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綠色低碳產業將迎巨大增量空間

發布時間:2022-01-27 16:1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ti) 學習(xi) 。記者注意到,繼2021年年末“雙碳”政策體(ti) 係兩(liang) 大綱領性文件發布後,今年以來,中央及部委密集謀劃,綠色低碳政策體(ti) 係持續完善並加快落地。與(yu) 此同時,多方正全力推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一方麵力促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深度融合;另一方麵,加快發展綠色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帶動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的綠色低碳發展。其中,2025年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目標產(chan) 值達到11萬(wan) 億(yi) 元。

  加快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ti) 係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多方密集謀劃,綠色低碳政策體(ti) 係進一步完善並加快落地,為(wei) 節能減排、綠色消費、工業(ye) 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作好“雙碳”工作指明了方向。

  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部署十大重點工程作為(wei) 節能減排重點領域,包括重點行業(ye) 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等,並明確從(cong) 優(you) 化完善能耗雙控製度、健全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製度等八個(ge) 方麵健全政策機製。

  在綠色消費領域,1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綠色低碳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ti) 係初步形成。

  針對工業(ye) 綠色發展,工信部日前發布《“十四五”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工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製造水平全麵提升,為(wei) 2030年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記者獲悉,工信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guan) 部門編製了工業(ye) 領域以及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後續將按統一要求和流程陸續發布。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管理與(yu) 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董戰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加快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ti) 係是支撐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客觀需要。政策完善能夠有效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從(cong) 而帶動減汙降碳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進一步釋放綠色發展的巨大潛力。

  5G等新興(xing) 技術賦能低碳轉型

  在綠色低碳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的同時,5G、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加快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

  在杭州,2022年亞(ya) 運會(hui) 正在緊鑼密鼓地籌辦中。據介紹,本屆亞(ya) 運會(hui) 杭州賽區在中國聯通5G電力虛擬專(zhuan) 網的管理和調控下,用電能耗大幅降低。“可以說亮起的都是‘綠’燈,大大減少了碳排放總量。”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王源濤說。

  在位於(yu) 北京的三一重工“燈塔工廠”裏,依托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工業(ye) 互聯網操作係統——根雲(yun) 平台,工廠建立最優(you) 的能效模型及評價(jia) 指標,實時數據采集和監測、能源精細化管理。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dong) 東(dong) 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源頭上“踩油門”和過程中“精打細算”,樁機工廠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0.5%。

  “當前電力、鋼鐵、石化等傳(chuan) 統行業(ye) 湧現出一批數字化技術改造帶動能源資源效率係統化提升的典型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正在成為(wei) 工業(ye) 節能降碳增效的新驅動。”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孝洋說。

  相關(guan) 政策部署將進一步加碼。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提出,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chan) 方式變革,深化生產(chan) 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應用,賦能綠色製造。國資委日前發文也明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王孝洋表示,“十四五”時期將重點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麵向節能、降碳、節水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推廣標準化的“工業(ye) 互聯網+綠色製造”解決(jue) 方案。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提速

  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是推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的重要領域,在多方密集部署下,“十四五”時期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有望迎來巨大增量空間。

  《“十四五”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到11萬(wan) 億(yi) 元。壯大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船舶、綠色環保、高端裝備、能源電子等,帶動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的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是推進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表示,壯大培育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既可以提升工業(ye) 競爭(zheng) 力,也可以為(wei) 交通、建築、農(nong) 業(ye) 、通信等各行業(ye) 提供綠色低碳產(chan) 品。

  更多資金支持進一步發力。工信部提出,鼓勵地方財政加大對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技術研發等的支持力度,創新支持方式,引導更多社會(hui) 資源投入工業(ye) 綠色發展項目。

  金融方麵,2021年11月央行創設的碳減排支持工具近期已進入落地期,多家銀行陸續披露了獲得首批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情況。該工具通過“先貸後借”的直達機製,對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發放符合條件的碳減排貸款,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利率為(wei) 1.75%。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秘書(shu) 長毛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十四五”時期,綠色低碳將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基調,新能源產(chan) 業(ye) 、節能減碳裝備製造業(ye) 、節能減碳係統解決(jue) 方案服務行業(ye) 等綠色產(chan) 業(ye) 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hui) ,有望成為(wei) 投資的熱點。需要進一步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用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國家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基金等資金渠道,滿足創新型企業(ye) 的融資需求。(郭倩 向家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