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奧密克戎:中國“動態清零”進行時!
早春三月,乍暖還寒。
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例數遠高於(yu) 前三波疫情水平。
奧密克戎帶來的新一輪疫情,令2022年的這個(ge) 春天仿佛遭遇了“倒春寒”。
波及28個(ge) 省份,涉390餘(yu) 個(ge) 中高風險地區,發生頻次明顯增加,感染人數快速增長,波及範圍不斷擴大……我國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防控時刻。
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放鬆!
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堅決(jue) 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采取最徹底的防控措施,盡快遏製疫情擴散勢頭;向多地派出工作組,啟動應急預案,國家隊緊急出征……抗疫集結號再度吹響。
始終牢記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得更快、更準、更細,爭(zheng) 取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中國在驚心動魄的抗疫鬥爭(zheng) 中書(shu) 寫(xie)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新篇章。
第四波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新挑戰
這兩(liang) 天,吉林省吉林市下起了雪。青色的江、白色的岸、黑色的路,唯美的畫卷上卻少了人。
從(cong) 3月15日淩晨4點起床,忙到晚上11點,宋冉呼哧帶喘地給封閉小區的居民送去生活物資。
3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興(xing) 華街道中興(xing) 社區網格員宋冉為(wei) 隔離居民運送生活物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一個(ge) 包裹好幾斤重,左右手並用,一次拿三個(ge) 。這是吉林市昌邑區興(xing) 華街道中興(xing) 社區網格員們(men) 連日來的工作常態。
迅速激增的病例,給當地抗擊疫情帶來從(cong) 未有過的挑戰。
3月2日,吉林市首次在應檢盡檢人群中發現4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初篩陽性人員。此後,新冠病毒感染者迅速增加,14日單日更是報告3580例。
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聚集性感染牽動人心。
300輛大型客車、6556名學生、85名帶隊老師……從(cong) 白天到午夜,再到清晨,學生們(men) 在操場集合,每個(ge) 人身著防護服,帶著行李排隊有序上車。
3月11日一早,學生全部轉運隔離。
“剛開始大夥(huo) 兒(er) 都挺慌的,擔心方艙醫院裏條件不好,導致病情加重。”來自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的學生陳建龍,3月11日住進了吉林市昌邑區方艙醫院。“來了後安心很多,每頓飯有葷有素。天氣寒冷,但方艙醫院挺暖和。”
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經超過1.5萬(wan) 例,波及28個(ge) 省份……我國疫情防控再次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挑戰。
自疫情暴發以來,上海承接了全國近40%的入境客運航班和旅客,一直是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的重鎮。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集中隔離點、封控小區、核酸采樣點、疫苗接種點等地,守護著這座特大城市的安全。
3月13日,上海市明園小安橋小區的居民排隊等待接受核酸檢測。新華社記者 高峰 攝
在深圳,往日熱鬧的CBD街區冷清下來,小區封閉管理,寫(xie) 字樓僅(jin) 允許少量報備人員進入……從(cong) 3月14日早晨起,這個(ge) 快節奏的城市慢了下來。
迎戰奧密克戎!在這場遭遇戰中,病毒傳(chuan) 播快、隱匿性強,超出許多人的預想。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4.6億(yi) 例,死亡超600萬(wan) 例。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水平快速上升,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增大。
我國本輪疫情多發、頻發,正是第四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縮影。
“當前毒株的傳(chuan) 播速度,比我們(men) 之前遇到的毒株明顯加快。若還按照之前的反應速度,就跟不上疫情防控需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說。
研究顯示,相比之前的德爾塔毒株,奧密克戎毒株BA.1的傳(chuan) 播速度要快77%,而在我國流行的BA.2,傳(chuan) 播速度又比BA.1快66%。
