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奏響“冰與火之歌”——北京冬奧會賽事外觀察

發布時間:2022-02-15 16:40:00來源: 新華網

 

  題:奏響“冰與(yu) 火之歌”——北京冬奧會(hui) 賽事外觀察

  新華社記者

  當來自奧林匹亞(ya) 的火種再次跨越萬(wan) 水千山,奏響冰與(yu) 雪的協奏曲,時隔14年,從(cong) “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到“一起向未來”……科技新火,文明之光,冰雪舞動,更生動地詮釋並呈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新內(nei) 涵。

  奧運夢交織中國夢。冬奧會(hui) 不僅(jin) 是一場競技賽事,它早已超出運動本身。一項項“黑科技”、一個(ge) 個(ge) 創新點,以數字科技與(yu) 美學創新交相呼應的“冰雪之約”帶給世界“春的訊息”。

  華麗(li) 蛻變:“黑科技”驚豔世界

  數不清的“驚鴻一瞥”和“奧運曆史首次”背後,是燃料動能、人工智能、5G、雲(yun) 計算、邊緣計算、屏幕顯示、動作捕捉、VR/AR、裸眼3D等數十種創新數字科技作為(wei) 支撐的中國科技創新力量。

  冰雪之約,也是科技之約。

  2月4日,一場令世界驚豔的開幕式點燃了人們(men) 的激情和夢想。當兩(liang) 名火炬手擎著火炬跑向“鳥巢”中央,全場寂靜。火炬被輕輕插入基座,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於(yu) 世人麵前。“雪花”托舉(ju) 著盛開的火焰升空飄舞,開幕式氣氛瞬間達到高潮。

  這是奧運史上首次以低碳綠色環保為(wei) 核心原則設計的微火火炬。“主火炬最大的創新之處是微火設計、視頻顯示以及由複雜的姿態控製係統構成鳥巢上空的完整結構,這在奧運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北京冬奧會(hui) 主火炬技術負責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事業(ye) 部總工程師劉悅說。

  以綠色能源氫氣作為(wei) 燃料的微火設計,能實現氫氣消耗量每小時小於(yu) 2立方米。類似的創新不勝枚舉(ju) 。科技冬奧作為(wei) 本屆冬奧會(hui) 的亮點,為(wei)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提供“硬核”支撐。

  隨著賽事推進,冬奧場館也迎來“高光時刻”。冰壺賽場激戰正酣,在奧運健兒(er) 腳下,另一項奇跡悄然誕生——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魔幻般地化身“冰立方”,其中的水冰轉換技術應用堪稱神奇。

  “‘水冰轉換’是這座雙奧場館的最大亮點。”國家遊泳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他們(men) 應用裝配式快速拆裝和調平動態監測技術,20天內(nei) 即完成“由水到冰”的場地轉換,實現冰麵毫米級高精度測量。據悉,這是世界首個(ge) 可快速拆裝的水冰轉換場地和智能化奧運場館。

  從(cong) 籌備到舉(ju) 辦,科技成果創造的諸多首次,不僅(jin) 讓國外運動員和媒體(ti) 人士驚歎,更讓創新的紅利惠及場外觀眾(zhong) 。

  “像《黑客帝國》中‘子彈時間’一樣的電影級特效來了!”在海外社交媒體(ti) 網站上,博主“歪果看中國”欣喜的分享得到眾(zhong) 多網友點讚:任意視角切換、自由縮放、隨時暫停、定格旋轉、慢動作環繞……手持5G手機,點開應用程序,手指觸動屏幕的瞬間,即可實現任意視角的自由觀賽。

  北京國際雲(yun) 轉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張鵬洲介紹,自由視角技術以4K多軌廣播級影像同步采集編碼和畫麵合成技術為(wei) 核心,可圍繞不同中心點進行拍攝,呈現出物體(ti) 360度環繞視角的立體(ti) 感效果,“因此,場外觀眾(zhong) 可突破傳(chuan) 統固定視角限製,在家也能‘身臨(lin) 其境’地為(wei) 冬奧健兒(er) 加油”。

  不僅(jin) 如此,全流程智能化的數字人手語生成服務,方便聽障人士收看賽事報道;8K畫麵結合5.1聲道環繞立體(ti) 聲,讓“雲(yun) ”觀賽的觀眾(zhong) 獲得更沉浸的感官體(ti) 驗。

  從(cong) 冰雪場館到賽事轉播,從(cong) 交通出行到疫情防控,一個(ge) 個(ge) 中國元素、一項項科技成果通過冬奧會(hui) 的窗口,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設計、中國創造背後的中國科技力量。

  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由衷讚歎:北京冬奧會(hui) 以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水平,讓更多人感受到奧運文化的精彩。

  這不僅(jin) 是中國科技儲(chu) 備的一個(ge) 縮影,更帶給人們(men) 對於(yu) “後冬奧時代”的無限暢想。“數字媒體(ti) 、智能通信、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虛擬現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節能技術……這些科技成果通過冬奧會(hui) 的研發、應用、推廣,未來將惠及每一位普通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說。

  “一墩難求”:文創產(chan) 業(ye) 駛入快車道

  “這兩(liang) 天也有朋友問我,去哪裏可以買(mai) 到‘冰墩墩’。我想這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體(ti) 現了廣大民眾(zhong) 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關(guan) 注,是‘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成果在特許商品方麵的體(ti) 現。”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趙衛東(dong) 說。

  在位於(yu) 北京王府井的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外,為(wei) 買(mai) 到“冰墩墩”,不少市民清晨6點就過來排隊。北京工美集團市場部部長、冬奧項目部副總經理李穎介紹,開幕式舉(ju) 辦之前幾天,平均排隊時長在一小時左右,最近幾天隊伍更長,冬奧的熱度不斷升溫,人們(men) 的熱情也與(yu) 日俱增。

