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訪中國最早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遺址確定

發布時間:2022-02-25 15: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淄博2月25日電 題:探訪中國最早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遺址確定

  作者 李明芮

  近日,中國最早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的遺址位置確定,引發考古界普遍關(guan) 注。中新社記者25日實地探訪位於(yu) 山東(dong) 省淄博市臨(lin) 淄區的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據考古人員介紹,經過近五年的考古發掘,可以確定此處是稷下學宮遺址。

  記者當天在遺址發掘現場看到,考古人員正在用手鏟、刷子清理陶片、瓦片等曆史遺存,揭開高等學府稷下學宮的“神秘麵紗”。

  據史料記載,稷下學宮始建於(yu) 公元前374年,因位於(yu) 臨(lin) 淄稷門附近而得名,存續達150餘(yu) 年。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ju) 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是一個(ge) 同時具有研究院、大學堂、施政谘詢等多種性質的機構。

  “我們(men) 采用‘排除法’解決(jue) 了一係列疑問,地層關(guan) 係清楚,形製初具輪廓,從(cong) 文獻、方位、考古發現等多方麵看,可以判斷這裏是稷下學宮所在。”據山東(dong)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稷下學宮考古項目領隊董文斌介紹,建築基址群東(dong) 與(yu) 齊故城小城相接,南寬北窄略呈直角梯形,東(dong) 西約210米、南北長約190米,總麵積近4萬(wan) 平方米,現在已發掘2000平方米,共發現四排建築基址,與(yu) 現代大學規模相似。

  董文斌進一步解釋了稷下學宮遺址確定的依據。他說,按照《齊地記》所載,稷下學宮位於(yu) 齊故城小城西門外,考古隊在小城西門外發現大規模夯土建築基址群,位置符合。考古隊對發掘出的經過硬化處理的廣場下的土層進行碳十四測年,結果顯示為(wei) 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90年,年代正好略早於(yu) 齊桓公(田午)時期。史料記載,稷下學宮始於(yu) 齊桓公(田午),碳十四測定和文獻記載的時間吻合。同時,稷下學宮規模宏大,“為(wei) 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現場所發掘的遺址規模也與(yu) 此吻合。“綜上所有線索,我們(men) 可以確定正在發掘的遺址是稷下學宮遺址。”

  除建築基址外,考古人員還在稷下學宮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瓦片、地磚、齊大刀錢範、陶器等遺存。董文斌告訴記者,稷下學宮促成了天下學術“百家爭(zheng) 鳴”局麵的形成,是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feng) 碑。作為(wei) 一所學府,稷下學宮更多的意義(yi) 體(ti) 現在其曆史文化地位上,遺址中能夠挖掘並研究的文物相對有限。

  “我們(men) 現在的發掘工作隻能作為(wei) 稷下學宮考古項目的開端,完成全部考古發掘工作預計還需要一段時間,接下來將進行更為(wei) 深入的勘探和發掘。”董文斌說。(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