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攝影人的奧運情緣
【光明書(shu) 話】
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讓冰雪運動走進中國百姓。北京成為(wei) 世界上首座“雙奧之城”。
新近出版的《我是奧運攝影官》,以感性的個(ge) 人視角講述了趙迎新——奧運史上第一位女攝影運營官的人生經曆,以及作為(wei) 攝影家與(yu) 體(ti) 育結緣的生動往事。通過一首首清新的詩,一段段生動的故事,一張張珍貴的精彩攝影作品和豐(feng) 富的史料,回溯了運動員背後的故事與(yu) 夢想,重溫了中國奧運體(ti) 育史上無數難忘的“第一次”,生動詮釋了奧運精神,也從(cong) 側(ce) 麵見證了中國從(cong) 體(ti) 育大國走向體(ti) 育強國之路,彰顯了奧運會(hui) 背後不斷崛起的大國實力和中國不斷攀升的國際地位。
趙迎新(《我是奧運攝影官》一書(shu) 作者)有著意氣風發的外表,也有著柔韌、不妥協的內(nei) 心。她曾任新華社攝影部編輯記者、常駐英國攝影記者。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hui) 攝影運營官,成為(wei) 奧運史上第一位女性攝影運營官,同時也是首位擔任這一職務的中國人。作為(wei) 一部攝影師的職業(ye) 生涯回憶錄,它是溫暖真摯的個(ge) 人傳(chuan) 記。這本書(shu) 呈現出女性攝影師獨特的敘事風格,在圖文內(nei) 容的融合與(yu) 布局細節方麵,也時刻體(ti) 現出細膩唯美的氣質。全書(shu) 由22篇文章組成,部分篇章之後附有作者傾(qing) 心撰寫(xie) 的抒情詩,循序漸進過渡到正文,烘托情感,銜接下文。在文章的排篇布局中,在遵循時間線的基礎上,將看上去碎片化的文章,分為(wei) 三個(ge) 主題。
第一,核心敘事,包括《成為(wei) 奧運史上第一位女攝影運營官》《中國人淚灑莫斯科》《中國冬奧會(hui) 金牌“零”的突破》等,這一部分的文章起到“先入為(wei) 主”的作用,旨在引起讀者的閱讀興(xing) 趣。20年前,北京申奧成功,中國人淚灑莫斯科;楊揚在鹽湖城冬奧會(hui) 為(wei) 中國獲得冬奧會(hui) 首枚金牌,以及雅典奧運會(hui) 女排逆勢奪冠、劉翔創造奇跡等曆史瞬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為(wei) 世界呈現一道炫目的彩虹……都被定格在作者的鏡頭之中,得到視覺化的見證。第二,著重描寫(xie) 北京奧運會(hui) 媒體(ti) 運營團隊的幕後故事,《不同尋常的2008》《迎接世界的目光》《奧運會(hui) 攝影記者不能丟(diu) 下的“貼身情人”》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講解賽事攝影位置、角度、設備等知識,比如攝影背心的功能,奧運會(hui) 攝影記者注冊(ce) 證件類型,水下視窗、網球小窗等特殊的攝影位置。第三,文章采用倒敘的方式,回顧了二十年前書(shu) 作者身為(wei) 新華社體(ti) 育攝影記者時,曾經拍攝的中國體(ti) 操隊、跳水隊、皮劃艇隊等刻苦訓練的日常瞬間:刻苦訓練、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體(ti) 操館內(nei) ,回蕩著裹著紗布的腳在不停跳躍的音符;水流湍急的怒江邊留下了中國皮劃艇運動員訓練的身影;從(cong) 十米跳台到領獎台,是一遍遍俯衝(chong) 入水的訓練強度和時間鋪就的道路……
《我是奧運攝影官》書(shu) 名簡練醒目,新穎別致,全書(shu) 二百餘(yu) 幅圖片,近十萬(wan) 字,內(nei) 文版心部分鋪設一層鵝黃底色,營造出一種低調、溫暖、寧靜的閱讀氛圍,在激昂澎湃的體(ti) 育運動類圖片中,用文字的“靜”調和“動”。在趙迎新的鏡頭裏,有優(you) 雅,也有帶傷(shang) 的踉蹌;有角力,也有挑戰極限的迸發;有閃光的獎牌,也有閃爍的汗水。如果說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是一束光,那麽(me) ,運動員就是追光人;如果說趙迎新鏡頭下的運動員是一束光,那麽(me) ,心存夢想,不辭辛苦的攝影師就是追光人;如果說希望在遠方,那麽(me) 克服困難,實現卓越的我們(men) ,都是生活的追光人。或許這就是《我是奧運攝影官》帶給我們(men) 的些許感悟。
(作者:梁培培,係山東(dong) 畫報出版社編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