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來看內蒙古的“虎”民俗

發布時間:2022-01-30 10: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在人們(men) 印象中,內(nei) 蒙古自治區以草原著稱,並不以虎聞名,但在這片土地上卻流傳(chuan) 著許多與(yu) 虎相關(guan) 的民俗和曆史。近日,在內(nei) 蒙古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家段建珺向記者講述了內(nei) 蒙古地區與(yu) 虎有關(guan) 的民俗。

  【同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 和林格爾剪紙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段建珺

  內(nei) 蒙古剪紙當中虎的紋樣有著悠久的傳(chuan) 承和發展的曆史,虎在民間它被視為(wei) “陽獸(shou) ”,它有鎮宅、辟邪、納福這樣一種民俗的功能。

  【解說】段建珺告訴記者,內(nei) 蒙古地區與(yu) 虎有關(guan) 的元素不僅(jin) 限於(yu) 剪紙。在早期陰山岩畫中就發現過虎的圖樣;在鄂爾多斯市出土的漢代匈奴飾牌中也有虎的造型。

  【同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 和林格爾剪紙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段建珺

  虎在北方自古以來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崇尚武、崇尚勇、崇尚力量的象征。所以在民間逐漸地虎就成為(wei) 人們(men) 對生命力的一種崇拜。我們(men) 很多內(nei) 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民俗當中,虎的(元素)在春節被大量地運用。尤其在剪紙當中,人們(men) 剪虎、愛虎、貼虎,把虎的剪紙貼在窗戶上最重要的位置,期冀通過虎能夠佑護家族平安,佑護來年的風調雨順。

  【解說】據段建珺介紹,內(nei) 蒙古地區的虎剪紙當中還包含了不少古老文化的遺存。

  【同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 和林格爾剪紙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段建珺

  我們(men) 在剪虎的時候,一定要在虎的頭的正麵的腦門的中心,要剪一個(ge) 十字紋,而這個(ge) 十字紋據很多專(zhuan) 家學者研究,就是很古老的景教文化,包括其他的一些宗教文化揉合了以後,在民俗當中一種活態的遺存。

  【解說】在采訪過程中,段建珺向記者展示了他專(zhuan) 為(wei) 虎年春節創作的“虎含仙草”剪紙。

  【同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 和林格爾剪紙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段建珺

  虎的嘴裏含草,寓意著“嘴裏含根草,命裏神人保。”而這個(ge) “草”也是草原文化的一種表現特征。草被很多專(zhuan) 家學者認為(wei) 是我們(men) 植物紋樣崇拜的古老的文化遺存,在剪紙當中的一種珍貴的結遺。所以含草是我們(men) 內(nei) 蒙古剪紙,尤其是虎剪紙當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一種表達形式。

  【解說】值得一提的是,英屬澤西郵政於(yu) 近期推出一套具有中國剪紙元素的“瑞虎迎春”郵票,麵向全球發行。該郵票的剪紙圖樣正是由段建珺設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段建珺還現場剪出一幅傳(chuan) 統虎紋樣剪紙,表達對虎年新春的祝願。

  (記者 馬知遠 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