與(yu) 此同時,較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不易被發現,也是潛在傳(chuan) 染源,給及時切斷傳(chuan) 播鏈帶來新的挑戰。
吉林、廣東(dong) 、山東(dong) 、河北、雲(yun) 南、黑龍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迅速派出工作組,赴多個(ge) 省份指導疫情處置工作。
會(hui) 同當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勢,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每日開展督查檢查,及時提出問題和建議,督促地方整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目前各疫情發生地的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進,部分地方已出現向好趨勢。
推動組織開展高質量的全員篩查,指導建設方艙醫院,調用征用酒店、保障房等擴充隔離房間……來自權威部門的信息顯示,目前製約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瓶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jue) ,各項防控措施正在加緊推進。
防控到了最吃勁時:不落下一個(ge) 患者
這是一場非同尋常的戰鬥。
與(yu) 病毒賽跑,流調、溯源、救治等多線作業(ye) ——
截至3月16日,吉林省已經建成方艙醫院8處,共計11488張床位。
3月15日,工人在吉林市高新南區隔離方艙項目施工現場組裝隔離方艙箱體(ti)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碩大的雪片紛紛揚揚灑落,位於(yu) 吉林市高新區的隔離方艙施工現場泥濘不堪。
工程機械在吉林市高新南區隔離方艙現場施工(3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惡劣的天氣,阻擋不了“中國速度”。施工現場,各種大型機械馬力全開,正火速把一個(ge) 個(ge) 公共汽車大小的白色方艙有序組合起來。
“早一點兒(er) 完工,就是給防疫工作減一分壓力。”吉化集團吉林市北方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武巍說。
3月15日,工人在吉林市高新南區隔離方艙項目施工現場吊裝隔離方艙箱體(ti)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單手拖拽著比她個(ge) 頭大幾倍的垃圾編織袋,一張保潔阿姨化身“大力士超人”的照片火爆全網。
她叫劉淑賢,今年62歲,是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南苑四公寓的一名保潔員。“公寓裏的孩子像我的家人一樣,疫情特殊時期,孩子們(men) 的父母不在身邊,我得照顧好他們(men) 啊!”她說。
抗疫“特種兵”爭(zheng) 分奪秒,全速圍堵病毒——
淩晨0點接到電話處理人員名單,淩晨1點睡下,淩晨2點又接到電話,淩晨3點再睡下……連日來,分段計算睡眠時間成為(wei) 上海市楊浦區疾控中心一線流調員的日常。
3月12日淩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依舊燈火通明。防護服裏沾滿了汗水,口罩勒出難消的痕跡,檢測人員正有序對送檢樣本進行檢測。醫院單日樣本檢測量最高時達8000管。
核酸取樣,表麵上看隻需幾秒鍾功夫,但對於(yu) 檢驗人員來說,這項工作才剛剛開始,每一份樣本從(cong) 送到實驗室,拆包、排管、核酸提取、擴增分析、出檢測報告,一套流程下來需要3個(ge) 小時左右。
3月13日淩晨,上海市鬆江區洞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給一個(ge) 小朋友做核酸采樣。新華社記者 張建鬆 攝
從(cong) 清晨到深夜,一批又一批救治隊員奔赴到定點救治醫院,做守護群眾(zhong) 安全的暖心“大白”。
“我們(men) 的名字都叫東(dong) 北。”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科主任於(yu) 雷說,醫務人員連夜體(ti) 檢,就是為(wei) 了早一點到吉林一線救治病人。
3月15日上午,來自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醫療隊帶著2輛移動PCR方艙和2車物資抵達吉林市。
“內(nei) 蒙古也在抗擊疫情,前天晚上我還在小區執勤,淩晨1點接到命令就立刻趕往吉林市。”呼和浩特市醫療隊領隊王繼軍(jun) 雙眼布滿血絲(si) 。他說,早來一點,就能早幫上忙。
針對吉林省新增確診病例數量快速上升的情況,有關(guan) 部門已第一時間向長春市和吉林市派出了國家專(zhuan) 家組。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介紹,此次采取了分類救治的措施,即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有高風險因素的病例,集中收治在綜合能力較強的定點醫院;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收治在其他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
保供穩價(jia) ,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充足——
每一個(ge) 隔離在社區和樓宇的人,都不會(hui) 成為(wei) “孤島”。
