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承載國風國韻國潮的虎年文化盛宴
央視虎年春晚熱播以來,受到廣大觀眾(zhong) 的熱議。今年春晚在聚焦建黨(dang) 百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之外,最大的亮點就是點亮傳(chuan) 統文化的智慧之光,通過科技賦能傳(chuan) 統文化,運用“創新+匠心”弘揚傳(chuan) 統文化,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打造出一場虎年文化盛宴,激發廣大群眾(zhong) 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幹勁、氣吞萬(wan) 裏如虎的精神迎接壬寅虎年、續寫(xie) 奮鬥之歌!
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的視聽盛宴
央視春晚深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古代經典IP和現代理念、藝術表現、審美追求相融合,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yu) 一體(ti) ,展現出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以宋畫《千裏江山圖》為(wei) 藍本,編導通過對宋代詩詞、青綠山水的深入理解與(yu) 思考,以“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筆方能匯山河”的心胸與(yu) 氣度進行二次創作與(yu) 轉化,向觀眾(zhong) 呈現出北宋畫家王希孟筆下如詩如幻的山水畫卷和層巒疊嶂的大好河山,將宋代“以詩入畫”的美學精神與(yu) 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追求相融合,呈現出“以舞會(hui) 詩”“舞美合一”之境,幻化出“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之意象。景觀太極《行雲(yun) 流水》是大美太極與(yu) 壯觀建築的碰撞,是柔與(yu) 剛的碰撞,是一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視覺盛宴,既有“高處不勝寒”之境,也有“天地人合一”之感,讓觀眾(zhong) 在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城市文明的融合中,回味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脈。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將浙江省博物館和台北博物館的兩(liang) 幅《富春山居圖》再次合璧團圓,兩(liang) 岸藝術家共同吟詠描繪富春山水的經典詩詞,將觀眾(zhong) 帶入“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的富春山水之中,呈現出人在畫中遊、畫從(cong) 心中流的意境,激發兩(liang) 岸同胞共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共享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心願。
用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央視春晚通過三星堆文化、大象北上等精彩故事,塑造更多為(wei) 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展現出一個(ge) 生動立體(ti) 的中國。
創意舞蹈《金麵》用舞蹈影像的形式,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人麵像和黃金麵具貫通古今,幻化出一段穿越千年的愛情故事,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讓靜態的文化動起來。三星堆文物現場發布儀(yi) 式讓觀眾(zhong) 穿越到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領略青銅藝術的絢爛多彩,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見證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ti) ,激發觀眾(zhong) 認識考古、了解考古、深入考古,從(cong) 考古文化中汲取精神滋養(yang) ,用考古成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音樂(le) 短劇《萬(wan) 象回春》通過“木偶+歌舞表演”的形式,再現2021年“雲(yun) 南大象旅行團”的熱點足跡,把觀眾(zhong) 帶入“山的那邊的那邊”,體(ti) 會(hui) 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愛之真諦。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王世騏研究員介紹,大象在中國出現,有確切記錄已有約1900萬(wan) 年,充分說明大象與(yu) 中華文明、世界文明同向同行,見證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yu) 發展。古有“曹衝(chong) 稱象”典故,今有“大象北上”漫遊,在虎年萬(wan) 象回春、萬(wan) 象更新之際,通過“大千世界、小小足跡”用心用情用功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
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使文藝創作呈現更有內(nei) 涵、更有潛力的新境界
科技與(yu) 藝術的嫁接催生了文藝表達新形式,拓寬了文藝發展新空間。央視春晚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應用激發創意靈感、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表達思想情感,為(wei) 文藝創新實現賦能。
《隻此青綠》融合XR、全息掃描等高科技,加載虛擬鏡麵效果,用舞蹈語言再現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傳(chuan) 世之作。《金麵》通過電影鏡頭將CG設計、光學動作捕捉等技術融於(yu) 一體(ti) ,創造出一場浪漫神秘、回味無窮的視覺盛宴。《行雲(yun) 流水》采用電影工業(ye) 美學理念提升拍攝畫麵質感、強化觀眾(zhong) 視聽體(ti) 驗,節目組精準設計每一個(ge) 分鏡頭,采用能夠在4K畫質上達到1000幀升格的翻騰效果來展現太極的一招一式,確保觀眾(zhong) 多維度感受太極的魅力和活力。《憶江南》通過技術手段將元代黃公望的傳(chuan) 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分拆成250多個(ge) 水墨元素,在保留原作古意的同時融入了虛擬現實、CG等技術,形成一幅三維動態畫麵,同時將唐代吳融、宋代陸遊和蘇軾、元代周巽等詩人與(yu) 行者、樵夫、漁夫、讀書(shu) 人通過舞者的視角穿梭曆史、跨越時空,如夢如幻般將《富春山居圖》中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來,共同譜寫(xie) 出一幅完整的“富春山居”畫卷。
(作者:張利國,係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研究處副處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