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慶:賞“年畫大餐” 品“文化春節”

發布時間:2022-02-08 14: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們(men) 的中國夢”——文化進萬(wan) 家活動】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這麽(me) 漂亮的年畫,以前電視上才看得到,真沒想到會(hui) 在我們(men) 的房前屋後辦這樣的展覽。”在重慶巫山縣竹賢鄉(xiang) 下莊村,色彩繽紛的年畫吸引了不少下莊和鄰近鄉(xiang) 村的居民前往觀看。春節期間,“賞年畫過大年”新年畫作品相繼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璧山區七塘鎮將軍(jun) 村、酉陽縣車田鄉(xiang) 文化廣場、巫山縣竹賢鄉(xiang) 下莊村等地巡展。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幅精美年畫讓群眾(zhong) 享受到了豐(feng) 富的“年味大餐”。

  新年畫大展分為(wei) “春色滿園”“時代歡歌”“盛世豐(feng) 年”“巴風渝韻”四個(ge) 板塊。這些新年畫地域特色明顯,既有民俗文化的傳(chuan) 承,也有社會(hui) 人文風貌的展現。年畫作者中有專(zhuan) 業(ye) 人士,更多的則是普通市民。創作者深入基層感受身邊的新變化,展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成果。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退休教師、年畫藝術家李龍燕創作的新年畫《鬧春圖》,畫麵中醒目的中國紅裏,有傳(chuan) 統年畫楊柳青特色造型的中國娃娃,中國民間剪紙的窗花,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各種造型元素形成極強的視覺衝(chong) 擊力,深受觀眾(zhong) 喜愛。重慶市梁平區文化館鄭開琴創作的新年畫《秋收》,描繪了豐(feng) 收時節村民們(men) 在地裏收獲玉米的忙碌景象,吸引不少觀眾(zhong) 拍照打卡。

  除了展示新年畫優(you) 秀作品外,展覽還特別增設了銅梁龍舞、大足鯉魚燈等非遺民俗表演。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徐家輝,現場向觀眾(zhong) 展示傳(chuan) 統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他將創作的一張張印著老虎、紅包、福字的年畫,贈送給觀眾(zhong) ,為(wei) 新春佳節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本來計劃買(mai) 一幅年畫回家,沒想到展覽現場還有免費年畫作品,這一趟來值了。”市民陳大爺拿到徐家輝製作的年畫作品開心得合不攏嘴。

  從(cong) 濱江路到村落廣場,不少居民近距離觀賞到全國各地的新年畫,直觀地感受畫作背後的美好寓意,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紅紅火火過大年、歡歡喜喜慶新春。在觀眾(zhong) 享受年畫大餐的同時,創作者還現場教孩子們(men) 賞年畫、製作年畫,讓他們(men) 了解木版年畫的創作過程。賞年畫、畫年畫、領年畫、觀非遺的有效互動,讓“文化年味”越來越濃。

  隨著“賞年畫過大年”活動的開展,一係列文化活動也在重慶遍地開花。重慶市大足區畫家陳鵬程,春節期間精心裝裱了自己曆時5年創作的50米國畫長卷《寶頂石窟畫卷》。他將複展這幅以大足石刻為(wei) 題材的精美畫卷,讓更多人了解這一世界文化遺產(chan) 。在重慶市璧山區七塘鎮將軍(jun) 村蓮花穴藝術村落,來自12個(ge) 區縣的村民帶著家鄉(xiang) 的土特產(chan) 和自編自演的節目,開展全市鄉(xiang) 村“村晚”大聯歡活動,營造出極具巴渝風情的濃濃年味兒(er) ,展現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麵貌新成果。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