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2-01-25 16:50: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劉豔梅(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zhong) 生活更上一層樓。要持續推動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wei) 大成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強調,推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將脫貧攻堅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動員全黨(dang) 全國全社會(hui) 力量,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jue) 難中之難,組織實施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底,全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中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我國之所以能消除絕對貧困,最根本的是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我們(men) 黨(dang) 把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統籌謀劃,強力推進;廣大黨(dang) 員幹部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匯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力量。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zhong) 滿意度作為(wei) 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基本民生需求。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ou) 勢,廣泛動員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以及社會(hui) 各方麵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舉(ju) 國同心,合力攻堅。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實行精準化扶持,建立了全國建檔立卡信息係統,確保扶貧資源真正用在扶貧對象上、真正用在貧困地區。把發展作為(wei) 解決(jue) 貧困的根本途徑,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能力,讓發展成為(wei) 消除貧困最有效的辦法、創造幸福生活最穩定的途徑。實行扶貧和扶誌扶智相結合,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引導貧困群眾(zhong) 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誌擺脫貧困、改變命運。推動全社會(hui) 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的傳(chuan) 統美德,引導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愛貧困群眾(zhong) 、關(guan) 心減貧事業(ye) 、投身脫貧行動。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把脫貧攻堅一抓到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我們(men) 黨(dang)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實現“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我們(men) 要運用好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始終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

  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積極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方便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是解決(jue) 農(nong) 村發展問題的基礎。要順應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立足本地特色資源,關(guan) 注市場需求,盤活農(nong) 村資產(chan)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品牌化,並同發展文化旅遊、鄉(xiang) 村旅遊結合起來;堅持科技興(xing) 農(nong) ,因地製宜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貫通產(chan) 加銷,融合農(nong) 文旅,讓更多農(nong) 村居民勤勞致富。深化農(nong) 村改革,加快推進農(nong) 村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激發農(nong) 村資源要素活力,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製度,尊重基層和群眾(zhong) 創造,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加強農(nong) 村思想道德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優(you) 秀鄉(xiang) 村文化能夠提振農(nong) 村精氣神,增強農(nong) 民凝聚力,孕育社會(hui) 好風尚。要堅持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主旋律和社會(hui) 正氣,加強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改善農(nong) 民精神風貌,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nong) 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挖掘優(you) 秀傳(chuan) 統農(nong) 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培育挖掘鄉(xiang) 土文化人才,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

  加強和改進鄉(xiang) 村治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治理有效,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構建完善黨(dang) 組織領導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深入推進平安鄉(xiang) 村建設,創新鄉(xiang) 村治理方式,提高鄉(xiang) 村善治水平。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nong) 村,在推進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分類,注重保護傳(chuan) 統村落和鄉(xiang) 村特色風貌,加強分類指導。

  加強農(nong) 村生態文明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加快推進農(nong) 村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農(nong) 村美麗(li) 家園”。生態宜居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在要求,體(ti) 現了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對建設美麗(li) 家園的追求。要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美麗(li) 城鎮和美麗(li) 鄉(xiang) 村交相輝映、美麗(li) 山川和美麗(li) 人居有機融合;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加強土壤汙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複;紮實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完善農(nong) 村生活設施,打造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支撐點。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