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文化周末版:武隆地縫記

發布時間:2022-01-21 16: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祥夫

  上學的時候是學過地理的,這當然是誰都要學的一門課。我們(men) 從(cong) 小就得知道在我們(men) 的國土上有哪些高原,有哪些河流,但“地縫”這個(ge) 詞好像從(cong) 沒出現在地理課本上。在重慶武隆,這個(ge) 詞突然間闖進了我的腦海。地縫究竟是什麽(me) 樣的風景?很想馬上進入這個(ge) 縫兒(er) 去體(ti) 驗一下。

  重慶市武隆地縫景區位於(yu) 仙女山南麓。車在山路上盤來盤去,山上的竹叢(cong) 間有開花的植物。武隆這裏的山形水勢皆佳好,處處可入畫。

  武隆地縫與(yu) 武隆天坑從(cong) 地域上講都在羊水河大峽穀上,由入口到出口分三個(ge) 階段,全長差不多有兩(liang) 公裏,這樣的長度十分適合遊客們(men) 尋勝探幽,即使是老年人,從(cong) 入口走到出口也不會(hui) 多麽(me) 累。這條道最窄處僅(jin) 有一米,兩(liang) 個(ge) 人要想並肩走過是有困難的。而其有趣正在於(yu) 它並不開闊,如果開闊了它就隻能稱作“峽穀”而非“地縫”了。地縫雖然窄,但從(cong) 地縫底部到頂部據說可達兩(liang) 百米到三百米。這樣的地理構造,想必當年隻有獵人和采藥人才可以出入其間。現在方便多了,地縫內(nei) 修建了棧道,以方便遊人行走。

  我們(men) 一行在棧道上慢慢走,耳邊是不絕於(yu) 耳的流水聲,流水在地縫底部的亂(luan) 石間汩汩穿流,水作沉碧色,石上多附有碧翠的菖蒲,名貴的菖蒲品種如“虎須”與(yu) “金錢”,這裏竟然到處都是,足見這裏的水質多麽(me) 好。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在武隆地縫裏我居然看到了開花的菖蒲,在別處我是沒有看見過的。金農(nong) 在他的《石菖蒲·題菖蒲》裏這樣寫(xie) 道:“五年十年種法誇,白石清泉是一家。莫怪菖蒲花罕見,不逢知己不開花。”除了各種花花草草,地縫裏還隨處可見虯龍般的藤蘿老樹。這裏的植物是很值得一提的,我想,如果有人來編一本《武隆地縫植物誌》,把地縫裏的所有植物一一錄入,將是一件十分有意義(yi) 的事。

  在地縫裏隨著清流一路走下去,一邊走一邊仰起頭看看上邊,兩(liang) 邊刀切斧劈般的石壁夾著那一線青天,讓人頓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隻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會(hui) 真正體(ti) 會(hui) 到自己是在大地的縫隙裏,人有時候不過是一隻螞蟻。地縫的底部到頂部設有號稱國內(nei) 第一的室外景區觀光電梯,坐電梯到地縫頂部再朝下看,層層疊疊的花草樹木山石雲(yun) 嵐盡收眼底。

  要是不坐電梯上去,隻順著棧道走,還可以穿過那三十多米高的瀑布水簾,這讓我想到貴州安順的黃果樹瀑布。武隆地縫裏的瀑布雖然沒有黃果樹瀑布那山洪奔瀉的氣勢、那震耳欲聾的聲勢,但這道瀑布更適合觀賞。仰起臉,看瀑布直掛下來,時近正午,陽光從(cong) 上邊直射而下,五彩虹霓時時出現在那瀑布之上。

  武隆地縫形成於(yu) 千萬(wan) 年前的造山運動,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它對一般遊客而言是個(ge) 好玩兒(er) 的去處,而對地質研究者來說則是研究地質變化的寶貴所在。由此,武隆地縫景區才成為(wei) 世界自然遺產(chan) 。

  來武隆,一旦進入地縫,每個(ge) 人都好像忽然變成了孩子,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原來可以這樣親(qin) 和。給人們(men) 庸常的生活帶來一些驚喜、一種從(cong) 未有過的新鮮感,這也許就是旅遊的意義(yi)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1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