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李自健:為了藝術的初心,我願付出一切
中新網長沙2月7日電題:畫家李自健:為(wei) 了藝術的初心,我願付出一切
記者 白祖偕 鄧霞
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素描、書(shu) 法、多媒材、裝置、少兒(er) 作品……600多件形式各異的藝術館藏佳作正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出,為(wei) 公眾(zhong) 奉上新春時節的藝術盛宴。
“這是館裏近幾年收藏作品的集中陳列,是我們(men) 非常重要的一個(ge) 展覽。”美術館館長李自健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館藏之路”剛剛起步,任重道遠,可喜的是,我們(men) 已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
“此館獻給深愛的故鄉(xiang) 和人民”
1954年出生的李自健是湖南邵陽人,1982年畢業(ye) 於(yu)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1988年旅居美國洛杉磯,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創作出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nei) 的上百幅充溢人性大愛的油畫作品。
在其畫筆下,每個(ge) 人物、每個(ge) 場景都在述說著“人性與(yu) 愛”的中國故事。“很多作品都是我在美國完成的,但這些素材都來自中國,其中很多來自我的家鄉(xiang) 。”李自健說,在逐漸摸索的創作中,他在藝術上找回了自我、有了目標。目標就是要用現實主義(yi) 的藝術手法表現人類的“普遍價(jia) 值”,用自己的畫作向世界展示一個(ge) 真實的、讓人感動的中國。
20世紀90年代初,在妻子的支持協助下,李自健將其曆年創作的油畫代表性作品集結在一起,以“人性與(yu) 愛”為(wei) 主題開啟了全球巡展。作品深刻感人的主題、樸質精湛的藝術語言,深深觸動了中西方觀眾(zhong) ,引起廣泛共鳴。
“我們(men) 到全球三十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進行巡展,長達二十年的巡展旅程環繞地球三圈半。一路走來,我們(men) 越來越感覺到祖國的強大,也越來越為(wei) 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這種愛國思鄉(xiang) 的情懷,讓李自健、丹慧夫婦迫切地想要為(wei) 國家做一些事情。醞釀良久,他們(men) 決(jue) 定在家鄉(xiang) 湖南建一座公益美術館,來提升人們(men) 對美的認知,傳(chuan) 播善美與(yu) 大愛的藝術價(jia) 值。
2016年9月29日,位於(yu) 湘江之濱的李自健美術館舉(ju) 行開館典禮。這座由李自健夫婦傾(qing) 其所能,投資逾億(yi) 元的現代化公益美術館,承諾對社會(hui) 大眾(zhong) 永久免費開放。其建築麵積達2.5萬(wan) 平方米,2017年被英國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wei) “全球最大的藝術家個(ge) 人美術館”。
與(yu) 美術館相連的“淨心島”上有塊石碑,上麵刻有李自健寫(xie) 下的一句話:“此館獻給深愛的故鄉(xiang) 和人民”。2017年11月,李自健夫婦將美術館附義(yi) 務贈予湖南湘江新區。李自健說,在家鄉(xiang) 建成一座麵向大眾(zhong) 的公益美術館,這是他的一個(ge) “中國夢”。如今,這個(ge) 夢已經變成了現實。
豐(feng) 厚的藝術館藏是美術館的“靈魂”
眾(zhong) 所周知,豐(feng) 厚的藝術館藏,是美術館的“靈魂”。藝術作品的收藏是美術館賴以存世的基礎。
李自健美術館目前有李自健“人性與(yu) 愛”油畫展和台灣星雲(yun) 大師“一筆字”書(shu) 法作品展兩(liang) 個(ge) 常設展覽,其中展出了李自健曆年創作的300多幅油畫原作和星雲(yun) 大師的100多幅書(shu) 法作品,展品不可謂不豐(feng) 富,但李自健始終有一種危機感。
“這些展品是收藏家們(men) 基於(yu) 信任和感情借給我展出的,但不是美術館的固定藏品。假如收藏家們(men) 將這些作品取回去,那時的美術館,就會(hui) 像沒有演出團隊的劇場一樣,是個(ge) 空架子。”在李自健看來,美術館之所以能成為(wei) 一個(ge) 城市的靈魂,絕不是因為(wei) 其宏偉(wei) 的建築,而是因其展出的、具有高度文化積澱的藝術作品,具有時代性的經典作品,這樣的美術館才能成為(wei) 人們(men) 認識這個(ge) 城市的窗口。
