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冬奧,為賽場製作最好的冰(我們的新時代)
“參與(yu) 冬奧製冰是我的工作、我的夢想,也是我的榮耀。”作為(wei) 一名製冰師,首鋼集團劉博強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hui) 冰壺比賽、冬殘奧會(hui) 輪椅冰壺比賽,其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參賽選手的點讚。
從(cong) 軋鋼工轉型為(wei) 製冰師,一路走來,劉博強付出很多也收獲很多。
擁抱冬奧機遇
迎來職業(ye) 轉型
在冬奧會(hui) 冰壺賽場,劉博強熟練地操作設備,一氣嗬成,完成修冰工作。而在5年前,他連製冰、修冰是啥都不清楚。
劉博強的職業(ye) 變化和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密切相關(guan) 。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從(cong) 事軋鋼工作20多年的劉博強,一直跟高溫和鐵水打交道。2008年,首鋼集團實施搬遷,劉博強也轉崗成為(wei) 一名焊工,在首鋼園區從(cong) 事空調安裝修理工作。2016年,北京冬奧組委入駐首鋼園區,保障冬奧成為(wei) 園區的首要任務,也為(wei) 首鋼園區轉型和劉博強的職業(ye) 轉型帶來新機遇。
2017年初夏,劉博強正在安裝空調,單位來人告知,園區要建設冰場,需要製冰人才,“你們(men) 都懂製冷原理,歡迎轉型製冰”。按照冰場建設規劃,老廠區的精煤車間、運煤車間將陸續改造成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冰球等場館。
“我國製冰人才稀缺,未來大有可為(wei) 。”經過深思熟慮,劉博強決(jue) 定轉型。2017年7月,他參加了在首都體(ti) 育館舉(ju) 辦的製冰技術培訓。“我突然發現,我愛上了這個(ge) 工作,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沒錯!”從(cong) 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jue) 心,要為(wei) 賽場製作最好的冰。
刻苦學習(xi) 訓練
掌握製冰技巧
要想成為(wei) 出色的製冰師,需要掌握凍冰、修冰、融冰等一係列技能,門道很多。在首都體(ti) 育館,培訓曆時3個(ge) 月,劉博強從(cong) 早到晚勤學苦練,每天要學十幾個(ge) 小時。培訓結束後,他利用周末時間,到首都體(ti) 育館的製冰現場向那裏的製冰師學習(xi) 。
在常人看來,製冰似乎就是“凍水成冰”,但冰場製冰可不簡單。首鋼冰上運動訓練場館按照冬奧比賽標準建造,製冰前,要保證環境絕對幹淨;製冰時,對水溫、潔淨度、pH值都有嚴(yan) 格要求,不同比賽項目對冰的軟硬、厚度和溫度要求也不一樣。經過日積月累的實踐,劉博強摸索出一套高標準製冰方法。
製冰中最難的當屬冰壺場地製冰。冰壺賽道有一層小凸起,專(zhuan) 業(ye) 術語叫冰點。人工製作冰點的過程叫“打點”,這項技術難度很高,隻有一些頂級製冰師才能夠完成。有一次,首鋼冰壺館邀請到一位頂級製冰師,劉博強給他當助手。劉博強想把“打點”技術學到手,卻一直沒有機會(hui) 上冰操作。於(yu) 是,他等場館訓練結束後,借來“打點”壺,在廠區馬路上練,即便把右手甩腫了他依然堅持。數以萬(wan) 計的重複操作,才能形成“肌肉記憶”,劉博強堅持高強度練習(xi) ,時間一長,右胳膊明顯比左胳膊粗一圈。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人手不夠,劉博強被臨(lin) 時安排“打點”試手。結果,他一次成功,贏得了認可,從(cong) 此開始正式製冰。
參與(yu) 冬奧保障
實現人生夢想
“轉場!”鋪上新的標識,把冰重新凍好,修複平整……劉博強和其他製冰師一起,一係列動作行雲(yun) 流水,冬奧會(hui) 冰壺賽場變身為(wei) 冬殘奧會(hui) 輪椅冰壺賽場。
就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前夕,當劉博強得知自己將負責冬奧賽場製冰保障時,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作為(wei) 一名製冰師出現在冬奧冰壺賽場上,一直是他的夢想,如今終於(yu) 實現。
進入比賽場館“冰立方”前,測溫槍、測水質儀(yi) 、溫濕度儀(yi) 等設備裝了一個(ge) 大包,劉博強再三檢查。場館內(nei) ,他每天緊盯“冰立方”內(nei) 溫度、濕度等參數變化。
在製冰保障時,劉博強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製冰師的“打點”壺不一樣。賽後,他借來“打點”壺,試著以自己的方式“打點”,效果不盡如人意。在一位製冰師的指導下,劉博強調整手臂和手腕力道,“打點”效果好了不少。“這段經曆對我來說很重要,製冰師要能適應不同場地和各種‘打點’方式。”通過訓練調整,劉博強基本掌握了轉換技巧。
劉博強不放過每一次跟頂級製冰師交流學習(xi) 的機會(hui) ,光筆記就記了三大本,“我想把國際上最先進的製冰技術掌握好。”整個(ge) 冬奧賽事保障期間,劉博強邊幹邊學、邊學邊幹,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也贏得了認可。
“‘從(cong) 火到冰’的轉變讓我實現了人生夢想、收獲了新的人生價(jia) 值,未來我將繼續以自己所學,助力中國製冰行業(ye) 發展。”劉博強充滿信心地說。
記者 潘俊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