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技冬奧 逐夢未來

發布時間:2022-02-24 11: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周世祥

  2月20日,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在夢幻般的冰雪世界中落下帷幕。9金4銀2銅,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hui) 上創造了自1980年參加冬奧會(hui) 以來的曆史最好成績;折柳寄情、天下一家,流光溢彩、氣氛熱烈的國家體(ti) 育場也見證和凝聚著人類社會(hui) 團結友誼的榮耀與(yu) 夢想。

  從(cong) 身著“航天服”,賽場內(nei) 外備受運動員、誌願者和廣大冰雪愛好者矚目的冬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到耐低溫、抗風、抗雨雪,零下40攝氏度不熄滅的冬奧火炬,再到閉幕式現場科技感十足,冉冉升起、致敬“雙奧之城”北京的“夢幻五環”,科技力量在冬奧賽場閃耀著光芒。

  數字技術賦能冬奧盛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與(yu)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hui) 相似的夢幻五環冉冉升起,讓“雙奧之城”北京再一次凝聚了世界的目光。

  據介紹,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的冰雪五環、閉幕式上的夢幻五環,都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建造。該五環由21000個(ge) LED燈珠組成,夜色中就像閃閃發光的星星。與(yu) 2008年相比,它的展示時間大大延長,可支持60分鍾以上的演出使用。

  在閉幕式演出節目《折柳寄情》篇章,中央升降台用“小開合”的方式向兩(liang) 側(ce) 打開,光束從(cong) 底部射出直達天際,而光束的光源就安裝在舞台裝置上。據長征天民冬奧會(hui) 開閉幕式舞台設計總監申紀剛介紹,整個(ge) 地麵舞台係統施工麵積約21000平方米,舞台上鋪設著由4萬(wan) 多塊屏幕組成的10522平方米的地麵顯示屏,閉幕式上很多絢麗(li) 奪目的環節都是通過舞台和顯示屏才得以呈現的。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中國電科圓滿完成了冬奧會(hui) 期間賽區通信、安保、交通、疫情防控、智能顯示等各項工作。其中,在張家口賽區,中國電科建設完成多個(ge) 比賽場館無線網室內(nei) 分布場點,並實現冬奧場點、簽約酒店、交通幹線3G/4G/5G室外無線網絡100%覆蓋,穩定支撐冬奧期間應急指揮無線通信係統的日常巡檢、技術支持、應急處理、供電保障等工作。

  在首都體(ti) 育館,近600平方米LED顯示屏見證了多枚金牌的誕生。據中國電科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科研團隊研發的LCD電子站牌、雙麵LED電子導乘顯示設備等可實現遠程更換素材、遠程升級程序、直錄播切換播放等功能。

  在醫院、機場、海關(guan) 、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等相關(guan) 場所,由中國電科基於(yu) 自然超粒子發生技術成功研發的14萬(wan) 台空氣消毒係列產(chan) 品也投入應用,助力冬奧防疫。

  科技創新,為(wei) 中國冰雪運動加速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

  蘊藏著黑科技的石墨烯精彩亮相

  北京冬奧會(hui) 上,石墨烯作為(wei) 高科技應用之一精彩亮相。

  “在張家口賽區雲(yun) 頂場館做測試時,最冷的時候會(hui) 達到零下40攝氏度,室外工作業(ye) 務領域會(hui) 麵對極寒溫度的考驗。我們(men) 測試時用了愛家科技的手套、圍巾和襪子,升溫非常快,戴上手套1分鍾左右手就暖和起來了。”一位冬奧組委工作人員體(ti) 驗石墨烯裝備後“點讚”道。

  中國航發石墨烯材料冬奧專(zhuan) 項項目負責人、北京創新愛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利軍(jun) 在接受采訪時穿了一件運用石墨烯材料特製的馬夾,輕扭旋鈕還可以調節溫度。“人產(chan) 生寒冷的感覺往往是由於(yu) 血液循環慢,這件馬夾在頸椎、腰椎處都有石墨烯材料,會(hui) 促進這些部位血液循環,讓身體(ti) 感覺熱起來。”

  “目前,我國的石墨烯產(chan) 業(ye) 在全球可以說是跑在前列,這次冬奧會(hui) 是石墨烯的一次亮相,切入點是熱管理,而石墨烯將來還可以應用在更多場景。例如,具有壓力傳(chuan) 感功能的鞋墊,薄得像一張紙一樣,卻可以監測運動員的運動數據。”陳利軍(jun) 介紹。

  “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對石墨烯產(chan) 業(ye) 而言是有力的‘助推器’,科技冬奧讓大家看到了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科技成果的應用,以及它的便捷、它的安全、它的節能、它的綠色。更多企業(ye) 、廠商會(hui) 認識到,讓傳(chuan) 統服裝、服飾、家居、家紡、玩具企業(ye) 插上‘石墨烯+’的翅膀,能讓這些行業(ye) 產(chan) 生新的利潤增長點。”陳利軍(jun) 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