館藏大業(ye) ,從(cong) 零開始,前程漫漫,舉(ju) 步維艱。“最開始我並不知道我能做到什麽(me) 樣,但我知道,李自健美術館既要展示我的作品,也必須得擁有豐(feng) 富且經典的藝術藏品。對於(yu) 我們(men) 這樣一座被認證為(wei) ‘全球最大的藝術家個(ge) 人美術館’,要打造成一座真正的、傳(chuan) 承後世的一流美術館,是不可能沒有館藏作品的。我必須去做,必須要承擔起這個(ge) 使命。”
四年前,李自健美術館迎來了重要轉機——附義(yi) 務贈與(yu) 湖南湘江新區。贈與(yu) 協議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美術館的公益性質不能改變”。被聘為(wei) 美術館終身館長的李自健表示,美術館由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由私轉公,在獲得湘江新區財政撥款的同時也獲得了每年專(zhuan) 項收藏款項的支持。
“雖然收藏經費遠遠不能支持‘館藏’事業(ye) 發展的實際需求,但畢竟有了開始。”李自健說,他們(men) 從(cong) 四年來相繼舉(ju) 辦的各類型藝術作品展覽中,典藏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意大利、俄羅斯、中國台灣等眾(zhong) 多海內(nei) 外優(you) 秀藝術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多位湖湘本土已故國畫大家的遺孀和後人,也為(wei) 美術館提供了畫家生前的一些精品佳作。
李自健說,收藏經費必須用在刀刃上。“如果我們(men) 去收藏齊白石、李可染那些大家的畫作,那一年就隻能收一張、半張,我們(men) 的館藏大業(ye) 就無從(cong) 展開。”於(yu) 是,他將目光與(yu) 能量投向了並無顯赫名望的實力派藝術家和富有發展前景的中青年藝術家,挑選其精品力作加以典藏。“這是雙贏,既能讓美術館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豐(feng) 富館藏,也能讓富有潛力的藝術家們(men) 潛心探索,研創力作。”
目前,李自健美術館按照國際化標準建立的四個(ge) 藏品庫房已經落成,所有館藏作品都能獲得“理想歸宿”。
開啟孩子們(men) 對美與(yu) 藝術的追求
此次館藏作品大展中,有一個(ge) 充滿童趣與(yu) 想象力的展廳,裏麵有眾(zhong) 多稚嫩的兒(er) 童畫、排滿一麵牆壁的罐頭小人像,還有精致的手工作品、栩栩如生的海底模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luan) ,妙不可言。
“去年夏天,我們(men) 舉(ju) 辦了‘首屆湖南少兒(er) 作品雙年展’,反響空前,創下了40餘(yu) 萬(wan) 人次的觀展紀錄。”李自健介紹,少兒(er) 雙年展從(cong) 籌備到展覽前後曆經半年時間,吸引了湖南14個(ge) 地州市上百家學校、近千家校外機構的孩子們(men) 參加。最終展出的3000多件作品從(cong) 全省30000多件作品中遴選出來,涉及平麵、綜合材料、立體(ti) 裝置、影視定格動畫四大板塊。
為(wei) 振興(xing) 少兒(er) 藝術事業(ye) 發展,李自健美術館不僅(jin) 承擔了該展覽全部經費,還將其中的95件佳作收藏入庫。美術館館藏“少兒(er) 畫庫”由此應運而生,專(zhuan) 門服務於(yu) 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的“少兒(er) 美術雙年展”。
“作品收藏對於(yu) 孩子們(men) 是一個(ge) 很好的激勵,哪怕他長大後不做畫家,從(cong) 事其他職業(ye) ,也是好的。”李自健頗為(wei) 自豪地說,這些湖湘少兒(er) 藝術佳作無論拿到全國哪個(ge) 地方去展覽,甚至去國外的美術館去展覽,都一定是撼動人心的。“以後每兩(liang) 年一屆的雙年展,肯定會(hui) 湧現更多更好的作品。”
“少兒(er) 美術作品雙年展”的成功推出和“少兒(er) 畫庫”的建立,實現了李自健人生的第二個(ge) “中國夢”。在其看來,這是一個(ge) 功德無量、能量無限的偉(wei) 大工程,它造福於(yu) 廣大少年兒(er) 童,開啟孩子們(men) 對美與(yu) 藝術的追求,並在李自健美術館裏培育、綻放、成長。
從(cong) 傾(qing) 其所有建設美術館,到毫無保留將美術館捐贈給國家,再到盡其所能培養(yang) 少年藝術人才,為(wei) 後人留下藝術珍品……年近七旬的李自健仍在為(wei) 中國的藝術事業(ye) 忙碌。
“為(wei) 了藝術的初心,我願付出一切。我的初心就是要為(wei) 家鄉(xiang) 湖南的文化藝術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為(wei) 中華民族的文化複興(xing) 用盡自己的力量。”李自健自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藝術家,因其兩(liang) 個(ge) “中國夢”都已照進現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