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蘇州河40年蝶變記

發布時間:2022-03-14 14: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孫中欽 肖茜穎 種楠 撰文/攝影

  一張張老照片,傾(qing) 訴著蘇州河往事;一幅幅新畫麵,記錄了母親(qin) 河新貌。40年來,蘇州河一路見證了上海的城市發展和時代變遷。

  一提起從(cong) 市中心蜿蜒而過的蘇州河,上了些年紀的人不免湧起工業(ye) 記憶,而在年輕一代的眼中,這裏是充滿鳥語花香的40餘(yu) 公裏濱水公共空間、時髦好玩的城市“會(hui) 客廳”、晚飯後的健身跑道……當下,值得珍惜;曆史,更不該被忘卻,而每一幀照片也成了最溫暖的告白。

  在一張拍攝於(yu) 1982年7月的照片裏,蘇州河與(yu) 黃浦江交匯處的外白渡橋邊,有一排私自搭建的危房簡屋,環境髒亂(luan) 。時至如今,該區域按“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的整體(ti) 思路,正全力打造成多功能、高品質、國際化的文化區和曆史風貌保護區。舊地重遊,映入眼簾的是碧波蕩漾、芳草萋萋……放眼望去,周邊是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上海總商會(hui) 大樓、上海郵政博物館等滿載著城市發展印記的老建築。作為(wei) 中國民族工業(ye) 發祥地之一,當航運和工業(ye) 的痕跡漸漸褪去,蘇州河仍不動聲色地傳(chuan) 遞著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新與(yu) 舊在此和諧共融。

  距離外白渡橋約300米的乍浦路橋上,也有不一般的風景。中國曾被稱為(wei) “自行車王國”,而在過去罕有私家車的年代,上海市民熱衷於(yu) 騎著“永久”和“鳳凰”穿梭於(yu) 大街小巷。在1984年8月的一個(ge) 早高峰,乍浦路橋上自行車大軍(jun) 的“堵車”場麵,今已難覓,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看得見風景的橋”。由於(yu) 橋上視野開闊,外白渡橋、陸家嘴近在咫尺,乍浦路橋成為(wei) 時尚達人和攝影發燒友的“網紅橋”,引來了一撥又一撥“迷弟迷妹”。

  如今,蘇州河的變化仍在繼續,並將繼續綿延出一個(ge) 個(ge) 嶄新的上海故事。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3日 1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