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老城街巷特色“生長”彰顯“網紅效應”
中新網長沙2月16日電 (付敬懿)充滿創意的粉紅色“愛心”牆、鮮花牆矗立街頭,路燈、文化牆上隨處可見黃金元素搭配紅燈籠,十二生肖金柱與(yu) 星光點點夜燈照亮各個(ge) 燈謎。今年情人節遇到元宵節,長沙“中國黃金街”在浪漫中延續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特設的婚姻登記點更是預約滿滿。
這條開業(ye) 兩(liang) 個(ge) 月、僅(jin) 500米長的“中國黃金街”,雲(yun) 集40餘(yu) 家黃金珠寶大牌及不少特色餐飲娛樂(le) 店,成為(wei) “網紅長沙”又一打卡地,預計年營業(ye) 額將破百億(yi) 元。長沙市芙蓉區民政局局長吳立平表示,作為(wei) 黃金碼頭,“中國黃金街”人流量大,設立的婚姻登記點很受年輕人歡迎。
從(cong) 五金機電一條街變身黃金主題特色商業(ye) 街,是長沙與(yu)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目標。中金珠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偉(wei) 東(dong) 表示,將電商運營中心平移至長沙,是充分利用“網紅之城”的綜合優(you) 勢,立足湖南輻射全國。
湖南省會(hui) 長沙曆經三千餘(yu) 年城名、城址不變,是首批曆史文化名城。近年來,“網紅長沙”熱度攀升、爆款頻出,作為(wei) 最富有娛樂(le) 精神和網絡感的城市之一,長沙一批老街古巷在展現文旅魅力的同時,彰顯獨屬於(yu) “網紅城市”的氣質個(ge) 性。
在韭菜園北路,一碗巨型“米粉”立在街頭,複古風格門樓上“嗦粉”格外醒目,網紅牆“長沙”純紅的紅磚遇上工業(ye) 風的文字,吸引來一波波遊客拍照打卡。
這就是長沙網紅消費街區“湖南米粉街”。曾經的街道,兩(liang) 旁隻有不太顯高、略微破舊的樓房。2020年10月,長沙對原有老街設施、牆麵等進行改造,讓其宛如一個(ge) 米粉博物館,向外展示湖南的特色飲食文化。壹德壹粉店老板李發明表示,獨特新奇的風格文化,讓這裏成為(wei) 民眾(zhong) 遊玩的網紅新地標。
作為(wei) 貨真價(jia) 實的“美食之都”,從(cong) 清晨的一碗米粉,到遍布街頭的臭豆腐、糖油粑粑等美味小吃,到火辣辣的小龍蝦……網紅長沙絕不虧(kui) 待遊客的味蕾,也讓美食集聚的太平街、坡子街、文廟坪等,始終在網絡上保持熱度。
千年古城再加上湖湘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讓長沙魅力無限。不少從(cong) 事城市文化研究的學者認為(wei) ,無論是線下的網紅景點打造,還是線上的視頻和文字展示,這些人文景點以其廣泛的吸引力和傳(chuan) 播性,讓長沙始終在網絡上保持著熱度。
在城市改造大拆大建“洗臉擦粉”的當代,長沙古城街巷為(wei) 何能保持其獨特性?長沙借鑒、研究中國建築大師吳良鏞“有機更新”的新理念,並發展細化成了政策和行動,使改造區與(yu) 城市整體(ti) 、曆史傳(chuan) 承環境相一致。
2018年,長沙正式啟動老城區“有機更新”,並製定了指導原則:要傳(chuan) 承曆史修舊如舊,處理好“拆、改、留”三者的關(guan) 係,傳(chuan) 承曆史文化、強化宜居功能、彰顯城市活力。
“對需修複的曆史建築,拆下的一磚一瓦都編號,盡量使用原部件,替換時也選同類舊材,營造悠長古韻。”長沙市定王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龍欣說,都正街、白果園等改造都在不破壞街巷體(ti) 係、不破壞建築風貌基礎上,讓深厚曆史底蘊得以保存下來。
老居民、老建築、老風貌、老情懷被一一留存,交通微循環大麵積打通,網紅民宿、文青書(shu) 店、小資咖啡館等星羅棋布在古街弄堂。老街古巷深植曆史的“血脈”和文化“基因”,融時尚、藝術與(yu) 商業(ye) 於(yu) 一體(ti) ,讓“網紅長沙”的路越走越寬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