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南京城牆磚上那些有趣的名字:“福東海”“壽南山”

發布時間:2022-02-07 14: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2月4日電 題:南京城牆磚上那些有趣的名字:“福東(dong) 海”“壽南山”

  作者 徐珊珊

  壬寅虎年春節,南京古城牆十三座城門上,懸掛起了大幅紅春聯,年味滿滿,喜氣洋洋。

  就在中華門城門旁、城牆根下,有一座城牆為(wei) 主題的博物館,文物穿越六百多年的風雨,將城牆故事娓娓道來。

  這座博物館有何特別之處?據說館藏有能“沾喜氣”的牆磚?博物館目前處於(yu) “閉館修煉”狀態,讓我們(men) 一起先來過個(ge) 眼癮,觸摸城牆記憶。

  一塊磚:來自六百年多前的祝福請查收

  南京城牆博物館總建築麵積約13000平方米,從(cong) 設計思想、築城技術、遺產(chan) 傳(chuan) 承等方麵,展現南京城牆的曆史文化及遺產(chan) 價(jia) 值。

  博物館西側(ce) 登頂坡道,沿線分布著城牆信息,包括“世界第1長的城市城牆”“南京明城牆曆時28年基本建成”等。

  在《曠世城垣》展廳裏,有一個(ge) 約四米高的空間,以黑為(wei) 底的空間裏排列放置了700多塊城磚,每塊城磚長約40厘米,重約20公斤,它們(men) 像一圈整齊書(shu) 架上的書(shu) 本,置身其中不免會(hui) 被“列陣”城磚震撼。

  南京城牆磚上保存有大量磚文,蘊藏著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在一塊塊城磚上,可以發現南京城磚的產(chan) 地和造磚單位、為(wei) 確保城磚燒造質量而製定的嚴(yan) 格的責任製、明初農(nong) 村勞役組織的變化過程,以及中國姓氏文化、民間書(shu) 法等寶貴信息。

  館內(nei) 展示了一些有意思的磚文,比如“福東(dong) 海”“壽南山”“萬(wan) 萬(wan) 年”等吉語磚,寄托了人們(men) 的美好祈願。

  符號磚上的銅錢紋、元寶紋等有待人們(men) 解讀,還有製磚時留下的貓爪印、名為(wei) “劉德華”的造磚人……

  一段牆:這裏藏著六百多年前的舊時光

  南京城牆是中國明代都城城牆,修築於(yu) 公元14世紀中後期,由明太祖朱元璋設計並督工,長江中下遊五省近百萬(wan) 工匠參與(yu) ,曆時28年建築而成。

  南京城牆有著豐(feng) 富的多元文化價(jia) 值。它不僅(jin) 是集軍(jun) 事防禦、空間規劃、抗洪防災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都城建築,也是世界現存長度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明代著名學者顧起元讚譽其“高堅甲於(yu) 海內(nei) ”,同時代意大利傳(chuan) 教士利瑪竇也認為(wei) ,南京城論秀麗(li) 和雄壯“或許很少有其它城市可以與(yu) 它匹敵或勝過它”。

  這是一座記錄著人與(yu) 城故事的城牆。隨著時代發展,南京城牆的軍(jun) 事防禦功能,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作為(wei) 文化遺產(chan) 的價(jia) 值也隨之突顯。

  城牆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煥發了新的價(jia) 值。保存至今的南京城牆,已成為(wei) 人類傳(chuan) 統城市文明與(yu) 現代城市文明,有機融匯、傳(chuan) 承發展、和諧共生的典範。

  20世紀以來,南京城牆見證了城市的現代化與(yu) 人們(men) 觀念的轉變。

  在城門的開辟與(yu) 更名、牆體(ti) 的拆損與(yu) 修繕、城牆的荒疏與(yu) 重現之中,見證著一個(ge) 多世紀的曆史變革,記錄著一座城市的往事與(yu) 記憶。

  時至今日,城牆所及之內(nei) ,依然是我們(men) 共同的家園。

  一座城:傳(chuan) 承曆史文脈古城煥發新活力

  多年來,南京一直致力於(yu) 城牆的保護與(yu) 更新,使得明城牆成為(wei) 百姓看得見、到得了、摸得著的“民城牆”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南京廣泛開展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與(yu) 國際合作。南京是“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牽頭城市。

  為(wei) 了更好地嗬護南京城牆,2020年2月,南京率先啟動南京城牆監測預警平台的建設。作為(wei) 城牆申遺的配套工程,該項目曆時一年多,現已投入使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京城牆開始了大規模維修和環境整治工作。如今,南京城牆仍保存有25.091公裏,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真實性最好的城市城牆。

  環繞著城牆,14公裏的生態綠化和慢行步道係統,為(wei) 市民提供了休閑場所,31公裏的護城河得到了整治和疏浚,恢複了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景觀。由城牆串連起的南京明城牆風光帶,成為(wei) 南京城市景觀中耀眼奪目的項鏈。

  如今,失去防禦價(jia) 值的南京城牆,得以憑借其所代表的築城思想、凝聚的築城技術、記錄的文明變遷,再一次進入人們(men) 的視野。這是古老城牆的一次“再發現”,也是南京城牆在新時代的一次重生。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南京城牆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yu) 變遷,也見證了城市中人們(men) 生活方式的轉變。留存至今的古城牆成了現代城市的參照物,是古代城市遺存與(yu) 現代都市文明有機融合、傳(chuan) 承發展的突出典範。

  它寄托著南京人濃濃的鄉(xiang) 愁與(yu) 珍貴的記憶,也是南京獨具價(jia) 值和影響力的文化地標。

  未來,南京城牆在加強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同時,正隨著“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項目的推進,邁步走向世界,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並珍視。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