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勝利屬於每一個追夢人

發布時間:2022-02-08 14: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自冠軍(jun) 家鄉(xiang) 的聲音】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2月5日晚,中國短道速滑隊在2000米混合團體(ti) 接力A組決(jue) 賽中,奪得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的首枚金牌,與(yu) 在場觀眾(zhong) 一起沸騰的,還有來自冠軍(jun) 家鄉(xiang) 的親(qin) 友們(men) 。

  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不僅(jin) 範可新的父母親(qin) 友,還有來自市體(ti) 育局的幹部職工也來到範可新家裏,一同守在電視機旁,他們(men) 揮動著手中的紅旗,激動地隔空為(wei) 範可新和隊友們(men) 助威。

  決(jue) 賽發令槍一響,範可新的父親(qin) 範士忠、母親(qin) 聶桂玲屏息凝神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任何細節。他們(men) 攥緊拳頭,心情隨著女兒(er) 在賽場上的表現激動不已,直到範可新和隊友滑完比賽,才慢慢放鬆下來。當聽到範可新和隊友們(men) 為(wei) 中國隊奪得首金時,夫妻倆(lia) 相擁而泣。“特別激動,我一直相信姑娘是最棒的,等她回來,做她最愛吃的地三鮮。”範士忠說,“為(wei) 她高興(xing) ,祝願她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也能取得佳績,繼續為(wei) 國爭(zheng) 光!”聶桂玲抹著眼淚說:“姑娘好多年沒在家過年了,她比賽歸來之時,就是我們(men) 一家團圓之日。”

  武大靖衝(chong) 線的一刻,在他的家鄉(xiang)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他的父母激動地從(cong) 座位上站起來鼓掌,與(yu) 親(qin) 友們(men) 共同見證金牌的誕生。比賽當天是“破五”,武大靖的媽媽呂玉香把他的床單換成了新的,還特地給他做了雙份的餃子。看到武大靖賽後接受采訪流淚時,呂玉香也泣不成聲,作為(wei) 母親(qin) ,她了解4年裏兒(er) 子太不容易,她希望兒(er) 子“繼續加油、為(wei) 國爭(zheng) 光”。

  除了父母,武大靖每次回佳木斯最想見的人就是啟蒙教練李軍(jun) ,他還到佳木斯短道速滑隊幫助恩師給他的小師弟、小師妹們(men) 上示範課。“他來的時候10歲左右,體(ti) 質很弱,成績也不算特別突出,但訓練特別刻苦,愛琢磨,以前佳木斯市沒有室內(nei) 冰場,都在室外訓練,零下二三十攝氏度,他從(cong) 淩晨4點一直練到中午。腳被冰鞋磨出血了也不休息,一直堅持。”李軍(jun) 說,武大靖奪金在意料之中,“希望他能拿到兩(liang) 塊金牌,爭(zheng) 取衝(chong) 擊三塊!”

  賽場上,哈爾濱姑娘張雨婷雖然是首次參加冬奧會(hui) ,但麵對突發狀況的沉著應對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賽後,張雨婷通過視頻連線與(yu) 家人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別哭、別哭,好好休息,迎接接下來的比賽!”“閨女,加油,安全第一,注意防護!”“我們(men) 都穿中國紅,為(wei) 你們(men) 開門紅加油鼓勁!”電話接通後家人們(men) 難掩激動的心情,喜極而泣。“姐,我那心一直都在怦怦跳。”妹妹張檬笑著說。受姐姐影響,張檬也愛上了短道速滑,目前正在沈陽體(ti) 育學院競技體(ti) 校學習(xi) 。在她心中,姐姐就是榜樣,希望自己也能像姐姐一樣站在賽場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

  與(yu) 張雨婷一樣,任子威也是哈爾濱人,而且兩(liang) 人的啟蒙教練都是王北銘。“我看準他是一個(ge) 世界冠軍(jun) 的料子,從(cong) 小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er) 。”接受媒體(ti) 采訪時,王北銘對愛徒充滿信心,“我們(men) 雖然是老師和學生,但更像是忘年交。”任子威7歲開始練習(xi) 滑冰,17歲進入國家隊,是中國第一位世青賽全能王。但他的運動之路並不順利,兩(liang) 次嚴(yan) 重的骨折差點讓他提前結束運動生涯。“第二次骨折後,家長堅決(jue) 不讓練了,他也有點灰心。我去家裏鼓勵他,幫他做康複,他恢複得很快,後來重新回到賽場。”王北銘說,兩(liang) 個(ge) 孩子在冬奧會(hui) 上的表現給了他更大的信心,希望為(wei) 中國的短道速滑事業(ye) 培養(yang) 輸送更多後備人才。

  2月5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也向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和中國短道速滑隊發出賀電,向黑龍江籍運動員表示祝賀,誠如賀信中所言:勝利屬於(yu) 每一個(ge) 追夢人,榮耀屬於(yu) 每一個(ge) 奮進者。家鄉(xiang) 人民期待龍江健兒(er) 能再創佳績。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03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