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分歧 聚焦合作
作為(wei)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guan) 係,正確的中美關(guan) 係不僅(jin) 對中美兩(liang) 國至關(guan) 重要,也是世界各國的關(guan) 切與(yu) 期盼。1月19日至21日,來自美國、愛爾蘭(lan) 、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國的150餘(yu) 位政府前高官、工商領袖及知名學者“雲(yun) 端”聚首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hui) 聯合舉(ju) 辦的第三屆香港中美論壇,圍繞中美關(guan) 係的挑戰與(yu) 管控、全球經濟複蘇、貿易與(yu) 投資、供應鏈、氣候變化、人文交流等議題展開充分深入交流,從(cong) 全球視角評估中美關(guan) 係對世界的影響,為(wei) 中美關(guan) 係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曾培炎:中美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
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表示,2021年11月中美兩(liang) 國元首舉(ju) 行視頻會(hui) 晤,習(xi) 近平主席總結中美關(guan) 係發展經驗和教訓,提出了新時期中美相處應該堅持的三點原則,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三點原則給未來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指明了方向。“相互尊重”是發展中美關(guan) 係的前提。要尊重彼此的社會(hui) 製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尊重各自的發展權利,平等相待。“和平共處”是發展中美關(guan) 係的基礎。要堅持不衝(chong) 突不對抗的底線,中美要加強各領域各層級的溝通、交流與(yu) 對話,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避免戰略誤判。“合作共贏”是發展中美關(guan) 係的目標。當前,中美在雙邊及全球事務中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應重點加強抗疫、應對氣候變化、經貿、科技、全球治理等領域合作,將合作潛力轉化為(wei) 發展動力。
吳作棟:放大“溫和”聲音,避免美中衝(chong) 突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不信任源於(yu) 價(jia) 值觀、意識形態、世界觀、政治製度和全球治理觀念的差異。如果這種不信任不能被克服,世界就會(hui) 像西西弗斯一樣,把中美矛盾這塊巨石推上山頭但卻徒勞往返。”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前總理吳作棟表示,美國評估認為(wei) 中國想成為(wei) 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是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zheng) 對手,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價(jia) 值觀的威脅。因此,美國加強了其在亞(ya) 太地區的軍(jun) 事能力,通過“四國集團”“美英澳同盟”等平台加強與(yu) 其盟友和夥(huo) 伴的關(guan) 係,還提出新疆和香港的所謂“侵犯人權”行為(wei) 。美中兩(liang) 國必須看到,維護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符合自身的利益,應該避免因分歧而發生衝(chong) 突,擁護良性競爭(zheng) ,並且最大限度地加強合作。當今世界有很多緊迫的全球性問題需要美中兩(liang) 國作為(wei) 全球大國緊密開展合作,包括自由貿易、氣候變化、疫情和極端主義(yi) 等。
“美中兩(liang) 國國家元首之外,我們(men) 其他人能做些什麽(me) 呢?”吳作棟強調,全球所有國家都希望與(yu) 中國和美國建立積極和建設性的關(guan) 係,因此要放大“溫和”的聲音。這樣的呼聲代表了希望避免美中之間發生災難性衝(chong) 突的國家、媒體(ti) 、企業(ye) 、智庫、民眾(zhong) 的聲音,主張在相互依存、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中實現戰略理性、和平增長與(yu) 繁榮。這種溫和的聲音可以敦促美中兩(liang) 國開展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甚至負和博弈。吳作棟表示,接受差異尋求和平之道,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東(dong) 盟就是一個(ge) 極好的例證。它證明了曆史、語言、製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可以走到一起,分享和平繁榮的東(dong) 南亞(ya) 這樣一個(ge) 共同願景。
福田康夫:希望中美相向而行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表示,無論是南海問題還是涉港、涉台等問題,都是美國想通過“侵犯人權”等老生常談的話題牽製中國的發展。要求同盟國家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網,煽動國際輿論構建反華氣氛,這背後其實是經濟問題,特別是中美兩(liang) 國的貿易摩擦問題。美國對華貿易持續存在貿易逆差,而中國持續貿易順差,這是不可忽視的話題。
福田康夫指出,20世紀80年代,日本和美國之間也存在這種貿易順差和逆差的問題。當時美國為(wei) 了解決(jue) 貿易逆差,要求日本等國家大幅提升匯率,後稱為(wei) 《廣場協議》。當時,日本希望與(yu) 美國搞好關(guan) 係,因此同意了《廣場協議》,其結果導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隨後又產(chan) 生了泡沫經濟。近幾十年來,中國越發強大,美國已無法忽視中國的成長。對於(yu) 美國來說,日本其實在一定時期也是無法忽視的,而今天的中國代替了日本的位置,美國意識到必須要控製中國的發展。美國在提出貿易問題的同時,還會(hui) 用所謂的普世價(jia) 值觀對中國加以幹涉。希望中美兩(liang) 國可以解決(jue) 貿易摩擦,相向而行。
