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點燃全民冬奧熱情
【視聽觀察】
作者:李京盛(中國廣播電視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
電視劇《超越》播出,燃起了人們(men) 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期盼之情。該劇講述兩(liang) 代短道速滑運動員和教練員實現人生理想和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故事。通過他們(men) 的人生成長,反映中國短道速滑運動發展壯大的曆程。作為(wei) 體(ti) 育題材作品,該劇既寫(xie) 出了題材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內(nei) 涵和風格特性,也突破了題材類型的束縛,以開放的曆史和時代眼光,起伏的人生命運感、鮮明的價(jia) 值表達、新穎的藝術表達實現了體(ti) 育題材創作新突破,密切呼應當下的冬奧氛圍。
作品的故事圍繞兩(liang) 代運動員的成長經曆展開。陳敬業(ye) 、鄭凱新和江宏的成長,見證了中國短道速滑運動的艱難起步。在技術經驗不足,條件落後和生活相對窘迫的時代,三個(ge) 血性少年相識在野冰場,以打架的“冰上結義(yi) ”之舉(ju) ,拉開他們(men) 之間長達三十多年的情誼糾葛和人生奮鬥序幕。他們(men) 的成長故事浸透著少年的雄心、事業(ye) 的艱難、不屈的努力、純真的友誼和血汗的付出。但時代條件的局限、少年的倔強、性格之間的衝(chong) 突,最終讓他們(men) 帶著遺憾離開。在這三個(ge) 人的故事中,蘊含著老一代運動員對中國短道速滑事業(ye) 的奉獻與(yu) 犧牲,他們(men) 用自己的殘酷青春與(yu) 曲折成長,為(wei) 下一代人的努力和超越鋪就了道路。
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運動員陳冕的成長經曆與(yu) 上一代相比,有著同樣的青春理想、熱愛付出和艱辛曲折。但她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上一代,也超越了對手。在人生賽道上,滑出了時代的速度與(yu) 激情。與(yu) 前輩相比,陳冕的人生經曆更簡單。她最初的衝(chong) 動,是純粹出於(yu) 對滑冰的熱愛,以及性格上略帶的青春叛逆。她對速滑運動的投入,沒有生計上的掂量,沒有對成敗得失的過多計較,義(yi) 無反顧地把熱愛當成事業(ye) 。陳冕的成功,與(yu) 其說是性格決(jue) 定命運,不如說是時代決(jue) 定命運。而她對上一代運動員的超越,其實也是一個(ge) 時代的超越。
在重點著墨書(shu) 寫(xie) 兩(liang) 代運動員冰上成長曆程的同時,陳敬業(ye) 和鄭凱新進入中年後都成為(wei) 教練的故事也有引人入勝之處。他們(men) 的人生際遇完成了兩(liang) 個(ge) 時代的對接。這既是作品在時空結構上的巧思,也是在人物命運書(shu) 寫(xie) 上的妙筆。通過運動生涯,見證青春成長,通過體(ti) 育精神,定義(yi) 人生價(jia) 值,通過時代對比,反映社會(hui) 發展,通過拚搏奮鬥,實現為(wei) 國爭(zheng) 光。這是《超越》這部作品對體(ti) 育類題材在思想價(jia) 值內(nei) 涵上的開拓性貢獻,也是它對同類題材的一次創新性超越。
《超越》在題材開拓上的成功,也得益於(yu) 它在藝術上的創新追求。首先,雙時空敘事手法,讓這部作品具有較大的時空容量和曆史跨度,也讓作品中故事和人物之間具有各自厚重的背景和寓意。省略了許多曆史進程和人物命運銜接上的交代性敘事,也增添了故事的懸念。其次,作品對兩(liang) 代運動員青春經曆的描寫(xie) ,既有各自鮮明的時代特征,也突出了人生青春階段的共性,讓作品具有濃鬱的青春片藝術風格。同時,作為(wei) 一部以表現短道速滑運動員生涯的電視劇,拍攝難度可想而知,但高難度的冰上動作、緊張而激烈的競賽場麵,在作品中都得到了真實還原,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該劇實現了一次拍攝和製作難度上的超越。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6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