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冰上運動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2-02-21 14:32:00來源: 新華日報

  冬奧會(hui) 賽場上,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因其俱佳的觀賞性頻頻衝(chong) 上網絡熱搜。花樣滑冰運動員為(wei) 什麽(me) 穿著溜冰鞋還可以做這麽(me) 多高難度的動作?他們(men) 轉圈圈後為(wei) 什麽(me) 不會(hui) 頭暈?哪些物理常識可以幫助他們(men) 提高訓練成績……麵對網友們(men) 拋出的眾(zhong) 多問題,本期“好奇心實驗室”,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問題一:花樣滑冰運動員可以在冰麵上一直轉圈圈並做出高難度動作,而普通人為(wei) 什麽(me) 轉幾圈都會(hui) 暈呢?

  南醫大附屬明基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黃潔告訴記者,首先,需要了解我們(men) 在轉圈圈時為(wei) 什麽(me) 會(hui) 頭暈。人體(ti) 通過視覺、本體(ti) 覺和內(nei) 耳前庭器官分別將軀體(ti) 位置及運動的信息經感覺神經傳(chuan) 入中樞神經係統,整合後做出位置的判斷,並通過運動神經傳(chuan) 出,調整身體(ti) 和眼球的位置,維持平衡和視物的穩定。前庭功能正常的人在做簡單的旋轉運動時,不會(hui) 有眩暈,但當這種刺激過強,超出前庭係統處理能力時,機體(ti) 就會(hui) 感覺眩暈,嚴(yan) 重時還會(hui) 有惡心、嘔吐等不適。但是,對於(yu) 外周前庭功能損害、前庭功能下降的患者來說,由於(yu) 前庭係統處理運動信息能力不足,無論靜止還是運動狀態,他們(men) 都有可能感覺周圍物體(ti) 旋轉或者自身不穩感,無法穩定注視外周目標甚至跌倒。

  對於(yu) 花樣滑冰運動員來講,需要完成快速旋轉、運動中跳躍等高難度動作。比如羽生結弦挑戰的4A動作,也就是阿克塞爾四周跳,就需要在起跳至落地之間不足1秒的時間內(nei) ,完成4周跳,並且以自身5-8倍體(ti) 重的力量著地。在這個(ge) 過程中,需要運動員對肢體(ti) 運動很好控製。這個(ge) 動作的難點是,除了需要強大的肌肉骨骼係統支撐外,前庭係統的訓練尤其重要。

  眼球震顫是在肢體(ti) 運動或視物追蹤等情況下維持視物穩定的常見的眼球運動,比如旋轉中眼震、旋轉後眼震、視動性眼震、視動後眼震。當運動員需要做更高難度的動作時,這時候誘發出的眼球運動就屬於(yu) 前庭刺激誘發的眼震,這些都屬於(yu) 生理性眼震。運動員在場上優(you) 美的身姿往往來源於(yu) 自幼長期的訓練,麵對勻速運動、結合身體(ti) 姿勢進行變速運動時也有一些訓練小技巧,這都屬於(yu) 前庭習(xi) 服。

  何為(wei) 前庭習(xi) 服?黃潔解釋,前庭習(xi) 服指前庭係統受到一係列相同的刺激後,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性逐漸降低的現象。人的前庭感受器官共有2個(ge) ,分別位於(yu) 左右內(nei) 耳內(nei) ,且潛力非常大,即使單側(ce) 前庭感受器官受損,另一側(ce) 健康的前庭感受器官也具有強大代償(chang) 能力,一段時間後可以完全恢複平衡的感覺,如果再加以訓練,前庭功能則會(hui) 恢複得更快更好。

  需要進行相關(guan) 前庭功能訓練的還有飛行員或者宇航員。他們(men) 麵對特殊的飛行需要和重力環境,要求會(hui) 更高,根據需要去訓練,達到飛行任務要求才行。人們(men) 的前庭功能本身條件不一樣,就像高矮胖瘦,個(ge) 體(ti) 在單位時間內(nei) 達到的功能狀態也不一樣,所以需要進行篩選後再訓練。

  問題二:為(wei) 什麽(me) 冰上運動員穿上冰鞋可以在冰麵上進行高速運動或完成高難度動作,而有些動作我們(men) 穿著普通鞋子在水泥地麵上卻難以實現?

  東(dong) 南大學物理學院董帥教授表示,滑冰運動員能在冰麵上高速運動得益於(yu) 較小的摩擦阻力。一方麵,冰麵相較於(yu) 普通路麵更加光滑;另一方麵,裝在冰鞋底下冰刀底麵積很小,所以作用在冰麵上的壓強很大(壓強等於(yu) 壓力除以麵積,壓力近似等於(yu) 運動員重量加上蹬地的力)。在冰刀與(yu) 冰麵的界麵微小區域上,壓力會(hui) 將冰融化成水(水的密度比冰低,因此高壓下冰會(hui) 融化),使冰刀與(yu) 冰之間的摩擦變成濕摩擦,摩擦力降得更低。這就使得運動員在使用正確的蹬冰姿勢時,隻需要更小的力就能獲得比在地麵上更大的加速度。而普通的鞋子底麵積大,無法產(chan) 生高壓融化水。

  從(cong) 物理學上看,花樣滑冰運動員在完成旋轉動作時需要有角動量。角動量越大,轉得越快,才能在落地之前完成更多周次的旋轉。而角動量乘上轉動半徑等於(yu) 線速度,所以轉動之前需要首先獲得較高的水平速度,然後通過冰刀蹬地,獲得較大的轉矩,將水平速度轉換成轉動速度。普通地麵一般很難達到如此大的水平速度,而且較大的轉矩對蹬地時發力也有很高要求,冰刀長度比腳要長,更有利於(yu) 獲得轉矩。

  拋舉(ju) 過程需要兩(liang) 人具有幾乎一樣的速度,在普通地麵如輪滑可能可以實現,但持奔跑或者走路速度時,人身體(ti) 前後擺動幅度過大,難以操作。

  普通地麵因為(wei) 阻力比較大,落地瞬間水平速度會(hui) 有劇烈的減速,不容易平穩落地,容易磕倒。而冰麵阻力小,落地瞬間可以大致保持水平速度,容易穩定。當然這個(ge) 也需要運動員反複練習(xi) 。

  問題三:哪些物理常識可以幫助花樣滑冰運動員提高技能?

  董帥告訴記者,在花樣滑冰運動中,當完成空中多周跳時,運動員會(hui) 離開地麵,開始做斜拋運動。轉的圈數主要決(jue) 定於(yu) 兩(liang) 方麵因素,一是滯空時間,二是轉動速度。滯空時間由豎直速度決(jue) 定,而轉動速度與(yu) 水平運動速度有關(guan) 。想轉更多圈數,需要有更大的轉矩將水平速度轉化成轉動速度,且離地轉動時需要盡量收縮身體(ti) 半徑,可以提高轉動速度。在總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合理分配豎直速度和水平速度,並不是跳得越高轉的圈數就一定越多。(記者 葉真 謝詩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