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正月初五 接財神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dang) 校哲學部教授
“接財神”在中國各地各有不同
“接財神”的風俗在中國各地有許多不同之處,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一接財神,有些地方則正月初四、初五接。在清代的蘇州、上海等地,初五一大早,人們(men) 就敲鑼打鼓燃放爆竹,擺犧牲供品準備迎接財神,民間認為(wei) 誰先接到財神,誰就會(hui) 得到更多的好處,於(yu) 是迎神者都爭(zheng) 先恐後,唯恐接得晚了,惹財神不高興(xing) ,由此又衍生出“搶路頭”的習(xi) 俗。
有人唯恐正月初五別人起得早接走了財神,幹脆正月初四就開始接財神了。這也是很多地方正月初四接財神的一個(ge) 原因之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會(hui) 發現這“財神爺”其實不止一位,而且經常容易把他們(men) 給弄混。
民間不同的財神
自古至今,中國老百姓信仰的財神有很多,這其中有“武財神”、“文財神”還有“五路財神”、“準財神”和“偏財神”。“武財神”多數指的是關(guan) 羽,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的一為(wei) 神仙,在近代,關(guan) 公也開始被很多商家供奉為(wei) 財神,以保佑自己生意興(xing) 隆。文財神有比幹、範蠡、李詭祖等,李詭祖是民間最受歡迎的文財神,他的繪像常與(yu) “福”“祿”“壽”三星以及喜神並列,合稱為(wei) 福、祿、壽、財、喜。
五路財神之首是“趙公明”,是在中國民間影響最大的財神,初五接的就是這位財神趙公明。“準財神”和“偏財神”在曆史上也有諸多“職位”和“人選”,比如偏財神在民間通常指的是利市仙官、財帛星君、福祿壽三星、五顯財神和富財神,而準財神的人選就更多了,是我國民間信仰的一大類財神,比如劉海蟾、子貢、沈萬(wan) 三等。
文財神比幹,代表著“公平交易”,文財神“範蠡”代表著“廣義(yi) 疏財”,武財神關(guan) 羽代表著“忠義(yi) 千秋”,準財神沈萬(wan) 三代表著“為(wei) 富行仁”。這麽(me) 多的“財神爺”們(men) 各司其職,活脫脫組成了天界的“財政部”,看來自古以來,我們(men) 中國的老百姓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理解還是十分深刻的。
其實稍微深入研究就會(hui) 發現,這諸位被視為(wei) “財神”的人身上,都有古往今來中國人所推崇的諸如誠信、節儉(jian) 、智慧,忠義(yi) 等中國人世代信奉的優(you) 良品質。這“發財”,本身也是個(ge) 十分樸素和美好的願望,但自古以來,也不是沒有約束,可以隨意妄為(wei) 的,也是有度的。傳(chuan) 統民俗裏無時無處不透露著我們(men) 千百年積澱下來的人生和處世智慧。
製作:李方舟 張悅鑫
往期回顧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①:春節的來曆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②:貼年畫 貼門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③:二十三 糖瓜粘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④:二十四 掃房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⑤:二十五 做豆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⑥:二十六,割年肉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⑦:二十七,宰年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⑧: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蒸饅頭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①:春節的來曆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②:貼年畫 貼門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③:二十三 糖瓜粘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④:二十四 掃房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⑤:二十五 做豆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⑥:二十六,割年肉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⑦:二十七,宰年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⑧: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蒸饅頭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⑨: 二十九 貼春聯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⑩:除夕夜熬一宿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祭祖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春節吃餃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正月初一拜大年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正月初二 回娘家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 :正月初五 “破五” “送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