 問起農(nong) 村廁所改造問題,在視察村容村貌時也會(hui) 詳細了解相關(guan) 情況。2021年7月,總書(shu) 記再次對深入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求好不求快,堅決(jue) 反對勞民傷(shang) 財、搞形式擺樣子,並且要求一年接著一年幹,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小廁所、大民生”。看似事小的改廁,實則關(guan) 涉許多農(nong) 村基層工作難題。新華社記者近日來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考察調研過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在走村入戶中,試圖透視一次“廁所革命”中的關(guan) 鍵細節。
新廁所遭遇“水土不服”
在全國性推動之前,東(dong) 北就點燃過農(nong) 村改廁的“星星之火”。
地處中朝邊境地區的圖們(men) 市石峴鎮水南村是朝鮮族聚居村,人少、人老、人窮曾是水南村甩不掉的標簽。2013年,村班子決(jue) 定依托民族特色發展民俗遊。
沒承想,村裏家家戶戶的傳(chuan) 統旱廁成了“絆腳石”。旱廁拆不掉,遊客不願來。“以前,老伴冬天上廁所摔過跤,孫子怕黑嫌臭也不愛回來住,更別提遊客了。”康順姬老人說。
在一次村民大會(hui) 上,村幹部提議全村改建室內(nei) 廁所。話音未落,村民們(men) 就“炸開了鍋”。
“朝鮮族民居的地炕連著灶台,誰肯把廁所挪進屋?”
“廁所進屋了,豈不是吃喝拉撒都要在一起?”
“多少代人的生活習(xi) 慣,你們(men) 開個(ge) 會(hui) 就能改了?”
……
一邊是村民洶湧的質疑,一邊是冰霜般的窮日子,村班子集體(ti) 不知討論了多少次。最後是幾個(ge) 有主見的村幹部帶起頭,定下和幾十戶村民“打樣板”——如果試點成功再向全村推廣。
試點戶先在自家屋內(nei) 隔出衛生間,安上坐便。農(nong) 村沒有配套的上下水係統,隻能自家打井、挖沉澱池。於(yu) 是,現實問題接踵而至:壓力不足,水抽不上來,馬桶衝(chong) 不幹淨,經常淤堵、反味;汙水滲入地下,汙染了生活用水,“連燒飯都帶著一股臭味”……
不實用的新廁所遭到村民的排斥,一些試點戶幹脆把廁所鎖起來,用作倉(cang) 房,你建你的水廁,我還用我的茅房……“水土不服”的新廁所讓村幹部們(men) “打了臉”,但也讓他們(men) 意識到,農(nong) 村“廁所革命”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絕不是簡單的“搬進屋”;充分發揮農(nong) 民的主體(ti) 作用,注重實際,科學引導,才能獲得群眾(zhong) 的認可。
辦實事更要“實事求是”
2015年7月在吉林延邊考察調研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將“廁所革命”推廣到廣大農(nong) 村地區。
水南村改廁的轉機來了。不久後,水南村成為(wei) 延邊圖們(men) 市農(nong) 村改廁示範點。
圖們(men) 市給出了兩(liang) 套方案供村民選擇:一是政府主導,對規定的2平方米改廁麵積,全由政府出資;二是村民自主改廁,對改廁麵積、衛浴設施有更高要求的,政府給予每戶2000元改廁補助,達到驗收標準即可。“這些舉(ju) 措增加了群眾(zhong) 改廁的自主權和參與(yu) 度。”圖們(men)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高名壯說。
我國幅員遼闊, 南北氣候差異大,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經濟條件不同,各地區在開展“廁所革命”中各有各的難。而在高寒、缺水的東(dong) 北農(nong) 村地區,難在供水、排汙、防凍三道關(guan) 。
圖們(men) 市結合各村地形地貌、人口密集程度,全麵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專(zhuan) 項治理——建設一套相對完備的農(nong) 村給排水地下管網。這項工程並不“光鮮”,大部分攻堅工作都“深埋地下”。
供水難,村子依托鄰近的水庫和村裏的機電井解決(jue) 日常用水及水廁供水;
排汙難,圖們(men) 市對給排水管網進行整體(ti) 設計,全村開展雨汙水分流提升改造,將管網接入圖們(men) 市開發區集中管網;
防凍難,將排水管深埋至地下2.2米,並纏上保溫帶,每隔30米設一個(ge) 檢查井,調節池設計了電加熱裝置,解決(jue) 冬季管道凍害和日常檢修維護問題;
