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快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

發布時間:2022-03-10 15: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兩(liang) 會(hui) 訪談】

  加快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蘭(lan) 州大學校長嚴(yan) 純華委員

  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王冰雅光明日報通訊員 法伊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提到這一話題。”中國科學院院士、蘭(lan) 州大學校長嚴(yan) 純華委員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2020年9月,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新時代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幹意見》,對新時代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作出部署。嚴(yan) 純華認為(wei) ,中西部高等教育迎來了自改革開放恢複高考以來又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教育部高教司在《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 服務中西部高質量發展》中指出,推動集群發展,一方麵,推高校集群,以西安、蘭(lan) 州為(wei) 戰略支點,發揮高水平大學的龍頭作用,帶動引領西北高等教育的整體(ti) 發展;另一方麵,建專(zhuan) 業(ye) 集群,引導中西部高校聚焦區域發展急需,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調整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結構,打造特色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集群。建設戰略平台,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區域分別布局建設高等教育創新綜合平台,共建共享優(you) 質教育、科研、人才資源。“這對包括蘭(lan) 州大學在內(nei) 的高校無疑是重大利好。”嚴(yan) 純華說。

  以甘肅為(wei) 例,現有高校、獨立研究與(yu) 開發機構上百所,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對此,嚴(yan) 純華建議,可以在甘肅設立新時代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發揮甘肅輻射帶動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支點作用,承接高等教育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徑和優(you) 質資源的“東(dong) 接西送”,推動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xing) 。

  “近年來,蘭(lan) 州大學努力‘在西北辦好一流大學’,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圖強,積極搶抓時代新機遇,紮根西部辦好世界一流大學,為(wei) 服務引領中西部跨越發展作了自己的貢獻。蘭(lan) 州大學有義(yi) 務也可以在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支點中起到龍頭帶動作用,協同開展教學研究、大規模教師培訓和科技創新,輻射引領西北高等教育水平整體(ti) 提升。”嚴(yan) 純華說。

  同時,西部高校亟須克服“西部思維”,不能“等靠要”,更不能“躺平”,隻有主動出擊,根據區域社會(hui) 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與(yu) 其他地區的差異性,發揮自身特色,加快形成自我造血機製,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中逆襲而上。具體(ti) 而言,人才戰略先行、科技支撐保障、與(yu) 所在地區社會(hui) 積極互動,是實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xing) 的三大突破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完善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潛心鑽研、盡展其能。人才對於(yu) 縮短中西部高校間的差距至關(guan) 重要,但中西部高校人才隊伍引進和現有人才隊伍穩定工作仍然艱巨。對此,嚴(yan) 純華表示,希望支持甘肅等西部省區市探索建立“人才特區”和“經費特區”,在人才引進、培養(yang) 、評價(jia) 等方麵先試先行。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西部振興(xing) 人才崗”“高校銀齡教授支援西部計劃”等人才計劃中,向西部傾(qing) 斜,提供一站式服務,並配套專(zhuan) 項經費,提高西部地區高校養(yang) 老保險和職業(ye) 年金撥款標準,確保人才退休後養(yang) 老金待遇平均水平不低於(yu) 同類高校,真正激發西部人才潛心育人、紮根奉獻的內(nei) 生動力。

  科研平台建設,好比人才“引”和“用”的梧桐樹。嚴(yan) 純華提出,“一五”“二五”建設期間,國家將大量重點建設項目布局在甘肅等西部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大部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都布局在東(dong) 南沿海地區,在中西部布局較少,2021年公布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依然布局中東(dong) 部地區,這使得甘肅乃至整個(ge) 西北地區在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麵的地理區位優(you) 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也一定程度忽略了全國範圍內(nei) 的科技資源平衡配置。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如何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如何合理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為(wei) 值得深入思考的戰略問題。

  嚴(yan) 純華認為(wei)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研發基地的布局,應充分考慮已有的研究積累和特色,麵向國家戰略需求,結合自然稟賦、地域和安全因素,超前謀劃、提前實施。可在甘肅布局一些核物理、西部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拓展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回旋空間;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you) 勢,對包括技術來源、應用落地場景、產(chan) 業(ye) 集群等多方要素進行綜合權衡;充分體(ti) 現國家意誌,充分發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區域發展的基礎性帶動作用,適當向內(nei) 陸和中西部地區傾(qing) 斜,為(wei) 中西部地區創新驅動、跨越發展提供基礎平台支撐。同時,還要強化科學家精神引領,引導科研人員以新時代“科技報國”的國家使命感與(yu) 責任感投身“科技強國”。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0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