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槐樹的見證

發布時間:2022-03-18 16: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郭華

  久聞齊會(hui) 有棵大槐樹,今天終於(yu) 站在了它的樹蔭下。這是一棵曆經700年風雨,仍枝繁葉茂、生意盎然的國槐。這是一棵被侵略者的炮彈攔腰打斷,本已枯死,又奇跡般再生的國槐。這是一棵至今無法數清樹幹中到底留有多少顆子彈的國槐。

  齊會(hui) 村位於(yu) 河北省河間市,河間古稱瀛洲。

  曆史上有所謂燕雲(yun) 十六州,也叫幽雲(yun) 十六州。地處冀中平原腹地的瀛洲即是燕雲(yun) 十六州之一。從(cong) 戰國時期位於(yu) 燕南趙北,到北宋時期扼守宋遼邊界,再到元末明初的兵革互興(xing) 之地,河間經曆了數不清的戰爭(zheng) 。其中,最為(wei) 殘酷的當數抗日戰爭(zheng) 。而齊會(hui) 大槐樹所見證的,是抗日戰爭(zheng) 期間冀中地區最為(wei) 激烈的一場戰役。

  1939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軍(jun) 委的決(jue) 定,賀龍、關(guan) 向應率八路軍(jun) 120師開進冀中,與(yu) 剛剛成立的冀中軍(jun) 區協同作戰,連續粉碎了日軍(jun) 的三次圍攻。1939年4月20日,師部及所屬各部轉移到河間縣東(dong) 北塢家村、臥佛堂、齊會(hui) 、郭官屯地區休整。就在這一天,駐滄縣日軍(jun) 第27師團第3聯隊吉田大隊800餘(yu) 人,連同偽(wei) 軍(jun) 數十人,分乘50餘(yu) 輛汽車浩浩蕩蕩開進河間城。22日,又有80餘(yu) 輛大車的補給隊隨行,耀武揚威地向河間城北的三十裏鋪一帶進犯,企圖對齊會(hui) 地區的八路軍(jun) 進行重點“掃蕩”。

  當吉田大隊發現齊會(hui) 村有我駐軍(jun) 時,立即展開部署,將716團第3營包圍在村子裏。23日上午9時,敵人在炮火掩護下,向齊會(hui) 村發起攻擊。進村的道路上有一座小橋,小橋失守後,村子中央最高處的大槐樹就暴露在敵人的火力網前。我們(men) 的戰士隱蔽在大槐樹後向敵人射擊,敵人的輕重武器也一起射向大槐樹。樹上留下了無數的彈痕,茂密的樹葉都被打光了。一顆炮彈飛來,正好打在樹幹上,大槐樹被攔腰打斷。

  戰鬥白熱化,一個(ge) 個(ge) 八路軍(jun) 戰士把鮮血灑在大槐樹下,但他們(men) 毫不畏懼。巷戰展開,9連連長曾祥望從(cong) 日寇軍(jun) 官手中奪過一把戰刀,一口氣砍死3名敵人。敵人進攻受阻之後,居然喪(sang) 心病狂地施放大量毒氣彈。

  大槐樹見證了八路軍(jun) 的英雄氣概,也見證了我們(men) 的勝利。由於(yu) 3營拖住了進犯的日軍(jun) ,使賀龍師長完成了調集兵力圍殲吉田大隊的部署,戰至最後,吉田大隊僅(jin) 40餘(yu) 人逃脫。

  齊會(hui) 殲滅戰是八路軍(jun) 120師挺進冀中平原後的第一次殲滅戰,也是八路軍(jun) 首次取得平原大量殲敵戰鬥的勝利。被譽為(wei) 日軍(jun) 精銳之旅的吉田大隊,是參與(yu) 南京大屠殺的部隊。齊會(hui) 戰鬥斃傷(shang) 其700多人,沉重打擊了日軍(jun) 的囂張氣焰,打出了八路軍(jun) 的威風。中共中央發來賀電予以表彰。

  戰後,大槐樹雖然隻剩下半截殘軀,但齊會(hui) 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依舊習(xi) 慣到樹旁相聚,津津樂(le) 道:“八路軍(jun) 是神兵,賀龍是真龍。”

  大槐樹還見證了一個(ge) 外國人,如何“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e) 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e) ”,他就是白求恩。戰鬥打響之前,賀龍師長本來讓白求恩和自己在一起,但白求恩堅決(jue) 要求靠前一點兒(er) ,因為(wei) “戰士們(men) 需要我和他們(men) 在一起”。賀龍師長當即下令:告訴戰士們(men) ,白求恩同誌就在你們(men) 身旁,和你們(men) 一起戰鬥。全師上下情緒更加激昂。

