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元宵節裏的“洋麵孔”:在學做燈籠中感受“團圓”

發布時間:2022-02-16 10: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2月15日電 題:元宵節裏的“洋麵孔”:在學做燈籠中感受“團圓”

  作者 張煜歡 魏嫣然 崔倩嫻

  裁剪、對折、拚接、固定……2月15日元宵節,來自美國、埃及、格魯吉亞(ya) 等國的外籍人士來到浙江杭州的一家傳(chuan) 統工藝工作站,參與(yu) 手工製作燈籠,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魅力。

  來自埃及的Mansuor就讀於(yu)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對第一次體(ti) 驗製作燈籠的他來說,這番動手體(ti) 驗“比想象中更有趣”。他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開紅色卡紙,折成立體(ti) 版的流蘇,再用銀色的小鐵環將其固定在燈架周圍,一個(ge) 簡易版的紅燈籠初顯雛形。

  “在今天之前,我還不知道元宵節是一個(ge) 代表‘團圓’的特殊日子。知道了以後,我馬上聯係了幾位同在杭州的朋友,約他們(men) 見麵吃飯,感受‘團圓’氣氛。”Mansuor說。

  受全球疫情影響,來中國就學後的Mansuor還沒有機會(hui) 回家。“我平時會(hui) 把自己在杭州的生活日常圖片和視頻發給家人,現在他們(men) 也知道了很多中國的美食、文化、節日,也知道我很適應這裏的生活。”他說。

  製作完成一個(ge) 燈籠的Mansuor將手中的剪刀遞給了同桌的Ben。“這個(ge) 燈籠看起來就像一棵聖誕樹。”來自美國的Ben笑著說。

  對在杭州生活了3年的Ben來說,濃厚的過年氛圍使他著迷。在杭州師範大學附屬學校任教的他,與(yu) 杭州女孩結為(wei) 了夫妻,是一名“中國女婿”。“和聖誕節很像,元宵節也是家人朋友從(cong) 遠方匯合,聚在一起烹飪很多食物。這種‘團圓’我很喜歡。”

  “做燈籠真的很有趣,我本來以為(wei) 很難,沒想到和做折紙手工很像。”來自格魯吉亞(ya) 的Neli是浙江大學中國史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xing) 趣的她,能娓娓道來不少傳(chuan) 統民俗。

  “我曾經在浙江的華僑(qiao) 之鄉(xiang) 青田見過舞龍表演,以前小時候隻在電影中見過,沒想到能有機會(hui) 真正見識到現場的表演。”Neli說,除了看熱鬧的舞龍,春節期間自己還喜歡吃湯圓——她明白,這也是一種對家鄉(xiang) 的思念。(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