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從春節看文化自信丨敬老孝親,薪火相傳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題:敬老孝親(qin) ,薪火相傳(chuan)
新華社記者周潤健
春節,是一場敬老孝親(qin) 之旅,旅途的“終點”就是家,是父母,是親(qin) 人,是情感與(yu) 情懷的沸點。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中,敬老孝親(qin) 是善德之先。回家過年,其實就是一種盡孝。忙了一年,除夕之夜,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一起聊天,享受的是天倫(lun) 之樂(le) 、生活之美。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在家盡孝、為(wei) 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早已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的重要精神力量。
千萬(wan) “家和”的力量匯聚成強大的精神動力,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個(ge) 能量是巨大的,是驚人的,是無堅不摧的,它讓中國人有了戰勝任何困難的底氣和信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在,家就在,根就在,年味就在。這世界上沒有哪一條路如同中國人春節的回家之路,雖然關(guan) 山迢遞而必至,哪管千山萬(wan) 水而終達。
春節假期已進入尾聲,很多人不得不和父母親(qin) 友告別,踏上返程的歸途。這個(ge) 時候,不少人的行李中裝滿了家鄉(xiang) 的土特產(chan) 。然而空間再大,也裝不下父母那份沉甸甸的愛;分量再重,也比不過爸媽那份真切切的情。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對中國人來說,孝與(yu) 感恩是精神與(yu) 基因的凝萃。我們(men) 每個(ge) 人,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將春節的人文精神與(yu) 文化基因深深複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