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油“菜籃子”價格走高 中國如何“穩”?
近日,受國際食品價(jia) 格攀升影響,中國多地農(nong) 貿市場部分品類糧油和“菜籃子”產(chan) 品價(jia) 格也波動上漲,尤其麵粉、豆油等漲價(jia) 明顯。本輪農(nong) 副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會(hui) 對中國人“餐桌”帶來多大影響?中國如何“穩”?
“這半個(ge) 月麵粉漲得很快,50斤一袋的麵粉從(cong) 110元(人民幣,下同)漲到了120元。”在山東(dong) 煙台經營糧油店的劉女士在電話中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近期麵粉價(jia) 格上漲明顯,同時上漲的還有供應飯店的豆油,一桶油從(cong) 120元漲到了170元。
多地發改委官網數據顯示,2月下旬以來,多地麵粉價(jia) 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如鄭州市鄭密路農(nong) 貿市場標準粉3月12日均價(jia) 為(wei) 每斤2.48元,較一周前上漲24%。
專(zhuan) 家指出,本輪部分糧油價(jia) 格走高,主要是受國際因素影響:一方麵受去年以來國際糧價(jia) 持續攀升的影響,另一方麵受當前俄烏(wu) 局勢影響。
“近日國內(nei) 麵粉、小麥、豆油等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主要與(yu) 國際形勢有關(guan) 。俄羅斯、烏(wu) 克蘭(lan) 是世界主要的農(nong) 作物出口國家,兩(liang) 國緊張局勢導致國際糧價(jia) 上漲,進而傳(chuan) 導至國內(n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極端災害天氣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jia) 持續攀升,到去年底升至近十年新高。今年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jia) 格漲幅一度超過7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貨價(jia) 格今年以來分別上漲約30%和超25%。俄烏(wu) 爆發衝(chong) 突以來,國際糧食價(jia) 格繼續飆升,3月1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連續合約達到每蒲式耳10.57美元,相比於(yu) 2月下旬累計漲幅超30%。
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顯示,中國糧油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格指數從(cong) 2月25日的113.60升至3月17日的116.05。
此外,近期中國疫情呈散發態勢,加之油價(jia) 上漲推高運輸成本,一些地方蔬菜價(jia) 格也出現上漲,尤其南方蔬菜價(jia) 格處在高位。官方數據顯示,3月14日深圳蔬菜價(jia) 格比上一周上漲4.1%。
李國祥表示,近期受國際形勢、疫情散發、原油價(jia) 格上漲和炒作等因素影響,國內(nei) 部分農(nong) 副產(chan) 品價(jia) 格有所上漲。但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是十分充足的,口糧完全夠吃,居民餐桌總體(ti) 供應無虞。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月17日表示,16日,36個(ge) 大中城市批發市場糧食價(jia) 格較一周前上漲0.4%,食用油持平。豬肉、蔬菜價(jia) 格分別下降2.7%和0.3%,從(cong) 目前情況看,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
針對近期漲價(jia) 較快的小麥和麵粉,李國祥表示,國內(nei) 小麥價(jia) 格上漲除了受國際價(jia) 格影響,去年中國晚播了一部分小麥也調高了市場對小麥價(jia) 格的預期。對此,政府正通過各種措施將減產(chan) 控製在一定範圍內(nei) ,加上中國有充足的口糧儲(chu) 備,居民口糧供給不成問題。“當前國內(nei) 小麥、麵粉價(jia) 格屬於(yu) 虛高,更多是對國際價(jia) 格信號的誤判和炒作。供求決(jue) 定價(jia) 格,後期小麥價(jia) 格不會(hui) 持續上漲。”
伴隨著國際大豆價(jia) 格上漲,中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推動豆油和豆粕價(jia) 格走高。中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有分析認為(wei) ,進口大豆價(jia) 格高企可能導致國內(nei) 畜牧業(ye) 養(yang) 殖成本上升和餐飲業(ye) 成本上升。
針對大豆和豆油的未來走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表示,新季美國大豆播種麵積預期增加,南美大豆收割進度加快,短期可供應市場數量增加,國際大豆價(jia) 格回調可能性加大。從(cong) 國內(nei) 看,中國正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預計2022年大豆種植麵積增加2000萬(wan) 畝(mu) 以上,加上政策性大豆投放,國產(chan) 大豆市場供應有保障。此外,預計中國生豬養(yang) 殖產(chan) 能還將繼續調減,飼料需求減少將降低豆粕消費。綜上,大豆價(jia) 格存在快速回調的可能。
為(wei) 穩定農(nong) 產(chan) 品“菜籃子”供給,中國各地商務部門近期紛紛出台措施,部署加強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暢通運輸通道,打擊哄抬物價(jia) 行為(wei) ,確保市場價(jia) 格基本穩定。
比如,吉林市實行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日監測、日報告製度,多渠道組織貨源,啟動綠色通道,加強對蔬菜、米麵油、肉蛋奶等重要生活物資的保障力度;天津市出台了“重要生活必需品供給應急預案”,以滿足疫情等特殊情況下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中國商務部日前表示,將密切跟蹤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市場保供的有關(guan) 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好生活必需品“最後一公裏”“最後一百米”末端配送。
展望後期糧價(jia) 走勢,李國祥表示,雖然俄烏(wu) 局勢還將給國際糧價(jia) 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但中國糧食供給總體(ti) 充足,伴隨著國內(nei) 春播完成,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形勢趨於(yu) 穩定,加上政府調控手段,未來幾個(ge) 月中國糧食價(jia) 格將有較大回旋餘(yu) 地。(陳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