  戰鬥打響後,白求恩將“戰地手術室”設在距離前線僅(jin) 有五六裏路的真武廟裏。炮彈接二連三地在手術室附近爆炸,器械盤子裏的手術器械被震得亂(luan) 響,廟門口掛著的白布門簾也被炮火燒著了。白求恩仍然鎮定地做著手術。齊會(hui) 殲滅戰打了三天三夜,白求恩連續工作69個(ge) 小時,救治了115名傷(shang) 員。今天,小小的真武廟已成為(wei) 紅色教育紀念地。

  大槐樹見證的不僅(jin) 有炮火硝煙,還有人間正道。

  在齊會(hui) 戰鬥八路軍(jun) 參戰部隊的首長名單中,赫然寫(xie) 有獨立第一旅旅長高士一、獨立第二旅旅長魏大光的名字。

  盧溝橋事變後,冀中地區一片混亂(luan) 。樹起招兵旗,就有吃糧人,有人形容當時的局麵是“遍地司令”。有的拉起三五千人的隊伍,有的拉起三五百人的隊伍,有的隻湊了三五個(ge) 人也自稱司令。高士一和魏大光就是這個(ge) 時期湧現的“司令”,都有幾千人的隊伍。高士一人稱“高四爺”,曾擔任過國民政府河北省的河務委員,是知名鄉(xiang) 紳。1937年10月,他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員楊琪良、高萬(wan) 德共同組織起“人民自衛軍(jun) 第五路”。魏大光出生在河北霸縣一戶農(nong) 民家庭,曾在天津當搬運工人,1938年3月組織起“華北人民抗日聯軍(jun) 二十七支隊”。這兩(liang) 個(ge) 人出身不同,經曆不同,但有一個(ge) 共同點:一心一意跟了共產(chan) 黨(dang) 。他們(men) 願意接受八路軍(jun) 改編,毫無條件地服從(cong) 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在賀龍師長指揮下,他們(men) 共同參加了齊會(hui) 戰役,身先士卒,大槐樹目睹了他們(men) 英勇的身姿。1942年獨一旅奉命調到陝甘寧邊區綏德縣,接替三五九旅防務,擔負起保衛邊區、保衛黨(dang) 中央的光榮使命。西北解放後,高士一是接管西北交通係統的軍(jun) 代表,後擔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等職。魏大光則於(yu) 齊會(hui) 戰役之後不久,與(yu) 日寇作戰壯烈犧牲,年僅(jin) 28歲。賀龍、關(guan) 向應為(wei) 他題寫(xie) 挽聯,葉劍英發表悼念文章。2014年9月1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錄。而與(yu) 他們(men) 同時期的那些“司令”們(men) ,有的像他們(men) 一樣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有始有終,無愧人生;有的受不了八路軍(jun) 的約束,又離黨(dang) 而去,如流星隕落;有的拒絕接受黨(dang) 的領導,自生自滅;還有的當了漢奸,受到人民懲罰。百年以來中國大浪淘沙的曆史有一個(ge) 規律:跟定共產(chan) 黨(dang) ,就走上了光明的道路。

  大槐樹見證了這一規律。

  接近中午時分,大槐樹下有幾位村民在聊天,三五成群的孩子在嬉笑打鬧。誰能想到80年前,這裏的每一座房屋都是一座堡壘,每一道街巷都發生過激烈的戰鬥呢?大槐樹知道這一切,並年複一年地講述給後人。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圈圈端詳著大槐樹。被日寇炸斷之後,大槐樹第二年再未發芽,人們(men) 以為(wei) 它死了。誰知轉過年來,它又從(cong) 根部萌發了新的枝條。齊會(hui) 是一個(ge) 400戶人家的大村子,村子中央車水馬龍,熙來攘往,一個(ge) 細嫩的枝條成長起來談何容易。但是,齊會(hui) 的老老少少精心嗬護著它,它的每一條葉脈裏都浸透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期盼。仿佛是要刻意見證古老的民族從(cong) 災難中走向複興(xing) ,它又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再生的大槐樹和被日寇攔腰打斷的半截樹幹比肩而立,仿佛兩(liang) 棵連理樹。村裏的老人看到我們(men) 數樹上有多少彈洞,告訴我們(men) “數不清的。”死去80年的樹樁,按道理說木頭已經朽了,可用手敲擊,仍然發出堅硬的聲音。是國槐的品質本來如此呢,還是它和後來長出的新樹實為(wei) 一體(ti) ,仍在延續著生命呢?

  當年村中敵我雙方反複爭(zheng) 奪的小橋附近,如今建起了齊會(hui) 戰役紀念碑,有一個(ge) 不算大但很整潔的廣場。廣場對麵,是一座漂亮的二層村舍。

  大街上到處可見村民的私家車,紅的、藍的,什麽(me) 顏色都有,成為(wei) 亮麗(li) 的點綴。

  80多年前長眠地下的先烈們(men) ,不就是為(wei) 了這一天嗎?

  我撫摸著大槐樹蒼勁的樹幹,在心中對先烈們(men) 說:大槐樹作證,今天的齊會(hui) 如你們(men) 所願。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8日 1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