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捐贈古董鋼琴 傳播樂器文明史
中新網福州2月10日電 (記者 劉可耕)“大家看,這架百年古董鋼琴上有擺放一對燭台,樂(le) 譜放置燭台下方,演奏者正好看著譜子演奏鋼琴曲......”10日,福建省宜天樂(le) 器博物館館長陳恭正向媒體(ti) 記者娓娓道來,介紹所捐贈百年德國名牌亞(ya) 力山大·賀夫曼古董鋼琴的細部結構特征。
當天,福建省宜天樂(le) 器博物館向福州市上下杭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捐贈百年德國名牌亞(ya) 力山大·賀夫曼古董鋼琴儀(yi) 式在福州上下杭曆史文化街區舉(ju) 行。
陳恭稱,該台所捐贈鋼琴為(wei) 百年德國名牌亞(ya) 力山大·賀夫曼古董鋼琴,由自己於(yu) 20多年前自海外收藏運輸回國進行修繕,擁有完整的象牙白鍵和烏(wu) 木黑鍵,造型古典。“今後,這台古董鋼琴將在上下杭采峰別墅展出,訴說著上下杭‘百年商埠’的傳(chuan) 說。”
福州上下杭采峰別墅是馬來西亞(ya) 愛國僑(qiao) 領楊鴻斌的故居,建於(yu) 1920年,占地麵積20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采峰別墅整體(ti) 建築和內(nei) 部陳設物,均有很高的文物價(jia) 值,是福州目前保存最為(wei) 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築之一,是福州近代別墅建築的優(you) 秀代表。楊鴻斌的幼子楊振星曾在福州任教,居住期間常邀學生友人聚會(hui) ,別墅內(nei) 時常傳(chuan) 出陣陣悠揚的琴聲。
現年77歲的陳恭,是福建省著名樂(le) 器工程師、音律師,創辦了福建省宜天樂(le) 器博物館。陳恭告訴記者,福州上下杭未動遷前,他曾是上下杭文藝愛好者們(men) 家中的常客,多時上下杭街區有20多台鋼琴,修琴調律教學不亦樂(le) 乎。
在陳恭看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chan) 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中國的樂(le) 器文明史,國人卻知之甚少。“早在7000年前,中國先人就發明了世界最古老的樂(le) 器——骨笛、塤、缶;世界上最大的樂(le) 隊是唐代的宮廷樂(le) 隊;世界上第一張樂(le) 譜為(wei) 古琴琴譜《碣石篇幽蘭(lan) 》,是中國人寫(xie) 出來的;當今音樂(le) 演奏普遍使用的十二平均律,也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此次捐贈是繼2018年向鼓嶺加德納展示館捐贈一台百年鋼琴後的第二次,希望藉此助力福州重振曾經作為(wei) 音樂(le) 重地的輝煌,進而將樂(le) 器製造、曆史和文化方麵的知識傳(chuan) 播出去。”陳恭說。
上下杭曆史文化街區位於(yu) 福州市台江區,占地麵積約為(wei) 31.73公頃,是福州城市曆史中軸線和“三山兩(liang) 塔一條街”曆史風貌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底蘊。曆史上,這裏商貿繁榮,曾成為(wei) 各地商幫的集中地。
據《福州雙杭誌》中記載,在各個(ge) 時期,各地時尚的民間文藝活動也通過傳(chuan) 播交流而傳(chuan) 入上下杭,主要項目有安南伬、十番、高腳戲、落地行舟、腰鼓等,其中最能體(ti) 現上下杭地方特色的就是安南伬和十番音樂(l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