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林委員談博物館大發展大繁榮的“這十年”:寓教於樂滋養大眾
【奮進向未來——知識分子代表委員築夢新篇】
近十年是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陶醉於(yu) 博物館之中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中華版權代理中心)主任、黨(dang) 委書(shu) 記孫寶林近日提到,“當然,博物館界也非常努力,盡量讓自己的展覽更好看。還開發文創產(chan) 品,讓觀眾(zhong) 能夠把博物館帶回家。”
孫寶林表示,我國博物館堅持“讓文物活起來”,在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中,使更多觀眾(zhong) 了解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之美、了解中華文化之悠久,滋養(yang) 了我國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博事業(ye) 在服務於(yu) 人民群眾(zhong) 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壯大。”孫寶林說。
在采訪中,孫寶林結合自己在中國印刷博物館的工作經曆提出,“雙化兩(liang) 性”是推動博物館發展的一個(ge) 思路,即專(zhuan) 業(ye) 化加大眾(zhong) 化、知識性加趣味性。他介紹,在中國印刷博物館曾舉(ju) 行的活動中,觀眾(zhong) 可以用半成品紙漿,在敲敲打打中做出古扇,從(cong) 中了解作為(wei)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遇到參觀中國印刷博物館的兒(er) 童時,他會(hui) 在陪伴參觀時詢問兒(er) 童對博物館的興(xing) 趣所在。“我希望能把這樣的工作再改進、再提高,使它能深入人心,能吸引大家都來博物館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滋養(yang) ,幫助觀眾(zhong) 樹立‘我是一個(ge) 自信自豪的中國人’的觀念,並在孩子幼小的心裏種下一顆文化的種子。”(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孔繁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