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作者:張雷聲(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是科學完備、邏輯嚴(yan) 密的理論體(ti) 係。深化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學理化研究,需要深入把握這一重大思想的標識性範疇和內(nei) 在邏輯。
深入研究把握標識性範疇
範疇是思想的聚合點,是一門科學的基本元素。標識性範疇是把握一門科學的思想脈絡和核心觀點的“路標”。標識性範疇的意義(yi) 主要在於(yu) :第一,它是一門科學的思想見解、理論內(nei) 涵、邏輯體(ti) 係的樞紐,並使理論內(nei) 容具有高度概括性、穩定性、開放性。第二,它是思想體(ti) 係中的核心概念,既引領思想邏輯的展開,也反映思想體(ti) 係的繼承性、創新性。恩格斯指出:“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馬克思正是通過“術語的革命”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所提煉和形成的反映新見解和新理論的標識性範疇,正是一場“術語的革命”。
直接體(ti) 現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理論特色、理論創新、理論創造的標識性範疇,大體(ti) 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是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發展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煉出的具有原創性貢獻的範疇,如新常態、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等;一類是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發展實踐,對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中已有範疇進行內(nei) 涵上豐(feng) 富、外延上拓展、具有創新性貢獻的範疇,如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混合所有製經濟、分配結構、脫貧攻堅、共同富裕、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等。深化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學理化研究,就要深入研究這些範疇的時代背景、科學內(nei) 涵、理論意義(yi) 和實踐指導作用。
比如,在具有原創性貢獻的範疇中,新常態是在對我國經濟發展處於(yu) 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進行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使我們(men) 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新變化的認識和把握更加深入準確,使經濟工作更加符合客觀規律要求;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指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yu) 我國比較優(you) 勢變化提出來的,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要求提出來的,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明確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題,明確了在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礎和必然路徑。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具有原創性貢獻的範疇,也都有著豐(feng) 富的理論內(nei) 涵、重大的理論創新意義(yi) 和實踐指導意義(yi) 。
又如,在具有創新性貢獻的範疇中,黨(dang) 的十五大把“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wei) 我國的基本經濟製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範疇的內(nei) 涵作出了切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發展實踐的拓展。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決(jue) 定著我國基本經濟製度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有利於(yu) 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的分配製度;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既具有市場經濟的長處,又具有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將這三項製度共同作為(wei) 基本經濟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理論體(ti) 係中,標識性範疇是理論創新、理論創造的集中體(ti) 現,起著引領邏輯推進、邏輯發展的作用,凸顯這一重大思想對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標注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的新高度。
深入研究把握內(nei) 容體(ti) 係和內(nei) 在邏輯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理論體(ti) 係由經濟理念、經濟製度、經濟發展、經濟戰略等方麵內(nei) 容構成,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拓展和創新,反映了生產(chan) 力與(yu) 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辯證關(guan) 係和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內(nei) 在要求,從(cong) 經濟視角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等重大時代課題。
經濟理念方麵的內(nei) 容體(ti) 現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和價(jia) 值導向,指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建設的正確方向。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別的什麽(me) 主義(yi) ”這條基本原則,強調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綜合國力,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任務;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重要使命;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全麵提高黨(dang) 領導經濟工作水平,是堅持民主集中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men) 政治製度的優(you) 勢。這些重大理論觀點,堅持和發展了我們(men) 黨(dang) 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理論,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認識。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ti) 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的主要內(nei) 容,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使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闡明了我們(men) 黨(dang) 關(guan) 於(yu) 發展的政治立場、價(jia) 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有力指導了我國新的發展實踐。
經濟製度方麵的內(nei) 容確保我國經濟製度的社會(hui) 主義(yi) 屬性,使經濟發展具有堅實製度保障。比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關(guan) 於(yu) 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製結構分析中,提出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支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重大理論觀點;在關(guan) 於(yu) 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分析中,提出建設體(ti) 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ti) 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使全體(ti) 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等重大理論觀點;在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分析中,提出要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等重大理論觀點。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在經濟製度方麵的一係列原創性思想和重大理論觀點,鞏固和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經濟基礎,確保經濟製度的社會(hui) 主義(yi) 屬性,為(wei) 新時代我國構建更加有效管用、邏輯貫通、銜接匹配的經濟製度體(ti) 係提供了根本遵循。
經濟發展方麵的內(nei) 容科學回答了關(guan) 於(yu) 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一係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鮮明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強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地提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基於(yu)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提出了關(guan) 於(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戰略目標和重要舉(ju) 措;基於(yu)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作出“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論斷,提出了關(guan) 於(yu)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基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實踐,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大思想;等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在經濟發展方麵的一係列原創性思想和重大理論觀點,係統回答了經濟形勢怎麽(me) 看、經濟工作怎麽(me) 幹、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現代化怎麽(me) 建的問題,為(wei) 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經濟戰略方麵的內(nei) 容明確了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戰略抓手。比如,著眼於(yu) 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製造強國戰略、知識產(chan) 權強國戰略、自由貿易區戰略等。著眼於(yu) 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著眼於(yu) 促進城鄉(xiang) 協調發展,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和深入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著眼於(yu) 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出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著眼於(yu) 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深入實施糧食安全戰略、能源資源安全戰略、金融安全戰略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關(guan) 於(yu) 經濟戰略方麵的內(nei) 容,明確了各項經濟工作的戰略抓手,明確了貫徹落實重大思想的實踐路徑,使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形成了從(cong) 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從(cong) 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再到運用規律的完整邏輯鏈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