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江照黎明》口碑高開低走 沒能架好懸疑與情感天平

發布時間:2022-03-01 16:50:00來源: 文匯報

  作者:黃啟哲

  一度被視為(wei) 今年網劇黑馬的《江照黎明》上周六在爭(zheng) 議聲中迎來大結局。盡管主演馬思純與(yu) 白客等青年演員演技得到觀眾(zhong) 好評,即便他們(men) 分別飾演的女主角李曉楠與(yu) 男主角王誠走到了一起,迎來“Happy End ing(幸福結局)”,可這依然沒能遏止評分不斷下滑的趨勢。《江照黎明》從(cong) 播出伊始7.8分跌落到6.6分,坐實了不少人“高開低走”的預判。

  懸疑劇能夠願意在破解案件謎題同時,聚焦女性群體(ti) 的現實困境,原本贏得網友的一致讚賞。主創對於(yu) 劇本和拍攝的打磨,也顯得誠意十足。為(wei) 何“高開低走”?從(cong) 觀眾(zhong) 反饋看,沒有平衡好懸疑敘事與(yu) 情感鋪陳,是導致該劇不及預期的關(guan) 鍵所在。

  套著懸疑外殼試圖探討女性現實困境

  生長於(yu) 有完美姐姐、強勢母親(qin) 的單親(qin) 家庭,外形普通、能力普通的妹妹會(hui) 選擇怎樣的男人共度一生?李曉楠的答案是同樣普通但老實本分、關(guan) 心自己的蘇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ge) “不出錯”的婚姻選擇,卻把她拉入無盡深淵。好賭、出軌、家暴、借高利貸、威脅家人,甚至屢次試圖殺妻騙保,外人眼中的“模範丈夫”,麵對她時卻是換了“惡魔”的麵孔。眼看李曉楠就要在江邊遭遇蘇睿毒手,然而天亮過後,躺在岸邊的屍體(ti) 卻是蘇睿。

  《江照黎明》一開始,就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了這樣一個(ge) 充滿戲劇反差的境況。在營造詭譎懸疑氛圍同時,同樣引發現實關(guan) 切——那便是“不出錯”的婚戀選擇,為(wei) 何最終導向了“致命結局”?談及該劇創作靈感,編劇黃芬表示,是受到近兩(liang) 年社會(hui) 案件的觸動。因而在人物和劇情的細節中,我們(men) 也能找到一些現實的投射:比如蘇睿熱衷飼養(yang) 冷血動物;比如其殺妻是為(wei) 偽(wei) 裝成意外最終騙取巨額保險;再比如其購置大量治療哮喘藥物投毒、給私家車做手腳偽(wei) 裝車禍的殺人手段。這些細節觀眾(zhong) 此前都通過近兩(liang) 年的社會(hui) 新聞有所了解,因而更容易沉浸在《江照黎明》設定的故事之中,對李曉楠逃無可逃的絕望遭遇感同身受。

  從(cong) 2020年的《摩天大樓》《白色月光》到去年的《八角亭謎霧》,國內(nei) 懸疑劇主創有意識地將目光聚焦於(yu) 處於(yu) 現實困境中的女性群體(ti) 。這一次,《江照黎明》則更進一步:以李曉楠為(wei) 核心,身邊女性不論身份年齡,都麵臨(lin) 各自的現實境況。這也就跳脫了一般懸疑推理劇次要角色“臉譜化”的窠臼,極大拓展了社會(hui) 議題的討論半徑。作為(wei) 第三者,於(yu) 虹的性格扭曲源自於(yu) 父親(qin) 極度的“重男輕女”,以為(wei) “好男人”蘇睿是自己脫離原生家庭的救命稻草,殊不知自己卻成為(wei) 對方意圖還債(zhai) 的獵物。而對於(yu) 負責蘇睿案件的女警官,則展現了職場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兩(liang) 難。正如黃芬所說,主創是在懸疑劇中“見縫插針”地塑造不同類型女性,鼓勵現實中的女性勇敢麵對困境。

  部分蒼白空洞的情感線削弱了故事力量

  “明明用12集可以講完的故事,非要拖成24集,一點點耗幹你的期待,真心實意地追劇卻對不起我的會(hui) 員。”一位網友的吐槽很有代表性。不過,相比於(yu) 不少觀眾(zhong) 選擇快進倍速看的“摻水劇”,《江照黎明》的水分不在台詞與(yu) 情節,而在於(yu) 缺少駕馭平衡懸疑敘事與(yu) 社會(hui) 議題的能力。

  懸疑部分,在拍攝手法上,該劇有諸多出彩之處。比如第二集結尾,導演通過一組劇中人物打破“第四堵牆”看向觀眾(zhong) 的蒙太奇鏡頭,向觀眾(zhong) 設置“誰是凶手”謎題。而在第六集,蘇睿對李曉楠施暴的場景,盡管沒有血腥情節,卻通過肩架攝影機帶來的動態追隨鏡頭,帶來恐怖的窒息感,從(cong) 而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不過,該劇在懸疑案件的展開中卻虎頭蛇尾。比如該劇男主角、白客飾演的王誠。前期,他是“誰是凶手”謎題的幹擾項。中後期,他既是李曉楠情感與(yu) 生活的“拯救者”,又是蘇睿案的受害者家屬,同時又身負破解李曉楠姐姐“案中案”謎題的使命,多重線索看似令案件迷霧重重,不斷反轉,可每條線非但沒有充分展開,反而由於(yu) “主角”這一身份很快被觀眾(zhong) 排除嫌疑,進而看透劇集的“底牌”。

  在這之後,主創就將不少筆墨留給了情感部分,然而閃回片段裏的零碎情節又很難完整地呈現困境。比如為(wei) 了展現世俗眼中精英女性照樣有難言之隱,就安排李曉楠的姐姐李暮楠在婚姻中受到強勢丈夫的牽製,被迫成為(wei) 全職太太,哪怕在娘家也沒能尋求到支持,最終被丈夫間接害死。而這影響了妹妹李曉楠的感情觀,最終落入蘇睿的魔掌。遺憾的是,不管是挖掘少女時代的“時間膠囊”,還是姐姐墓前幾場戲,都沒能展現李暮楠與(yu) 李曉楠的姐妹情深,反而被觀眾(zhong) 解讀為(wei) 拖垮主線敘事進度的“水分”。

  “可能《江照黎明》最終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的狀態並不完美,但一向喜歡自嘲‘爛片編劇’的我,這次卻絕對無法戲謔調侃它為(wei) 爛片。因為(wei) 它表達的東(dong) 西,有沉甸甸的分量。”本劇另一位編劇曹笑天如是總結。隻是主創或許沒有認識到,一旦嚐試探討深刻的社會(hui) 議題,也就意味著觀眾(zhong) 對作品有著更高的預期。倘若缺乏敘事駕馭能力,其所承載的正向價(jia) 值與(yu) 人文關(guan) 懷也就被架空,難以抵達普通觀眾(zhong) 。(黃啟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