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證後一年躺賺7萬?別被新職業培訓騙局坑了
作者:李一陵
“報名費3500元,可以代考,拿到證書(shu) 掛靠一年能賺三、四萬(wan) 。”接著是加微信,簽協議,轉賬,連續消費約7000元,報名了培訓機構推薦的碳排放管理師、高級碳排放交易師培訓課程後,卻發現機構的人“消失”了。涉事公司涉嫌詐騙,負責人已經被刑事拘留。
隨著“雙碳”目標提出,碳管理相關(guan) 市場熱度不減。2021年,“碳排放管理員”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成為(wei) 一個(ge) 新職業(ye) 。這種熱度也迅速傳(chuan) 導到培訓領域,一些培訓機構盯上了這一風口,打著考試包過、一次性考取高級證書(shu) 、拿證後可兼職可全職,每年可獲得數萬(wan) 元證書(shu) 掛靠費的名義(yi) 吸引消費者。很多消費者因為(wei) 不懂內(nei) 中門道,輕信培訓機構的營銷套路,掉入陷阱。
證書(shu) 是進入某個(ge) 行業(ye) 的準入性條件,有較高的含金量。但是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並不是行業(ye) 資格證,僅(jin) 僅(jin) 是一份普通的培訓合格證明。聽信培訓機構的宣傳(chuan) ,花上幾千乃至上萬(wan) 元考一個(ge) 證,最後不僅(jin) 難以獲得預期的收入,甚至能否回本都不一定。更惡劣的是,這些不僅(jin) 涉及虛假宣傳(chuan) ,還存在諸多問題,培訓本身就是一個(ge) 陷阱。媒體(ti) 在黑貓投訴平台瀏覽發現,關(guan) 於(yu) 碳排放管理師培訓的投訴已有100多起。投訴時間集中於(yu) 去年11月至今,問題多涉及機構跑路、虛假宣傳(chuan) 、難以退款等。
這就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報名相關(guan) 培訓項目的時候,不要輕信機構的宣傳(chuan) ,被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忽悠。對於(yu) 新職業(ye) ,要了解相關(guan) 的行業(ye) 情況,了解相關(guan) 證書(shu) 的市場認可度。雖然目前碳排放人才缺口較大,但是對從(cong) 業(ye) 者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具有一定低碳行業(ye) 從(cong) 業(ye) 經驗或電力、建材、鋼鐵、化工等行業(ye) 經驗,學曆要達到本科、碩士以上學曆,專(zhuan) 業(ye) 要求主要集中於(yu) 電力、環境、能源、金融等,並不是拿個(ge) 證就可以順利進入相關(guan) 行業(ye) 。而且,“碳排放管理師”等證書(shu) 也不在招聘要求之內(nei) 。
事實上,針對“碳排放”相關(guan) 培訓騙局,多家機構已經公開預警。今年1月,中國國家培訓網發布聲明稱,提醒誇大證書(shu) 效力為(wei) 上崗必備等不實宣傳(chuan) 內(nei) 容。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也發布關(guan) 於(yu) 防範電話詐騙的公告,提醒學員警惕《培訓證書(shu) 》可以“掛靠”賺錢,以及把專(zhuan) 業(ye) 技術技能培訓合格證書(shu) ,詐騙宣稱為(wei) “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技能等級證書(shu) ”等行為(wei) 。
“雙減”政策落地之後,針對中小學生的學科類培訓市場極度萎縮,非學科類培訓也將迎來更大的監管力度。職業(ye) 培訓則成為(wei) 國家鼓勵發展的賽道,亦成為(wei) 很多培訓機構轉型的方向。但是不管做什麽(me) 培訓,都應該堅守底線,搞虛假宣傳(chuan) 、卷款跑路,把過去學科類培訓的歪風邪氣帶到職業(ye) 教育類培訓,隻會(hui) 把這個(ge) 賽道也毀掉。
對此,一方麵要求相關(guan) 培訓機構加強自律,另一方麵則是要求市場監管、教育等相關(guan) 部門加強監管,規範虛假宣傳(chuan) 等行為(wei) 。而對於(yu) 打著培訓旗號搞詐騙的行為(wei) ,還要求公安等部門嚴(yan) 厲打擊,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此外,“雙碳”背景下,新職業(ye) 、新崗位誕生,相關(guan) 人才缺口較大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迫切呼喚主管部門製定人才培養(yang) 規範,完善資格考試或從(cong) 業(ye) 等級劃分的製度,規範培訓市場發展。高校等機構也應順應市場需求,開設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或者課程,提供靠譜的學習(xi) 培訓渠道,通過正規的學習(xi) 培訓加大人才培養(yang) 培訓力度,滿足市場人才需求。(李一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