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冰雪之約見證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元素契合交融

發布時間:2022-02-07 14:58:00來源: 法治日報

  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hui) 上表示,冬奧會(hui) 開幕正值中國農(nong) 曆春節,相信這場冰雪之約將再次見證奧林匹克精神與(yu) 中國元素的契合交融。

  《法治日報》記者在北京走訪時注意到,無論是冬奧場館“冰絲(si) 帶”“雪飛天”,還是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抑或北京冬奧公園裏的體(ti) 育圖標“小紅人”,隨處可見中國傳(chuan) 統元素。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北京是“雙奧之城”,如何讓世界各國運動員感受到在中國舉(ju) 辦冬奧會(hui) 的獨特,獨一無二的中國元素必不可少,我們(men) 通過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展示中國元素,既是中國文化內(nei) 涵的自信表達,也是與(yu) 奧林匹克精神的交融體(ti) 現。

  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

  1月31日,農(nong) 曆辛醜(chou) 年除夕,北京刮起四五級大風,將天空吹得湛藍。當日上午,記者趕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西北角,這裏坐落著國家速滑館,北京冬奧會(hui) 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又被稱為(wei) “冰絲(si) 帶”。

  國家速滑館大門外,有民警和工作人員執勤,出於(yu) 疫情防控需要,記者不能近距離接觸冬奧場館。站在馬路邊可以看到,其外部由22條晶瑩的“絲(si) 帶”狀曲麵玻璃幕牆環繞。

  資料顯示,國家速滑館擁有亞(ya) 洲最大的全冰麵設計,冰麵麵積達1.2萬(wan) 平方米,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冰絲(si) 帶”是速度滑冰比賽場地,運動員在高速冰道滑行時,滑出的軌跡如同絲(si) 帶。

  隨後,記者趕赴位於(yu) 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首鋼園,首鋼滑雪大跳台位於(yu) 首鋼園的西南角。

  作為(wei) 首鋼滑雪大跳台總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說,滑雪大跳台運動從(cong) 助滑到起跳、翻滾、落地,這些動作背後動感的曲線用什麽(me) 樣的中國文化元素符號來表現?這項運動的英文名字叫Big Air,最大限度地往空中騰躍,而中國的飛天也是在空中騰躍的。東(dong) 方的繪畫通過衣物的軌跡表達動感的人體(ti) 經過的痕跡,因此敦煌飛天的飄帶就是表達這項運動動感曲線最好的載體(ti) 。

  除此之外,冬奧場館還有“雪飛燕”“雪遊龍”“雪如意”等,都是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形象元素中萃取而來。

  中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宜夏曾擔任北京夏季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規劃設計副總設計師,也是北京市2022年冬奧會(hui) 工程建設領域專(zhuan) 家。她告訴記者,北京在舉(ju) 辦夏季奧運會(hui) 時,諸多設計理念都在體(ti) 現中國文化。比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選址就是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創意就是“通往自然的軸線”,中國園林設計的理念深深融入其中。

  在吳宜夏看來,冬奧場館是現代建築科技與(yu) 中國元素的結合,是非常好的創意,當各國運動員身處其中,他們(men) 肯定會(hui) 對新奇的中國元素感興(xing) 趣,我們(men) 在向他們(men) 介紹中國元素時,就把“如意”“飛天”等中國故事帶給了全世界。

  滿足群眾(zhong) 運動需要

  首鋼園西邊挨著永定河,已經建設成為(wei) 北京冬奧公園。

  記者掃健康寶進入北京冬奧公園蓮石湖片區,入眼處既是刻在一整塊石頭上的“北京冬奧公園”6個(ge) 金色大字,旁邊立著一尊冬奧火炬雕塑,火炬造型自下而上從(cong) 祥雲(yun) 紋樣過渡到雪花圖案。

  外圍每隔幾米就立著一個(ge) 紅色的體(ti) 育圖標,以篆刻藝術為(wei) 主要呈現形式,體(ti) 現出運動輕鬆、跳躍的感覺。

  此時,正有一位中年女士拿著手機對著體(ti) 育圖標進行拍攝。

  公園的燈柱上則掛著宣傳(chuan) 語:“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奧公園概念規劃正是由吳宜夏帶領團隊完成的。這裏地處北京三大文化帶之一,即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吳宜夏帶領團隊一直在石景山區提供規劃設計服務。

  作為(wei) 北京市2022年冬奧會(hui) 工程建設領域專(zhuan) 家,吳宜夏帶領團隊經過調研,提出把過去城市廢棄的工業(ye) 用地、廠房設施等重新改造加以利用,恢複城市綠化生態,打造成一個(ge) 全新的城市馬拉鬆大本營,成為(wei) 北京冬奧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並認可,在北京冬奧公園實施建設階段得到了成功落地。

  吳宜夏介紹說,已經建成的北京冬奧公園是奧運文化和中國元素交融的一個(ge) 典型案例,其中有首鋼的工業(ye) 文化遺產(chan) ,有北京的母親(qin) 河永定河文化,有西山古道文化等,它們(men) 共同融進公園之中,承載著人們(men) 對運動的需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契合了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即每一個(ge) 人都應享有從(cong) 事體(ti) 育運動的機會(hui) 。

  文化表達更加自信

  2021年10月,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hui) 獎牌的造型。獎牌由圓環加圓心構成牌體(ti) ,形象來源於(yu) 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共設五環。五環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nei) 涵,也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將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奧榮光。

  獎牌正麵中心刻有奧林匹克五環標誌,周圍刻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英文全稱字樣。圓環做打窪處理,取意傳(chuan) 統弦紋玉璧,上麵淺刻裝飾紋樣,均來自中國傳(chuan) 統紋樣。其中冰雪紋表現了冬奧會(hui) 的特征,祥雲(yun) 紋傳(chuan) 達了吉祥的寓意。

  獎牌背麵圓環上刻有24個(ge) 點及運動弧線,取意古代天文圖,象征著浩瀚無垠的星空、人與(yu) 自然的和諧,也象征著第24屆冬奧會(hui) 上運動員如群星璀璨,揮寫(xie) 精彩篇章。

  “在中國古代,玉璧用途之一是用來祈福的,同心圓玉璧還象征我們(men) 與(yu) 天地溝通的情懷,祈求人類的和平和團結。”吳宜夏說。

  在北京街頭,還隨處可見北京冬奧的會(hui) 徽“冬夢”,以漢字“冬”為(wei) 靈感來源,運用了中國書(shu) 法的藝術形態。還有吉祥物“冰墩墩”,以國寶熊貓為(wei) 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吉祥物“雪容融”,以我國燈籠為(wei) 原型進行設計創作。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北京冬奧會(hui) 采用很多中國文化元素,有助於(yu) 國際社會(hui) 利用這個(ge) 平台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陳少峰舉(ju) 例說,玉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冰雪與(yu) 玉又具有一體(ti) 化趨向,兩(liang) 者的結合很有創意。此外,這些中國元素和冬奧會(hui) 的各個(ge) 環節有機契合,對全世界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體(ti) 驗方式。

  “無論是獎牌,還是建築,都體(ti) 現了北京冬奧中的文化表達更加包容、更加多元,也更加自信,體(ti) 現了大國氣象和悠久的曆史文化。”吳宜夏說,此外,中國文化很獨特也很有現代感,特別是借助現代設計能力,具有了代代傳(chuan) 承的能力,這也是北京冬奧向世界傳(chuan) 遞的信息。

  記者 陳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