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與構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
作者:王相坤(中國中共黨(dang) 史人物研究會(hui) 秘書(shu) 長)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並精辟闡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是貫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一條紅線,是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思想先進、信仰堅定、初衷不改、本色依舊、意誌頑強、作風優(you) 良、品德高尚、情係人民的生動寫(xie) 照,是黨(dang) 強大的思想優(you) 勢、政治優(you) 勢、精神優(you) 勢、道德優(you) 勢的集中展現。完整、係統、全麵、準確理解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對於(yu) 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賡續紅色血脈,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dang) 的宗旨,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爭(zheng) 取更大光榮具有重要意義(yi) 。
建黨(dang) 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自身曆史的認識達到一個(ge) 新高度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創建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開啟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之源,展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之魂,標識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革命精神的源頭、起點、深化和拓展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黨(dang) 的本質特征。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揭示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命脈和靈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創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yi) 鮮明地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確立為(wei) 最高理想。一百年來,正是因為(wei)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不動搖,我們(men) 黨(dang) 才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始終把握正確方向,從(cong) 而戰勝了前進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揭示了牢記和踐行“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貫穿我們(men) 黨(dang) 百年奮鬥曆史的一條紅線。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麽(me) 樣的驚濤駭浪,我們(men) 黨(dang) 都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無論麵臨(lin) 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jia)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點都毫不動搖。正是由於(yu) 始終堅守這個(ge) 初心和使命,我們(men) 黨(dang) 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lin) 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前進道路上,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激勵著我們(men) 黨(dang) 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men) 黨(dang) 堅毅前行。
“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揭示了我們(men) 黨(dang) 一路走來就是在鬥爭(zheng) 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世界上沒有哪個(ge) 黨(dang) 像我們(men) 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men) 黨(dang) 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yu) 鬥爭(zheng) 、勇於(yu) 勝利的風骨和品質,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最鮮明的特質。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揭示了我們(men) 黨(dang) 一路走來,經曆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men) ,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men) ,靠的就是千千萬(wan) 萬(wan) 黨(dang) 員的忠誠。黨(dang) 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黨(dang) 與(yu) 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把對黨(dang) 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牢記在心目中、落實在行動上,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寶貴生命。崇尚對黨(dang) 忠誠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嚴(yan) 於(yu) 律己的品德,以為(wei) 民造福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chan) 黨(dang) 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這是每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應有的價(jia) 值追求。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提出和闡發,反映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對自身曆史的認識達到了一個(ge) 新高度,對黨(dang) 的宗旨和性質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一個(ge) 新高度,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的領悟和闡釋達到了一個(ge) 新高度。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引領鍛造出一係列革命精神
事業(ye) 從(cong) 哪裏開始,精神就從(cong) 哪裏產(chan) 生。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雖然在一百年後作出正式概括,但是萌芽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之初,蘊藏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的進程中。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的源頭,它的形成不僅(jin) 對革命事業(ye) 的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而且對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產(chan) 生著重要引領作用,規範和影響著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經過百年不懈奮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wei) 大實踐中相繼形成了一係列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紅船精神、井岡(gang) 山精神、古田會(hui) 議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yi) 會(hui) 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東(dong) 北抗聯精神、南泥灣精神、太行精神、紅岩精神、大別山精神、沂蒙精神、張思德精神等。在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抗美援朝精神、老西藏精神、大慶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鐵人”精神、王傑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在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探月精神、北鬥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等。
這些精神,既是對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弘揚,也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斷與(yu) 時俱進的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重視革命精神譜係建設。他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dang) 大力發揚紅色傳(chuan) 統、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每次到革命老區考察調研,都去瞻仰革命曆史紀念場所,就是要告誡全黨(dang) 同誌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麽(me) 來的、新中國是怎麽(me) 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麽(me) 來的,就是要宣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始終高舉(ju) 紅色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把先輩們(men) 開創的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獨特的鮮明政治品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開篇,其他革命精神是它的發揚光大、繼續發展和具體(ti) 展開。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與(yu) 其他革命精神一起錘煉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意誌、作風,形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獨特的鮮明政治品格。
忠誠信仰。信仰是一個(ge) 人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信仰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革命理想高於(yu) 天。戰爭(zheng) 年代,無數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惜慷慨赴死,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在和平環境下,對忠誠信仰的考驗絲(si) 毫不比戰爭(zheng) 年代減弱。我們(men) 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動搖,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不動搖。
與(yu) 時俱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與(yu) 時俱進”的概念引入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著重強調黨(dang) 的理論必須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展。以毛澤東(dong) 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創立毛澤東(dong) 思想,開啟了與(yu) 時俱進對待馬克思主義(yi) 的曆史進程。與(yu) 時俱進的關(guan) 鍵在於(yu) 理論創新,必須適應實踐的要求,以實踐來檢驗一切,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yi) 指導新的實踐。黨(dang) 的十九大把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寫(xie) 入黨(dang) 章,再一次實現黨(dang) 的指導思想的與(yu) 時俱進。“我們(men) 黨(dang) 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風華正茂,正是堅持與(yu) 時俱進的結果。
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在深厚愛國主義(yi) 的旗幟下誕生的。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愛國主義(yi) 突出表現為(wei) 救國救民。在建黨(dang) 前後,一代革命者為(wei) 了救國救民而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為(wei) 執政黨(dang) ,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這個(ge) 時期的愛國主義(yi) 突出表現為(wei) 熱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熱愛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愛國主義(yi) 突出表現為(wei) 熱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熱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愛國主義(yi) 被賦予新的內(nei) 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高度統一。”發揚愛國主義(yi) 精神,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實事求是。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導下,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符合實際情況的路線方針政策,從(cong) 而使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作風。隻有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men) 才戰勝了一切困難,使中華民族迎來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不怕犧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苦難輝煌曆史就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澆灌的曆史。事實證明,不怕犧牲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團結和領導全國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精神密碼。人民至上。對於(yu) 一個(ge) 政黨(dang) 來說,為(wei) 誰立命、為(wei) 誰謀利始終是一個(ge) 根本性問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至上構成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價(jia) 值底色。命運與(yu) 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隻要我們(men) 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guan) ,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