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深海重器”建造一線
“問題梳理清楚,既然風險已經識別到了,就要馬上解決(jue) 掉!”1月25日一大早,中國海油旗下海油工程珠海場地,張大偉(wei) 接著電話就走進了辦公室,這幾乎是他每天進辦公室的標誌性動作。放下電話,他急匆匆換上勞保用品,又馬不停蹄奔赴施工場地。
36歲的張大偉(wei) 是中國海油陸豐(feng) 油田群區域開發工程總包項目副總經理。該油田群投產(chan) 後預計高峰年產(chan) 原油達185萬(wan) 噸,煉出的產(chan) 品可供近3000萬(wan) 輛小汽車加油一次。而張大偉(wei) 負責的就是這個(ge) 油田的重要設施——導管架,日後油田生產(chan) 平台就立在這個(ge) 導管架上。
令張大偉(wei) 十分驕傲的是,他負責的是目前亞(ya) 洲首個(ge) 300米級深水導管架,重量超過4座埃菲爾鐵塔,是名副其實的“深海重器”。
項目正處於(yu) 建造完工衝(chong) 刺期,這個(ge) 春節,項目團隊500多名工人堅守在崗位上,作為(wei) 項目負責人,張大偉(wei) 一刻不敢掉以輕心。
“越是項目接近尾聲,越是不能出任何差錯!”張大偉(wei) 說。在100多米的高空,他沿著隻能允許一個(ge) 人通過的狹窄腳手架通道,小心翼翼地攀爬到設備調試現場,認真檢查每一項工作的準備情況,確保調試作業(ye) 萬(wan) 無一失。遇到結構密集區,他需要彎著身子爬行才能通過,一不小心安全帽就會(hui) 碰到厚重的鋼管上,發出“當當”的響聲。導管架繞行一周距離就接近1公裏,等他檢查完幾項調試工作,不覺已經到了中午時分。
從(cong) 2020年初項目開工起,張大偉(wei) 就帶領團隊一直堅守珠海建造現場。2021年春節他也是在崗位上度過的。那段時間,他的左腿意外受傷(shang) ,簡單處理後,他腿上帶著夾具就到了施工現場,大家都開玩笑說他是“機甲戰士”。
“女兒(er) 今年剛四歲多,正是最可愛的時候,真想多陪陪她,但保障增儲(chu) 上產(chan) 是海油人的職責,我相信以後她會(hui) 理解!”說起孩子,張大偉(wei) 眼中閃著幸福的光芒。
在項目上,還有不少和張大偉(wei) 一樣的年輕人,連續兩(liang) 年都奮戰在“深海重器”建造一線。組塊負責人杜春磊,常年出差,妻子實在忙不開,又沒人幫忙帶孩子,他隻能在工作的間隙通過攝像頭“在線帶娃”。去年春節,質量工程師崔若相因項目工作走不開,索性把妻子直接接到了珠海,今年春節,盡管家裏的房子正在裝修關(guan) 鍵階段,他還是第一批報了名,留下妻子一個(ge) 人忙裏忙外。
“一看名單,去年守崗的兄弟,今年春節基本都在。”張大偉(wei) 笑著說,“我們(men) 早已把這個(ge) ‘大家夥(huo) ’當成了自己的妻子、孩子。”
近兩(liang) 年時間裏,張大偉(wei) 和項目團隊與(yu) 新冠肺炎疫情作鬥爭(zheng) ,和台風暴雨搶時間,克服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重重困難,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了“亞(ya) 洲第一、全國最大”等一係列驕人成績。2021年12月7日,陸豐(feng) 15-1導管架順利完成主結構合龍,創造了亞(ya) 洲深水導管架建造新紀錄,助力我國在超大型海洋油氣平台導管架設計、建造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
“這麽(me) 大的導管架,在亞(ya) 洲範圍內(nei) 都沒有先例,大家都鉚著一股勁兒(er) ,要在春節期間把項目進度再向前趕一趕,全力保障導管架早日屹立於(yu) 祖國的藍色海疆上。”在110層樓高的“龐然大物”下,張大偉(wei) 堅毅的目光中充滿自豪與(yu) 期待。
孟凡星 記者 操秀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