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友誼似楠竹 根深葉茂節節高
光明日報駐伊斯蘭(lan) 堡記者 張任重
位於(yu)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達烏(wu) 德大道的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舊址院內(nei) ,有一簇青翠的楠竹,它們(men) 高聳挺拔、生機勃勃,格外引人矚目——這是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耿飆為(wei) 紀念1956年周恩來總理成功訪問巴基斯坦而親(qin) 手種下的。
習(xi) 近平主席2015年訪問巴基斯坦期間,在巴議會(hui) 發表演講時說:“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也是我的老領導耿飆先生曾經說過:‘中巴傳(chuan) 統友誼必然像喀喇昆侖(lun) 公路一樣越走越寬廣。’今天,中巴關(guan) 係發展印證了他的預言。患難見真情,中國和巴基斯坦都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善鄰的珍貴、朋友的溫暖。”
時隔66年,這簇楠竹親(qin) 曆了中巴友誼傳(chuan) 承的動人曆史,更見證了新時代中巴關(guan) 係的光輝篇章。
一段彌足珍貴的友誼發展史
關(guan) 於(yu) 這簇楠竹的來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農(nong) 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楠竹承載著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對中巴友誼的珍視和重托。農(nong) 融向記者講述了一段珍藏於(yu) 《耿飆回憶錄》中的往事。1956年初,耿飆出任第二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上任前,周恩來總理在對耿飆的指示中特別強調“安定四鄰”的重要性。周恩來總理說:“隻有和周圍的國家建立很好的關(guan) 係,我們(men) 才能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致力國內(nei) 建設。”
農(nong) 融繼續講到,耿飆上任大使後不久,毛澤東(dong) 主席曾在中共八大會(hui) 議期間單獨接見了他。毛澤東(dong) 主席說:“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方麵,它聯結西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因此帝國主義(yi) 把它作為(wei) 對我國實行軍(jun) 事包圍的重要環節。而中巴友好則有助於(yu) 打破這個(ge) 反華軍(jun) 事包圍圈……另一方麵,巴基斯坦處在我國和西亞(ya) 、歐洲、非洲之間。因此,它是我國從(cong) 西麵走向世界的大門。打開這扇大門,無疑有助於(yu) 挫敗帝國主義(yi) 對我們(men) 的經濟封鎖。”在毛澤東(dong) 主席和耿飆談話後,周恩來總理又專(zhuan) 門囑咐耿飆:“毛主席在這個(ge) 問題上做的重要指示具有偉(wei) 大的戰略意義(yi) 。你務必要深入領會(hui) ,在工作中努力貫徹。同時,從(cong) 經貿方麵來說,我們(men) 也可以考慮從(cong) 巴基斯坦建立一條通向歐洲的現代絲(si) 綢之路。從(cong) 外交方麵來說,中巴友好也有助於(yu) 我國和其他伊斯蘭(lan) 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guan) 係。”毛澤東(dong) 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成為(wei) 耿飆開拓對巴工作的重要遵循。
據農(nong) 融介紹,1956年對中巴關(guan) 係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yi) 。1955年萬(wan) 隆會(hui) 議後,中巴關(guan) 係取得了較快發展,此後兩(liang) 國高層互訪頻繁。1956年10月,時任巴基斯坦總理蘇拉瓦底訪華。當年12月20日至30日,周恩來總理率團訪問巴基斯坦。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總理首次訪問巴基斯坦。在會(hui) 談和交流中,周恩來總理向巴領導人介紹了中國外交政策,並再次表達了進一步發展對巴關(guan) 係的願望,得到巴方領導人的積極回應。周恩來總理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強大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氣度,在巴掀起了中巴友好的高潮,代表團所到之處均受到熱情好客的巴基斯坦人民的夾道歡迎。周恩來總理此行踐行了毛澤東(dong) 主席對周邊外交的戰略部署,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新中國外交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年內(nei) 兩(liang) 國總理的成功互訪,極大地推動了兩(liang) 國友好合作關(guan) 係和兩(liang) 國人民友誼的發展。
農(nong) 融對記者講到,在送別周總理和代表團一行後,耿飆想,應該以什麽(me) 方式紀念這次具有開創性意義(yi) 的訪問呢?剛好他發現當地有一種楠竹,堅挺向上、耿介拔俗,很有象征性和紀念意義(yi) 。他便買(mai) 了一段粗壯的楠竹,請賣竹人截成4段,帶回當時的首都卡拉奇,親(qin) 手種在使館的院子裏。1978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耿飆率代表團赴巴出席喀喇昆侖(lun) 公路竣工典禮並對巴進行友好訪問期間,專(zhuan) 程來到已經成為(wei) 中國駐卡拉奇總領館的使館舊址,撫竹追思,深切緬懷周恩來總理為(wei) 發展中巴友誼而建立的豐(feng) 功偉(wei) 績。
