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啟迪世界——海外人士熱議習近平在兩會上的重要講話
3月5日至7日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先後3次“下團組”並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讓眾(zhong) 多海外人士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國製度的優(you) 越之處,以及人民當家作主、高質量發展等中國治理關(guan) 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顯著優(you) 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時強調,我國政治製度和治理體(ti) 係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實踐中進一步彰顯顯著優(you) 越性,“中國之治”與(yu) “西方之亂(luan) ”對比更加鮮明。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裏·塔夫羅夫斯基表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顯著優(you) 勢。中國在疫情防控、消除貧困等方麵取得巨大成就,相關(guan) 措施提升了民眾(zhong) 福祉、促進了社會(hui) 發展。
土耳其亞(ya) 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爾丘克·喬(qiao) 拉克奧盧表示,有效的治理是中國保障自身良好運行的重要因素。中國的模式不僅(jin) 為(wei) 本國帶來發展繁榮機遇,也造福國際社會(hui) 。中國應對國內(nei) 疫情的同時還積極向其他國家提供疫苗、為(wei) 全球團結抗疫作出貢獻,就體(ti) 現了這一點。
埃及《金字塔報》專(zhuan) 欄作家、傳(chuan) 播學教授阿紮·西德基說,中國政治製度和治理體(ti) 係的優(you) 越性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得到了體(ti) 現。中國有效控製住疫情,而一些西方國家至今仍飽受困擾。中國取得消除絕對貧困等重要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hui) 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認為(wei)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國取得了其他國家從(cong) 未取得過的偉(wei) 大扶貧成就,同時中國還幫助非洲等地區國家減貧,這非常了不起。
全過程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對困難群眾(zhong) ,我們(men) 要格外關(guan) 注、格外關(guan) 愛、格外關(guan) 心,幫助他們(men) 排憂解難。”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代表委員共商國是,解決(jue) 民生關(guan) 切,讓多國專(zhuan) 家學者印象非常深刻。他們(men) 認為(wei) ,通過兩(liang) 會(hui) 這一窗口能夠更深刻感知中國民主體(ti) 現人民當家作主。
老撾人民革命黨(dang) 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京培表示,兩(liang) 會(hui) 是展現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相關(guan) 討論涉及各方麵民生議題,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ti) 現。
尼日利亞(ya) 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說,中國已經形成了真正包容和大眾(zhong) 參與(yu) 的民主製度。中國民主實踐解決(jue) 實際的民生問題,為(wei) 人民提供發展機會(hui) ,人民不斷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正是民主本質的體(ti) 現。
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政治評論員圖蘭(lan) 拜·庫爾班諾夫看來,從(cong) 兩(liang) 會(hui) 可以觸摸中國的民主脈搏。中國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民主模式,它可以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為(wei)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貢獻。
泰國暹羅智庫主席、泰國正大管理學院副校長洪風認為(wei) ,關(guan) 於(yu) 民主,各國人民最有發言權。解決(jue) 貧困問題,讓人民過上富足生活,是一個(ge) 國家最大的國計民生,中國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中國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使中國人民受益”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兩(liang) 會(hui) 上講話的重要內(nei) 容。“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這樣強調。
巴西經濟學家、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中國政府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得到落實,對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積極影響。通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中國在經濟發展、治理等方麵走在世界前列,相信未來高質量發展將助推中國在一些關(guan) 鍵領域取得更大進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綠色發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講話,讓塞爾丘克·喬(qiao) 拉克奧盧印象深刻。他說,中方致力於(yu) 推動綠色發展,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中國定會(hui)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重加強環境保護。
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hui) 研究員、政治學教授安娜·馬林博格-烏(wu) 伊認為(wei) ,中國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使中國人民受益,也將為(wei)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在希臘國際關(guan) 係學者佩拉吉婭·卡帕西奧塔基看來,當前國際社會(hui) 仍麵臨(lin) 重重考驗。在全球經濟複蘇進程中,中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不僅(jin) 致力於(yu) 保障自身經濟的穩定性,還積極與(yu) 其他國家開展經濟合作,這非常有利於(yu) 國際社會(hui) 共克時艱。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hui) 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說,保護自然、應對氣候變化並建立新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是一項全球性任務。德中兩(liang) 國在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方麵有新的機遇和創新潛能,雙方可在碳減排方麵共同作出巨大貢獻。
(參與(yu) 記者:於(yu) 帥帥、吳丹妮、宋宇、王亞(ya) 光、耿鵬宇、李超、顧梓嶧、劉鍇、閆潔、卞卓丹、熊思浩、林朝暉、章建華、蔡國棟、郭駿、王子正、陳占傑)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0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