馮(feng) 國經:中美經濟仍然高度相互依存
近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到期,中美貿易將如何發展,中美經濟是否會(hui) 出現“脫鉤”?中美交流基金會(hui) 副主席、馮(feng) 氏集團主席馮(feng) 國經表示,中美兩(liang) 國經濟依然高度相互依存。最近的調查顯示,美國企業(ye) 依然長期致力於(yu) 投資中國市場,同時美國也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我們(men) 確實能看到長期形成的貿易模式發生變化,但與(yu) “脫鉤”相比,這其實更多與(yu) 數字技術的發展和疫情的影響有關(guan) 。近來中美高層包括政界、商界的一些會(hui) 晤讓人感到非常鼓舞,高層交流的基調已有明顯改善。
當前跨國公司在中美開展業(ye) 務時麵臨(lin) 著越來越複雜的情況,很多企業(ye) 麵臨(lin) 巨大壓力,必須要做出“抉擇”,否則就可能觸犯政府政策或監管要求。馮(feng) 國經認為(wei) ,企業(ye) 跨國經營不僅(jin) 為(wei) 各自國家創造價(jia) 值,在疫情期間也幫助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維持電商的運行。但跨國企業(ye) 在任何國家經營,都應該遵守本地的法律法規,如果在理解對方的法律和製度方麵出現分歧和矛盾,應通過多邊渠道解決(jue) 這些問題。他指出,為(wei) 加速全球經濟的複蘇,現在是時候按下中美間貿易戰的休止符了。疫情徹底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在相互依存的世界裏,兩(liang) 大經濟體(ti) 發生衝(chong) 突,所有其他國家都會(hui) 受到影響。如果貿易戰持續,隻會(hui) 成為(wei) 兩(liang) 國經濟複蘇和全球經濟穩定的阻礙。
瑪麗(li) ·羅賓遜:我們(men) 需要高強度的持續合作
“疫情提醒我們(men) 全球是相互聯係的,我們(men) 麵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等問題帶來的風險何等脆弱。應對這些挑戰並不適用零和博弈的模式,它需要高強度的持續合作。”愛爾蘭(lan) 前總統、聯合國人權事務前高級專(zhuan) 員瑪麗(li) ·羅賓遜指出,中美兩(liang) 個(ge) 大國有義(yi) 務共同合作,設立一個(ge) 新的框架,來應對21世紀的生存威脅。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hui) 期間,中美達成了雙邊的聯合宣言,這是良好的開端,但雙方都需要把言論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行動。希望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麵獲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美國也必須打破政治僵局,兌(dui) 現已有承諾,包括在拖延已久的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融資上承擔應有責任。中美之間的合作對於(yu) 實現《巴黎協定》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至關(guan) 重要。
“當前各國之間的互相不信任日益加劇,再加上技術進步,發生新核軍(jun) 備競賽的不穩定因素增加。”羅賓遜說,中美作為(wei) 擁核國家以及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有著特殊的責任。五核國已經重申“核戰爭(zheng) 打不贏也打不得”,但我們(men) 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即將召開的《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hui) 。在此方麵中國展示了非常好的模範,是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
史蒂夫·歐倫(lun) 斯:美國應培養(yang) 合作的習(xi) 慣
美中關(guan) 係全國委員會(hui) 會(hui) 長史蒂夫·歐倫(lun) 斯認為(wei) ,美國當前的對華政策太過於(yu) 敵視。他指出,社會(hui) 的真正威脅是雙方共同麵對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經濟危機、恐怖主義(yi) ,還有我們(men) 已經深受其害的疫情等。我們(men) 需要在短期內(nei) 培養(yang) 起合作的習(xi) 慣,需對“國家安全”進行非常明確的界定,而不是模棱兩(liang) 可,影響到兩(liang) 國的交往。我們(men) 需要重啟科研和醫療合作,需要重啟休斯敦和成都的領事館,需要讓人文交流更加頻繁和密切,讓美國人民真正了解中國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家都希望積極的建設性的中美關(guan) 係成為(wei) 我們(men) 的未來,這不僅(jin) 符合美國和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
中美關(guan) 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guan) 係,然而近幾年來卻偏離了正確的航向。這是與(yu) 會(hui) 嘉賓的共同擔憂。麵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極端主義(yi) 等全球性問題的嚴(yan) 峻挑戰,美國需放下其源於(yu) 價(jia) 值觀、意識形態的執念,與(yu) 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倡導良性競爭(zheng) ,維護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避免因分歧而發生衝(chong) 突,讓積極的建設性的中美關(guan) 係造福世界未來。這是與(yu) 會(hui) 嘉賓的強烈共識。
(光明日報北京1月23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4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