……
在推進“廁所革命”中,當地政府幹部“摔過跟頭”,也收獲了經驗:一要防止脫離實際水土不服,二要防止隻重視硬件設施而忽視村民生活觀念,三要防止“重建輕管”。
“闖關(guan) ”建起來,更要寫(xie) 好“後半截文章”。“村民們(men) 啥都往馬桶裏倒,我們(men) 常是正吃著飯,就接到村民的報修電話。”該村民兵連長崔學善回憶說。如今,村幹部“撂下筷子修馬桶”的故事已成為(wei) 笑談。石峴鎮探索成立專(zhuan) 業(ye) 的廁所維修隊,對維修、管護實行專(zhuan) 人專(zhuan) 責,及時排查用水、排水隱患。
基層群眾(zhong) 說,管護短板補上了,改廁才真正改到群眾(zhong) 心坎裏。
好經就是要念在“群眾(zhong) 心坎”上
如今,水南村的室內(nei) 衛生廁所改造率達100%,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也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廁所革命”,帶來的不僅(jin) 僅(jin) 是如廁之“便”。
記者在入戶走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都把廁所收拾得整潔明亮。“以前上旱廁,大家也不在意搞衛生,自從(cong) 有了水廁後,大家都可重視衛生了。”外出務工8年的村民老宋說,村民們(men) 的生活理念與(yu) 從(cong) 前比大不一樣了。
“小家”的如廁環境得到改善,“大家”的人居環境也隨之提升。飛簷碧瓦的門樓、古色古香的院牆、幹淨整潔的街路……近年來,水南村陸續實施了公路水泥堤防工程、飲水安全提升工程等民生項目,麵貌一新的水南村吸引著遊客紛至遝來。
“旅遊產(chan) 業(ye) 越來越火,有了室內(nei) 廁所後,住宿費從(cong) 過去的每晚20元漲到了80元,搞民宿的村民一年增收五六千元。”水南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金國星說。通過產(chan) 業(ye) 帶動和項目分紅,2017年底,水南村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2020年底,村集體(ti) 收入達到90餘(yu) 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約1.8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多了,咱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氣更足了。”吉林省醫保局駐水南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隊長馮(feng) 昕說。
水南村是農(nong) 村改廁的一個(ge) 縮影,為(wei) 東(dong) 北高寒缺水地區推進“廁所革命”蹚出了一條路。
更多的“水南村”和新的改廁經驗已在路上。以吉林省為(wei) 例。2019年以來,吉林省根據東(dong) 中西部各地區實際,探索“宜水則水、宜旱則旱、以水優(you) 先”的模式,統籌推進無害化衛生旱廁和集中管網農(nong) 廁改造。2021年6月,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出台《農(nong) 村戶用衛生旱廁建設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為(wei) 全國其他幹旱、高寒地區農(nong) 村戶用無害化衛生旱廁改造提供技術參考。幾個(ge) 月後,吉林省出台了《關(guan) 於(yu) 紮實推進吉林省“十四五”農(nong) 村廁所革命的實施意見》,為(wei) 紮實推進農(nong) 村地區改廁保駕護航……
據相關(guan) 部門統計,2021年,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
如今,康順姬家也有了新建的室內(nei) 廁所。“你看,現在不光有了坐便,洗澡也方便了,孩子們(men) 也願意從(cong) 城裏回來住了。”
康順姬家是近年來全國農(nong) 村累計完成改廁的4000多萬(wan) 戶中的一戶。“十四五”時期,隨著“廁所革命”走向縱深,越來越多的農(nong) 戶將告別“夏天味大蚊蠅擾,冬天路滑凍屁股”的“尬廁”,享受民生工程創新帶來的便利和實惠。(參與(yu) 采寫(xie) :司曉帥、顏麟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