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政策創新讓企業發展如虎添翼

發布時間:2022-03-01 16:11: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堅持問需於(yu) 企,不斷完善政策扶持體(ti) 係,推出了包括“免申即享”在內(nei) 的一係列改革措施,為(wei) 企業(ye) 注入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極大激發了科技企業(ye) 的創新活力,助推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轉變。

  “隻要企業(ye) 滿足條件,政府直接送‘錢’上門,不用層層填表申報,‘免申即享’真是太給力了!”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張曉磊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繼2021年輕鬆拿到長春市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稱號獎勵後,公司獲評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稱號的獎補資金也已進入審批流程,很快就能兌(dui) 現到位。

  長春新區是國務院於(yu) 2016年2月3日批複同意設立的第17個(ge) 國家級新區。為(wei) 給企業(ye) 發展創造優(you) 渥條件,近年來,長春新區堅持問需於(yu) 企,不斷完善政策扶持體(ti) 係,推出了包括“免申即享”在內(nei) 的一係列獨創性、首創性改革措施,有效推動企業(ye) 的發展壯大。

  “創新券”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

  “有了‘創新券’,公司一年可以省下十幾萬(wan) 元的高新技術企業(ye) 認定等費用。隻要在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完成注冊(ce) ,填寫(xie) 好資料,就能申領‘創新券’,特別方便。”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鑫說。

  高新技術企業(ye) 可以在稅收、研發等多方麵享受優(you) 惠減免、補貼政策。張鑫告訴記者,過去,企業(ye) 想要進行這項認定,一般都是自己找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一次認定費用約5萬(wan) 元,不僅(jin) 是一筆不小開銷,還要費心思篩選靠譜的科技服務機構,以免上當受騙。

  為(wei) 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開展研發活動和科技創新,2017年,長春新區在全省首推科技“創新券”製度,由新區財政每年設立專(zhuan) 項資金,通過“政府買(mai) 服務、企業(ye) 用服務”的前期引導方式,降低企業(ye) 創新創業(ye) 成本,在研發測試、技術交易、科技成果評價(jia) 、醫械研產(chan) 、高企認定等企業(ye) 從(cong) 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提供部分資金支持,極大激發了科技企業(ye) 的創新活力。

  “通俗地講,這項服務有點像逛‘淘寶’平台,企業(ye) 是買(mai) 家,科技服務機構是賣家,‘創新券’相當於(yu) 全額抵扣券或者5折券,讓企業(ye) 不花錢或花小錢享受到自己需要的服務。”長春新區科學技術局李夏婷科長說,“創新券”平台的科技服務機構,都是經由局裏對服務資質、規模、服務成果等多方麵評估篩選出的公司,服務好、通過率高,收費也是統一定價(jia) ,如果企業(ye) 對科技服務機構的服務不滿意,還可以進行投訴,平台會(hui) 及時進行處理或淘汰。目前,平台上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服務的機構共有65家。

  “我們(men) 在平台上挑選中意的科技服務機構直接下單,服務驗收完成後,科技服務機構直接找政府結賬,省錢又便利。”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辦副主任李賀告訴記者,“創新券”政策實施後,他們(men) 公司已申請了約450項專(zhuan) 利,認定過兩(liang) 次高企,節省費用二三十萬(wan) 元。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平台累計發放創新券27530張,1200餘(yu) 家企業(ye) 通過使用“創新券”得到了高質量的科技服務,知識產(chan) 權申報數量和獲批數量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

  “免申即享”讓企業(ye) 坐享政策紅利

  “以前追著政策跑,如今政策找上門。去年,通過‘免申即享’,我們(men) 哪個(ge) 部門都沒跑,就收到380萬(wan) 元的政策補貼資金!”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孫天尊興(xing) 奮地說。

  2021年初,長春新區為(wei) 進一步提升企業(ye) 獲得政策支持的便利度和體(ti) 驗感,破解企業(ye) 對惠企政策不知曉、不理解、不會(hui) 辦等難題,出台“免申即享”改革新舉(ju) 措,先期共推出13項政策,涵蓋金融、科技、人才等,要求政策執行部門主動尋找“目標企業(ye) ”,符合兌(dui) 現條件的,企業(ye) 不用申報、不需提交材料,就可直接享受相關(guan) 政策支持。

  “如果自己申報,需要先仔細研究政策,然後準備申報材料,一層層蓋章審批,但企業(ye) 經常會(hui) 有對政策理解不對、不深的情況,還很有可能錯過申報期,新區的服務很超前很暖心!”張曉磊說。

  在孫天尊看來,“免申即享”進一步實現了為(wei) 企業(ye) 減負。“過去要想及時享受各項惠企政策,公司得安排專(zhuan) 人負責梳理、申報,如果準備的材料不全,還要來回多跑兩(liang) 趟,費時費力,有了‘免申即享’,節省了相應人力物力。”

  目前,長春新區正匯總各部門各領域現行惠企政策清單,按照減、免、緩、獎4種類型逐條梳理,以持續提高“免申即享”政策的覆蓋麵,讓更多企業(ye) 能夠“坐享”政策紅利。

  係列金融服務助企業(ye) 輕裝上陣

  “受疫情影響,去年3月公司資金鏈忽然斷裂,已經拿到手的項目都要做不下去了,幸好新區出台‘政采貸’,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了燃眉之急!”新年伊始,拿著剛出爐的經營成績單,長春方奧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貴滿臉笑容:“得益於(yu) 新區創新金融服務,去年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20%!”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製約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瓶頸。為(wei) 給新區的中標企業(ye) 減輕資金壓力,解決(jue) 中標企業(ye) 在政府采購合同履行期間的墊資問題,去年3月,長春新區聯合中信銀行,在全省率先推出“政采貸”政策,方奧電子成為(wei) 首家受益企業(ye) 。

  據介紹,“政采貸”是指通過政府采購確定的中小微中標供應商,可憑借中標金額為(wei) 100萬(wan) 元及以上的中標通知書(shu) 和采購合同,向銀行申請最高為(wei) 中標金額90%的無擔保、無抵押低息貸款,而且貸款資金不限製使用方式。

  據了解,為(wei) 提高中小微企業(ye) 資金活性,長春新區與(yu) 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助保貸”“知識產(chan) 權質押貸款”“投貸聯動”等一批金融產(chan) 品,同時建立了3億(yi) 元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各類產(chan) 業(ye) 基金達到11支,總規模達248億(yi) 元。

  “2021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ye) 已發展到740戶,是最初的26倍還多,科技型小巨人企業(ye) 達到277戶,累計培育上市企業(ye) 12家,占全省的26%,全市的33%。” 長春新區政務營商局副局長陳萌表示,接下來,長春新區還將通過持續的服務創新,實現“精準滴灌”,為(wei) 區內(nei) 企業(ye) 注入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助推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轉變。(柳姍姍 彭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