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情人節”竟是?不是你想的那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東(dong) 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節是一個(ge) 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人們(men) 賞花燈、猜燈謎,十分熱鬧。
有說法稱,元宵節還是中國古代版的“情人節”。元宵節的熱鬧,給了深閨女子晚上出遊的機會(hui) 。她們(men) 可以到街市觀賞花燈,盡興(xing) 遊玩,別人也不會(hui) 多加苛責。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安德明則表示,在古代,元宵節曾有類似“狂歡節”的功能,可能給年輕男女提供了相會(hui) 的機會(hui) ,某些方誌中也有過“奔者不禁”之類的記載。但從(cong) 主要習(xi) 俗上講,它與(yu) “情人節”關(guan) 係不大。
其實,除了元宵節外,也有觀點認為(wei) ,七夕節或上巳節是古代的情人節。
安德明分析,關(guan) 於(yu) 七夕節,就民俗活動而言,過去也基本上沒有“情人節”的意涵,更沒有這樣明確的叫法,“它又叫做乞巧節、女兒(er) 節等等,女孩們(men) 在這天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
“不過,在七夕的相關(guan) 傳(chuan) 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廣為(wei) 流傳(chuan) 。這個(ge) 動人的愛情故事,為(wei) 人們(men) 今天把七夕說成是古代情人節,提供了重要基礎,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他說。
另外,還有人提到,上巳節可以算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男女可以在此時相會(hui) ,表達愛慕之情。
對此,曾有學者指出,總的來說,古代上巳節應該是一個(ge) 人們(men) 到水邊祓禊、辟邪的日子,希望洗掉一年的晦氣,擁有潔淨的新一年。從(cong) 這點來看,它不能簡單認定為(wei) 古代“情人節”。
“春天來臨(lin) ,大家結伴去水邊沐浴,有祈福之意。此後又增加了郊外遊春等習(xi) 俗,也許會(hui) 給人們(men) 提供見麵機會(hui) ,但這不是節日主要的功能。說上巳節是情人節有些牽強。”安德明表示。
針對有關(guan) 哪一天是中國古代情人節的討論,安德明認為(wei) ,從(cong) 民俗學角度來看,很多傳(chuan) 統節日的功能或內(nei) 涵在不斷豐(feng) 富發展。隨著時代變化,人們(men) 發現一個(ge) 特定節日的某些功能可以被發掘和拓展,或者說,某些功能在當下得到了公眾(zhong) 認可,對這種文化創造現象,也不妨給它一些更寬容的空間。
“民俗學中有一組重要概念,就是‘傳(chuan) 承’和‘變異’。比如某個(ge) 節日,它的文化內(nei) 核在形成後相對穩定,會(hui) 被持續地傳(chuan) 承下去。但在具體(ti) 習(xi) 俗的表現形式和功能上,可能會(hui) 隨著人們(men) 需要的改變,不斷發展、調適,得到再創造。這就是文化的活力所在。”安德明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