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毛南鄉親掘進九萬大山

發布時間:2022-02-08 14:3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xing)

  2月7日,正月初七,早上8點,廣西河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九萬(wan) 大山寒氣逼人,貴南高鐵項目經理部五號拌合站卻熱火朝天。36歲的毛南族村民譚曉瓊坐在攪拌機操作台前,熟練地操作攪拌機,生產(chan) 混凝土料。

  “隧道剛剛爆破,要抓緊時間生產(chan) 混凝土料,對爆破麵進行噴錨加固。”譚曉瓊說。距離拌合站400多米外,就是貴南高鐵九萬(wan) 大山四號隧道,譚曉瓊的家就在隧道和拌合站之間的波川村新村屯。

  譚曉瓊告訴記者,以前在外地打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就選擇到拌合站應聘就業(ye) 。經過培訓,她很快掌握攪拌機操作技巧,“一天能生產(chan) 70立方混凝土料”。

  “混凝土料已經攪拌完畢,請把車倒進出料口,現在開始出料。”譚曉瓊通過對講機向水泥罐車司機傳(chuan) 達了信息。接完混凝土料,水泥罐車沿著施工便道向隧道洞口駛去。在被重重石山包圍的毛南山鄉(xiang) ,施工單位改擴建類似的施工便道80多公裏,這也成為(wei) 山裏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

  隧道漆黑,隻有隧道壁上掛著的一排燈泡。雖然嗡嗡作響的風機不停往隧道深處送來新鮮空氣,但裏麵仍混雜著塵土、油氣燃燒後的沉悶氣息。水泥罐車抵達作業(ye) 麵後,借著昏暗燈光,可以看到頭戴黃色安全帽、身著橘黃色反光衣的隧道噴錨工莫海東(dong) 已經做好準備,指揮卸料噴錨。

  “倒車、倒車……”在莫海東(dong) 的引導下,水泥罐車慢慢靠近噴錨機,開始卸料。混凝土料全部卸入噴錨機後,莫海東(dong) 配合操作機器進行噴錨作業(ye) 。長長的噴錨杆靈活得像人的手臂,沿著隧道壁底部一路向頂部噴灑混凝土。

  在現場檢查指導施工作業(ye) 的雲(yun) 桂鐵路廣西公司貴南高鐵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高在新介紹,九萬(wan) 大山四號隧道全長15.5公裏,是貴南高鐵廣西段的最長隧道,80%的洞身被岩溶發育區覆蓋,爆破每推進1米,就要馬上使用混凝土砂石料和鋼筋進行噴錨加固,否則會(hui) 有坍塌危險。

  “噴錨技術要求很高,老鄉(xiang) 們(men) 經過培訓完全能夠勝任。”高在新說,在貴南高鐵建設工地,共聘用毛南山鄉(xiang) 的務工人員935人。

  52歲的莫海東(dong) 是毛南山鄉(xiang) 頂吉村洞頂屯人,此前他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收入低且不穩定。2018年貴南高鐵九萬(wan) 大山四號隧道開工後,他主動找到施工隊,應聘成為(wei) 一名隧道噴錨工,每月收入6000餘(yu) 元,比以前高了一倍。

  貫穿廣西西北部和貴州東(dong) 南部的貴南高鐵,是廣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裏的高速鐵路,預計明年開通運營。“2020年,毛南族整族脫貧了。如今走上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等高鐵開通,我們(men) 的日子一定會(hui) 越過越紅火。”環江縣下南鄉(xiang) 波川村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村委會(hui) 副主任譚美春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03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