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縝:航天科技讓冬奧會更精彩
王縝(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冬奧專(zhuan) 項工程總設計師)
航天科技讓冬奧會(hui) 更精彩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時隔近14年,奧運之火再次點亮北京。“能夠在職業(ye) 生涯的後期親(qin) 身參與(yu) 到這場盛會(hui) 中——代表33000名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人參加冬奧會(hui) 開閉幕式的籌備工作,我深感榮幸。”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冬奧專(zhuan) 項工程總設計師王縝告訴記者。
縱觀中國航天發展曆程,航天事業(ye) 就像一架係統龐大、運行精準的巨型機器,在航天係統工程體(ti) 係下運轉,將浩大的人與(yu) 物等資源統一調配並產(chan) 生強大效能,將一個(ge) 個(ge)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技術上合理、質量上可靠、運轉高效協調的工程實體(ti) 。
冬奧會(hui) 也同樣如此,大家都在為(wei) 同一個(ge) 目標共同努力。王縝介紹,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冬奧專(zhuan) 項工程保障團隊抓總完成冬奧會(hui) 十一大關(guan) 鍵項目,首次嚐試“航天模式”在產(chan) 業(ye) 項目上的應用,將係統工程管理方法應用於(yu) 冬奧專(zhuan) 項。此外,還探索體(ti) 係工程管理方法,克服冬奧會(hui) 狀態變化快、涉及專(zhuan) 業(ye) 多、風險管控難、研製進度緊等難題。中國航天人以航天係統工程管理為(wei) 內(nei) 核,參照航天重大工程任務,設立了以“領導小組+兩(liang) 總製+專(zhuan) 項辦公室”為(wei) 主的管理機構。其中,領導小組著眼全局分析研判難點重點,“兩(liang) 總”針對短板瓶頸組織保障,提前調度,專(zhuan) 項辦公室堅持日報周報、倒排進度要求精準推進。此外,這十一大關(guan) 鍵項目還分別設置負責人管理質量進度,整個(ge) 團隊建立起責任具體(ti) 、環環相扣的“責任鏈”。
管理機構的高效運行是過程圓滿的保障。冬奧專(zhuan) 項工程上遊對接國家奧組委7個(ge) 處共10個(ge) 組,下遊對接10餘(yu) 個(ge) 外協團隊共7萬(wan) 餘(yu) 名施工人員。為(wei) 此,管理團隊實行周例會(hui) 和日報製度,進場人數、工程進度與(yu) 計劃強關(guan) 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精細管控。王縝還記得,2021年秋天,國家體(ti) 育場內(nei) 的LED舞台因計劃調整需要加快建設進度,可現場施工人員遠遠不能滿足進度需求。識別到這個(ge) 風險點後,冬奧專(zhuan) 項團隊跨省協調,招聘了百餘(yu) 名技術工人,第一時間完成核酸檢測進京馳援。
科學的方法是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LED舞台麵積創世界之最,加之防水、防雪、防凍等特性,讓難度係數成倍增加。任何一塊屏幕出現顯示問題,都會(hui) 影響整個(ge) 開幕式的藝術效果。為(wei) 此,研製團隊嚴(yan) 格按照航天標準,將技術、管理雙歸零,聚焦細節舉(ju) 一反三,直到萬(wan) 餘(yu) 平方米舞台實現萬(wan) 無一失的使用安全。
王縝說,麵對緊張的進度和實際的困難,冬奧專(zhuan) 項工程管理團隊和研製團隊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路徑突破瓶頸,令航天係統工程顯示出勃勃的生機和強大的能量,再次證明了“航天模式”在國家重大活動中的有效性和可靠度。
王縝告訴記者,中國有信心為(wei) 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中國航天人要做的就是良好的支撐和保障。冬奧會(hui) 專(zhuan) 項工程保障是“10000-1=0”的任務,哪怕任何一個(ge) 細小的差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就要求必須把每一個(ge) 細節都考慮周全——唯有每個(ge) 人把自己的每項工作一次性做對、做好、做到位,精準細致、精益求精,才能確保整個(ge) 冬奧工程的圓滿成功。讓我們(men) 盡情享受一屆高水平的精彩冬奧吧!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7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