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專家學者看兩會】堅持“五個思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2022-03-09 17:25:00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作者:佟亞(ya) 洲(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師範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凝聚了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誌,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要求。哲學思維是正確認識與(yu) 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要原則的前提,是認識其實質、理解其要義(yi) 、把握其方向的重要基礎。哲學思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踐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必將助力中華民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

  一、堅持戰略思維,統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寬宏格局

  堅持戰略思維是從(cong) 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客觀辯證地觀察、思考和處理民族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事關(guan) 全局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具體(ti) 國情決(jue) 定了協同治理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能否實現協同治理的關(guan) 鍵在於(yu) 是否具備戰略思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的根本性問題。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能停留在某個(ge) 時間狀態評判上,也不能以某個(ge) 具體(ti) 的曆史狀態作為(wei) 是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依據,須跳出“鑄牢”來看“鑄牢”。

  首先,戰略思維體(ti) 現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戰略整體(ti) 和全局意識上。要站在中華民族所麵對的百年變局的曆史大方位上,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意蘊,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刻理解“國之大者”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的具體(ti) 意涵基礎上,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有著怎樣深刻的曆史責任、機遇和挑戰,高度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變化”的發展邏輯,保持“鑄牢”的戰略定力。同時,再世界力量對比呈現“東(dong) 升西降”態勢下,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與(yu) 風險日趨重大,因此必須進一步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其次,戰略思維體(ti) 現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所運用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中。要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綜合平衡施策,以前瞻的意識,將中國與(yu) 世界、曆史與(yu) 現實、個(ge) 別與(yu) 一般、技術與(yu) 價(jia) 值、平衡與(yu) 充分等不同維度融合起來,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找到最佳方案。

  二、堅持曆史思維,提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踐規律

  堅持曆史思維就是要從(cong) 根本上知悉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形成有著亙(gen) 古不變的曆史規律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關(guan) 於(yu)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高度注重總結曆史經驗。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長征途中,紅軍(jun) 經藏彝聚居區,留下“彝海結盟”的民族團結佳話;抗戰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作出了要“團結蒙漢人民聯合抗日”的指示;新中國成立初期,留下“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的民族團結互助的佳話。此外,統一戰線工作和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籌建曆程都說明新中國基本政治製度的民族製度是符合中華民族整體(ti) 共同利益和正確曆史方向的選擇。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召開多次民族工作會(hui) 議,並出台實施《“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興(xing) 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關(guan) 於(yu) 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的意見》等法規條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置於(yu) 治國理政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堅持辯證思維,破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矛盾難題

  堅持辯證思維是主體(ti) 以對立統一為(wei) 基本思維理念、以矛盾分析法為(wei) 主要思維方法,將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觀念自覺融入自身的思維實踐過程,用辯證法的主要規律指導自身的認識實踐活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辯證地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xing) 旺、社會(hui) 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hui) 動蕩、人民遭殃。任何一個(ge) 民族都不能置身於(yu) 社會(hui) 之外而孤立地發展,必須同周圍的民族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係。各民族間相互影響,有時對民族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必須善於(yu) 把握民族共同發展中的諸多矛盾,以辯證思維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多元一體(ti) 性係。要注意解放思想與(yu) 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的有機結合,引導各族人民認識民族間現實與(yu) 長遠、平等與(yu) 團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補充、互通有無的辯證關(guan) 係,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

  四、堅持創新思維,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美好前景

  在百年變局條件下,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鑄牢方式和思維絕不可能是因循守舊、僵化保守的,必須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創新。可以說,創新思維與(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創新是為(wei) 了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創新明確努力方向和定位。

  具體(ti) 而言,在根本性質上,要明確社會(hui) 主義(yi) 屬性;在基本原則上,要明確四個(ge) “必然要求”;在鑄牢動力上,要明確創新是引領各民族發展的第一動力,各民族的和諧發展需要將創新貫徹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上來;在黨(dang) 的領導上,要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鑄牢與(yu) 否關(guan) 鍵在黨(dang) ;在群眾(zhong) 基礎上,要明確各族群眾(zhong) 才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主體(ti) 力量。更要注意的是,形式主義(yi) 式的、表麵上的“鑄牢”隻會(hui) 離心離德,必須要準確把握和全麵貫徹我們(men) 黨(dang) 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動員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而團結奮鬥。

  五、堅持底線思維,堅決(jue) 反對任何損害民族團結的內(nei) 外部勢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僅(jin) 可以讓各民族成員自覺產(chan) 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情感歸屬和政治認同,而且對於(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實踐活動提供話語支持、推動實踐自覺具有重要意義(yi) 。當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非一朝一夕之功,社會(hui) 和諧穩定是前提和基礎。一方麵,必須要堅持底線思維,有效抵禦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消除各種淤點堵點,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準確把握民族團結問題中質變和量變的關(guan) 係,立足最困難的情況下分析民族問題,在最壞的可能性上解決(jue) 問題,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增進民族團結元素,消除一切有損民族團結的因素,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麵,必須要科學運用底線思維方法,堅持積極作為(wei) 、攻堅克難,處理好“守”和“為(wei) ”的關(guan) 係,做到鑄牢底線與(yu) 積極作為(wei) 相互統一;處理好“近”和“遠”的關(guan) 係,“近憂”是當務之急,消除“遠慮”則是治本之道,要做到清除有礙民族團結的毒瘤與(yu) 建章立製齊重並舉(ju) ,防範化解民族團結風險,做到準確識變,對民族問題風險點心中有數。

  [基金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時代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網絡話語權建設的現實挑戰及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C2-2020086

  相關(guan) 閱讀: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以“穩”守住“兩(liang) 條底線”,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以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破難題、增動力,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製度改革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村金融大有可為(wei)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多措並舉(ju) 推進我國智能製造快速發展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堅持係統觀念,開創意識形態工作新局麵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持續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夯實產(chan) 業(ye) 之基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促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科學“雙減”施策 回歸教育本質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建設成就與(yu) 展望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穩住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抓住穩定就業(ye) 基本盤的“牛鼻子”

  【專(zhuan) 家學者看兩(liang) 會(hui) 】鄉(xiang) 村建設重在行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