農(nong) 融表示,在兩(liang) 國老一輩領導人的關(guan) 心和培育下,中巴友誼就像耿飆大使親(qin) 手種下的竹子一樣,沐風瀝雨,屹立挺拔,節節攀高。在新中國打破外部封鎖、恢複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探索改革開放等關(guan) 鍵時刻,巴基斯坦都挺身而出,給予中方無私幫助;而在巴需要的時候,中國也始終是巴基斯坦的堅強後盾。
一幅精誠合作的新時代圖卷
如今,開啟中巴友誼曆史的老一輩革命家、外交家種下的楠竹,已經化作一股堅韌挺拔、昂揚向上的精神,正在兩(liang) 國各界人士的合作交流中繼續傳(chuan) 承,推動新時代的中巴關(guan) 係邁上新的高度。繼承發揚新時代中巴友誼,深化兩(liang) 國全方位合作已成為(wei) 中巴兩(liang) 國領導人以及各界人士的共識。
2020年3月,習(xi) 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hui) 堂同到訪的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會(hui) 談時指出,中巴兩(liang) 國是患難與(yu) 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中巴特殊友誼是曆史的選擇,深深紮根於(yu) 兩(liang) 國人民心中。無論國際風雲(yun) 如何變幻,中國將始終同巴基斯坦堅定站在一起,致力於(yu) 深化中巴“鐵杆”情誼,使中巴關(guan) 係成為(wei)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典範,更好造福兩(liang) 國人民。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lan) ·汗作為(wei) 外國首腦嘉賓,出席了冬奧會(hui) 開幕式。他祝賀中方成功舉(ju) 行歎為(wei) 觀止的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感謝中方為(wei) 巴基斯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寶貴幫助。在華期間,伊姆蘭(lan) 總理特別強調,巴中是全天候朋友,任何時候巴方都將同中方堅定站在一起。
再看近日,巴媒體(ti) 十分關(guan) 注中國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倡議等議題的討論和表態,各界人士認為(wei) 中國通過兩(liang) 會(hui) 釋放利好,將繼續惠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以及巴社會(hui) 發展。
正是在兩(liang) 國領導層、建設者以及各行各業(ye) 的共同支持和期盼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早已碩果盈枝,前期建設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已紛紛投入運營,為(wei) 巴實施工業(ye) 化戰略打下堅實基礎。如今,走廊第二階段建設也正如楠竹一樣茁壯生長,節節攀高:根據規劃,中巴兩(liang) 國將全麵提升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信息技術、民生等更廣泛領域合作,助力巴提高社會(hui) 發展水平,增強經濟造血能力。特別值得關(guan) 注的是,新經濟業(ye) 態中的清潔能源應用、生態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跨境電商以及符合巴國情的智能手機組裝等新興(xing) 領域合作初露頭角,部分項目已實質性落地且蓬勃生長,枝繁葉茂指日可待。
展望未來,可以肯定的是,楠竹象征的堅韌挺拔、昂揚向上精神在新時代將由新一代奮鬥者們(men) 繼續傳(chuan) 承,發揚光大。對此,農(nong) 融向記者表示,進入新時代,中巴關(guan) 係發展也進入新階段。“我們(men) 與(yu) 祖國人民一道肩負著黨(dang) 的重托,要在本職崗位上為(wei) 國家和民族複興(xing) 作出應有貢獻。我們(men) 將以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為(wei) 指引,更加珍視中巴傳(chuan) 統友誼,進一步深入學習(xi) 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對黨(dang) 無限忠誠、對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挖掘和傳(chuan) 承楠竹所代表的紅色外交內(nei) 涵,不斷開創中巴友誼新局麵,全力打造新時代更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ti) 。”
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於(yu) 曆史和人民的新業(ye) 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4月農(nong) 融率隊在卡拉奇考察調研期間,在駐卡拉奇總領館陪同下專(zhuan) 程赴駐巴使館舊址查看楠竹。為(wei) 加強對楠竹的保護、管理、運用,駐巴使館專(zhuan) 門將楠竹中的小叢(cong) 竹子連根移植至伊斯蘭(lan) 堡的使館院內(nei) ,並在一旁刻製石碑以示紀念。
農(nong) 融最後表示,耿飆大使當年種下的不是普通的竹子,而是中巴關(guan) 係的見證和兩(liang) 國友誼的象征。經過一年的洗禮,位於(yu) 使館院內(nei) 的楠竹已經節節拔高、鬱鬱蔥蔥,成為(wei) 到訪的各界友人經常駐足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相信楠竹所象征的中巴友誼堅韌挺拔、曆久彌堅的精神內(nei) 涵將代代相傳(chuan) 。
(光明日報伊斯蘭(lan) 堡3月16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7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