  “冰墩墩”的火熱,正是新時代中國故事的一個(ge) 動人篇章。

  了解“冰墩墩”,走進友好熱情的中國。在國民關(guan) 注之外,許多外國運動員與(yu) 工作人員也對這隻憨態可掬的胖熊貓“一見傾(qing) 心”。在北京冬奧會(hui) 主新聞中心,來自海內(nei) 外的媒體(ti) 人士在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門前排起長隊。一位來自新西蘭(lan) 的媒體(ti) 人士對記者說,帶回一個(ge) “冰墩墩”是對北京冬奧會(hui) 最好的紀念。

  北京冬奧組委方麵表示,目前已開發推出16個(ge) 大類、超5000款冬奧特許商品,涵蓋毛絨玩具、徽章、鑰匙扣、水晶球等。為(wei) 緩解供不應求局麵,工廠已加緊複工,推進生產(chan) 以提高供應效率。品類繁多的特許商品將至少銷售至6月底,覆蓋19個(ge) 省區市190餘(yu) 間特許商品零售店。

  眼下,爭(zheng) 相搶購的冬奧“頂流”,正突破特許商品的範疇,拉動中國文創產(chan) 業(ye) 駛入快車道。

  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說,受冬奧熱情的感染,大家都希望擁有一隻可愛的“冰墩墩”,把冬奧會(hui) 的文化帶回家。“這啟示我們(men) ,在進行文創開發時,把它當作傳(chuan) 播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認真對待。5G時代,文創產(chan) 品也要立體(ti) 起來,豐(feng) 富起來。”

  “冰墩墩”的頂流現象,正是新時代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一次厚積薄發。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達119064億(yi) 元,同比增長16%。第三方數據顯示,文創相關(guan) 注冊(ce) 企業(ye) 數量從(cong) 2010年的2072家升至2021年的194819家,增長近百倍。

  “以‘冰墩墩’為(wei) 代表的冬奧商品爆火,讓我們(men) 對更多更好的文化創意作品充滿期待,將有更多中國文創傳(chuan) 遞愛和美。”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專(zhuan) 家陳少峰說,“冰墩墩”也代表著期待人類一起攜手邁向美好未來的中國誠意。

  冰雪“奇緣”:點燃大江南北冰雪產(chan) 業(ye)

  賽場奧運健兒(er) 激戰正酣,場外大眾(zhong) 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也幾近“沸點”,拉動了冰雪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

  從(cong) 東(dong) 北到海南,從(cong) 上海黃浦江畔到新疆阿勒泰,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冰場雪場,“冷冰雪”成為(wei) “熱運動”,我國冰雪運動踏上了新起點。

  在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何家溝滑雪場,人頭攢動,很多家長帶孩子來體(ti) 驗冰雪樂(le) 趣。今年34歲的任舉(ju) 帶著妻子和女兒(er) 一起,第一次踏上滑雪板,認真模仿著教練的一招一式。跌倒、爬起、從(cong) 踉踉蹌蹌到逐漸自如,一家人臉上掛滿笑容。“北京冬奧會(hui) 來了,我們(men) 也受到冬奧熱情的感染,想好好學習(xi) 一下這項運動。”任舉(ju) 說。

  何家溝滑雪場營銷經理潘續東(dong) 說,春節期間,來滑雪場的遊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9%。“北京冬奧會(hui) 點燃了普通百姓的冰雪熱情,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我們(men) 雪場,他們(men) 不僅(jin) 要體(ti) 驗冰雪,還要學會(hui) 滑雪。”

  北京市體(ti) 育局副局長孟強華介紹,1月以來,北京發放冰雪體(ti) 驗券超過4.65萬(wan) 張,鼓勵市民積極參與(yu) 冰雪消費。春節期間,北京的冰雪場所開放營業(ye) 54家,接待人次74萬(wan) ,這些數字遠超往年。

  在遼寧沈陽東(dong) 北亞(ya) 、遼陽弓長嶺等滑雪場,滑雪冬令營檔期早已排滿;朝陽廟子溝、營口何家溝等滑雪場的滑雪研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盡管多地雪場早有準備,但在高峰時段,由於(yu) 遊客眾(zhong) 多,還是出現了“一板難求”“教練難求”的局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國冰雪運動參與(yu) 人數達3.46億(yi) ,“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然實現。

  北京冬奧會(hui) 給冰雪產(chan) 業(ye)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前進力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春節期間,國內(nei) 消費市場運行平穩,冰雪消費成最大亮點。在“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期間,冬奧商品和冰雪裝備銷售旺盛,冬奧特許紀念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1.2倍,滑雪裝備和滑雪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2.9%和61.2%。

  席卷全國的冰雪運動熱潮,還帶動了冰雪旅遊、交通、餐飲、住宿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攜程、美團等平台消費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以來,全國滑雪場門票預訂量較去年增長86%。相較於(yu) 此前的“打卡型”消費,如今消費者的停留時間更長,參與(yu) 度更高,對冰雪運動裝備和場地的專(zhuan) 業(ye) 度、體(ti) 驗感也有了更高要求。

  從(cong) “一季火”走向“四季熱”,神州大地,熱“雪”沸騰。

  “始於(yu) 冬奧,但不止於(yu) 冬奧,中國冰雪消費的熱潮已經點燃。”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冬奧會(hui) 不僅(jin) 是半個(ge) 月的賽事,更將帶動冰雪消費的擴容與(yu) 升級,借助北京冬奧會(hui) 帶來的發展機遇,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正蓄勢騰飛,為(wei) 建設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輸入源源動力。(記者:烏(wu) 夢達、孫仁斌、張漫子、汪湧、趙旭、王瑩、張逸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