處於(yu) 疫情中心的山東(dong) 青島萊西,米麵油肉蛋等各類生活物資儲(chu) 備充足、價(jia) 格穩定。當地的“一塊幫”青年誌願者互助中心從(cong) 3月4日開始,組織人力為(wei) 一線抗疫人員每天免費送餐500餘(yu) 份。
“訂單像‘雪花’一樣飄來,比平時多了3倍。”這是近期上海浦東(dong) 新區叮咚買(mai) 菜金橋店的日常。20個(ge) 配送員,一天13個(ge) 小時,從(cong) 早上7點到晚上8點,馬不停蹄穿梭在大街小巷。
3月16日,在位於(yu) 上海閔行區吳中路的一家網絡購物平台倉(cang) 配站點外,配送騎手將包裝好的網絡訂單貨品裝車。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電瓶車每天騎100多公裏,每日150單打底、最多時近210單,但心裏很踏實。”“90後”叮咚快遞小哥彭思文說。
這是每一位老百姓對生活的向往和企盼,執著堅韌中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勇氣。
3月15日深夜,在位於(yu) 上海閔行區老滬閔路的一家網絡購物平台倉(cang) 配站點,工作人員在冷藏庫內(nei) 將新到貨的蔬菜分類擺放到貨架上。新華社記者方喆 攝
同心戰“疫”:盡快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
迎戰奧密克戎,要求我們(men) 的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嚴(yan) 、更實。
從(cong) 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wei) 補充;到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強調要優(you) 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輕症實行集中隔離管理……中國正在采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盡快遏製疫情擴散勢頭。
病毒傳(chuan) 播越快,越突出科學精準防控——
劃定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嚴(yan) 格落實分級精準管控……
為(wei) 科學應對這一輪疫情隱匿性強、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較高的新情況,越來越多城市統籌完善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措施,力爭(zheng) 既精準防控,又不形成“孤島”。
疫情越是膠著,越不能麻痹鬆懈——
加快感染者篩查,采用核酸和抗原檢測相結合,提升檢測能力,優(you) 化組織實施,盡快摸清疫情本底;抽調流調隊伍支援,公安、公衛、工信協同做到風險人員應查盡查;學校、養(yang) 老院、工廠企業(ye) 等重點場所,要嚴(yan) 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防止再次出現聚集性疫情……
當前,全球疫情起伏反複,病毒頻繁變異,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上升,必須壓實“四方”責任。稍有鬆勁,“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
形勢越是嚴(yan) 峻,越要心懷大局——
阻擊本土疫情、支援香港抗疫、保障城市平穩有序運行,深圳在“三條戰線”上同時作戰,全力以赴穩控疫情防控大局。
“病毒越狡猾,越考驗疫情防控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中國的防控舉(ju) 措、診療方案根據疫情形勢變化不斷優(you) 化調整。從(cong) 阻擊戰的應急救治,到常態化的防控,再到迎戰德爾塔、奧密克戎的精準防控,抗擊疫情的中國答卷,始終書(shu) 寫(xie) “以人民為(wei) 中心”!
攜手同心,築起人類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3月1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國家援柬埔寨中醫抗疫專(zhuan) 家組出征儀(yi) 式舉(ju) 行。專(zhuan) 家組將赴柬開展對外醫療援助,助力柬埔寨抗疫。
目前,中國已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21億(yi) 劑新冠疫苗,占中國以外全球疫苗使用總量的三分之一,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ju) 辦的全球綜合性體(ti) 育盛會(hui) ,是中國抗疫成功經驗的縮影,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現。
麵對一場場抗擊疫情的硬仗,人們(men) 始終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文字記者:陳芳、董瑞豐(feng) 、馬曉成、顧天成、李恒、宋晨、徐鵬航、賈遠琨、邵美琦、袁全
視頻記者:韓依格、徐偉(wei) 、司曉帥、王帆、邵美琦、張楠、馬曉成、薑明明、張博宇、周義(yi) 、陳旺、張華迎、孫青、潘旭、丁汀、張夢潔、郭敬丹、陳傑、吳振東(dong) 、趙小羽、吳飛座、閆祥嶺、趙瑞希、李思佳、張嘉晉
海報設計:錢程
新媒體(ti) 編輯:胡碧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