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等印發《關於開展2022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通知》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近日,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2022年“我們(men) 的中國夢”——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的通知》。
通知指出,2022年是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之年,是我國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們(men) 黨(dang) 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hui) 精神,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滿足群眾(zhong) 文化生活需求工作,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麵向基層一線、深入人民群眾(zhong) ,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以高質量的文化活動和藝術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文化自信、精神力量,定於(yu) 2022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廣泛開展“我們(men) 的中國夢”——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
通知明確,中央有關(guan) 部門組織文化文藝小分隊,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重點選取改革開放第一線、共同富裕示範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基層、文明實踐新陣地,開展慰問演出、送戲下鄉(xiang) 、文化幫扶、輔導交流等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文藝活動。
通知明確,各省級宣傳(chuan) 、精神文明建設、文化旅遊、廣播電視、文聯等部門組織開展文化下基層活動,發揮骨幹作用。結合當地實際,以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和文化需求較為(wei) 迫切的地點為(wei) 著力點,以基層群眾(zhong) 普遍歡迎的地方戲曲和綜合性文藝演出為(wei) 主,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注重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qing) 斜。要把轄區內(nei) 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為(wei) 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的重點,認真組織安排。
通知要求,組織開展好節慶期間各項文化活動。一是開展好元旦春節期間例行文化活動,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hui) 、2022年新年戲曲晚會(hui) 等。二是開展好“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示活動,舉(ju) 辦“賞年畫過大年”主場活動和各地新年畫聯展、巡展活動。三是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chuan) 統節日,組織開展“文化進萬(wan) 家——視頻直播家鄉(xiang) 年”等富有時代氣息、體(ti) 現節日文化內(nei) 涵、具有鮮明價(jia) 值導向的品牌活動,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彰顯愛黨(dang) 、愛國、愛家情懷。
通知鼓勵創新活動開展方式,充分運用新模式、新手段、新技術,推動線上線下聯動開展麵向基層的文藝演出、文藝培訓、文化服務等,創作生產(chan) 適合基層需求的高質量文化文藝產(chan) 品。“學習(xi) 強國”學習(xi) 平台開設專(zhuan) 題專(zhuan) 欄,對各地區各部門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進行集中展示。
通知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yu) 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嚴(yan) 格遵守活動開展地疫情防控相關(guan) 規定,製定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
據了解,“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示活動近期在全國開展,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拿起畫筆描繪自己的新生活,專(zhuan) 業(ye) 美術工作者深入基層感受身邊的新變化,通過木版年畫、新年畫、農(nong) 民畫以及具有年畫元素的插畫等多種表現形式,生動描繪新時代人民小康生活新圖景,充分彰顯昂揚奮進的時代主旋律。春節元宵節期間,北京、遼寧沈陽、上海、重慶、四川成都、廣東(dong) 深圳等地同步開展“賞年畫過大年”係列文化活動,河北雄安新區、湖南十八洞村、寧夏閩寧鎮等地組織向群眾(zhong) 發放新年畫等文化惠民產(chan) 品,為(wei) 新春佳節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