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傳統文化“雅致感”融入服裝

發布時間:2022-03-17 11:04:00來源: 光明日報

  2022年央視春晚舞台上,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選段以一股“青”流博得滿堂彩,而其當下的全國巡演更是一票難求。該劇講述了一位故宮青年研究員“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視角“窺”見畫家王希孟創作《千裏江山圖》的故事。其中,設計師陽東(dong) 霖擔任服裝總設計的工作。在創作中,他將畫中意象、宋代美學呈現在舞台上。在他看來,衣服是穿在身上的文化,將傳(chuan) 統文化融入服裝設計,是《隻此青綠》引起人們(men) 共鳴的原因。

  “做這部作品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近10年來,我們(men) 整個(ge) 團隊一直深耕中國傳(chuan) 統服飾在舞台藝術上的一種現代表達。”2020年10月,舞蹈編導韓真、周莉亞(ya) 邀請陽東(dong) 霖加入《隻此青綠》的藝術創作,把傳(chuan) 世國寶《千裏江山圖》展現在舞台上。談起此次參與(yu) 創作的經曆,陽東(dong) 霖坦言,團隊一直致力於(yu) 把中國傳(chuan) 統服飾用全新的麵貌來展現給廣大的觀眾(zhong) ,《隻此青綠》是他們(men) 團隊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又一次藝術創作,主創團隊想表達的是致敬中國文化的傳(chuan) 承者。“無論是劇中千年之前的工藝傳(chuan) 承人,還是當下的文物修複者,都是文化傳(chuan) 承者,他們(men) 平凡而偉(wei) 大。”陽東(dong) 霖說。

  “通過一部劇讓觀眾(zhong) 讀懂一件國寶,讓觀眾(zhong) 了解這件國寶對於(yu) 民族團結、民族融合的意義(yi) 所在,是我們(men) 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應有的藝術責任與(yu) 擔當。”為(wei) 更好傳(chuan) 達《千裏江山圖》帶來的視覺震撼,陽東(dong) 霖帶著團隊,去了好幾次故宮博物院。“當你真正站到這一幅作品麵前,去感受宣紙的紋路,去感受每一筆顏色,每一筆山間的褶皺,這與(yu) 網上看到的圖片所帶來的衝(chong) 擊力完全不一樣。”陽東(dong) 霖介紹,整個(ge) 作品從(cong) 分析劇本到創作,從(cong) 初稿成形到不斷地修改調整,從(cong) 試裝到舞台上合成,一直到最後的首演以及登上春晚舞台,舞台上短短幾分鍾的精美演繹,凝結著台下整個(ge) 團隊近一年的心血和智慧。

  “藝術創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ge) 反複建立,反複推翻的過程。”陽東(dong) 霖說,他想做的藝術作品,絕不是司空見慣的,他認為(wei) 藝術工作者應該起到引領的作用。《隻此青綠》這個(ge) 舞段是整個(ge) 劇裏的一個(ge) 點睛之筆,為(wei) 了讓其更加飽滿,更加有自己鮮明的風格,陽東(dong) 霖率服裝設計製作團隊,在上百張設計圖稿中不斷地修改,不斷地調整,隻為(wei) 設計出讓自己滿意,讓觀眾(zhong) 滿意的服裝。設計圖紙定稿後,又出了不下十套服裝打板。“不同麵料、不同顏色、不同肌理帶來的可能性,都和最後呈現在舞台上的效果息息相關(guan) 。”陽東(dong) 霖說。

  《隻此青綠》裏的舞者身姿綽約,好似在不斷變化的重巒疊嶂,踏水望月而來,這樣震撼的畫麵離不開服裝的巧妙設計。陽東(dong) 霖告訴記者,他們(men) 采用不同種類的棉麻布質,從(cong) 服裝的款式上強調宋代美學的雅致感,用石青與(yu) 石綠作為(wei) 底色,讓袖子疊搭在一起時猶如山巒起伏,裙型將襦纏繞至腰間,用其層疊感形成山巒層疊之勢。

  “《隻此青綠》是一部具有濃厚中國美學的作品,因此在麵料和用色上,都得體(ti) 現中國的審美情趣,但這並不是將博物館裏的東(dong) 西直接搬到舞台上。”陽東(dong) 霖說,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更好地感受中國傳(chuan) 統之美,他們(men) 不斷研究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解構宋代服飾美學,提煉創作要素,讓其更容易為(wei) 廣大觀眾(zhong) 所接受。

  “衣服是穿在身上的文化。”陽東(dong) 霖解釋,服裝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一脈相承,如何通過服裝配合演繹正是他的工作。“每次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生了新的認知點,我都會(hui) 將其轉化成藝術創作,‘輻射’更多的人,這是我們(men) 文藝工作者的信念。”陽東(dong) 霖堅定地說。同樣他也希望傳(chuan) 統服飾能作為(wei) 一個(ge) 切口,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

  (本報記者 周仕興(xing) 王瑾雯)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